[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关怀与付出 - 不被自己障碍住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7
从心沟通 
圣严法师
学习关怀与付出 - 不被自己障碍住
 
   不被自己障碍住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因此我们任何起心动念或举手投足,可以说都是在造业。
  
  人不可能不造业,但却可以让自己不要产生业障,因为一旦有了业障,就会障碍到原本该做的事、该想的念头、该说的话,让人进退两难。
  
  所谓造成障碍,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为造成他人的困扰、自己的麻烦;也就是说,因为你的缘故,造成别人或自己时间、能力、财力等的损失,以致于让事情进行得不顺利,那就是障碍了。
  
  而且你造成别人的损失、伤害,对方可能就会来讨回公道、要求补偿,他们就像是你的「债权人」,而你就是一个欠债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经常让很多人受到伤害,这么一来,你自己就会常常遇到障碍,这些就成了你的业障。
  
  如何不让自己产生业障呢?只要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能有益于人,也有益于己,就不会造成障碍。
  
  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很自私,都只想到对自己有利,而不管别人如何。这自私的我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还以为让别人受损失就是占便宜,殊不知这些行为虽然暂时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长远来看,却是对自己不利的。这种自私又自我的行为,不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例如在团体生活中,如果我把自己的垃圾,通通丢到别人那里,只管自己的环境干净就好。短时间内似乎是得了方便,但是时间一久,隔壁传来的臭气,同样也会污染到自己居住的环境。而且,我把垃圾丢给别人,别人也会把垃圾丢到我这里,互相制造干扰、敌对,结果更是得不偿失,反受其害。所以这种愚蠢的我、自私的我,是我们要解脱、要放下的。
  
  但是当我们放下自私、愚蠢的我之后,同时也要提起「功德的我」,所谓功德的我,是指大公无私、为他不为己的我。乍看之下,自己好象没得到任何益处,其实,当我们为他人着想时,自己一定也已包含在其中,不自私反而是我们为人处事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帮助一切众生,让他人得到利益,同时自己也获得心灵的安宁,这是「大我」的境界。如果再更进一个层次,那就是「无我」。佛法所说「无我」的意思,是指对于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计较。也就是说,我付出一切帮助所有人,可是心中不求回馈,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做过之后就不再多想、不再多说,心中没有牵挂,这便是无我。
  
  这就好象佛菩萨以智慧和慈悲来广度众生,是用清净的、无染的、无条件的爱心来帮助所有的人。佛菩萨因为永远为众生的利益着想,所以不会再制造任何障碍,因为没有障碍,所以佛菩萨的功德和力量是最大的,不仅在这个世界上,在十方三世无穷的时间、无穷的空间之中也处处都在、时时都在。
  
  佛菩萨以智慧处理事的业是「慧业」,以慈悲帮助人的业是「福业」,虽然都是业,但是这种业不会制造障碍,是能成长我们的功德,让我们左右逢源。像这种使我们处处都能够自在的「慧业」和「福业」,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人人都能够学会的。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关怀与付出 -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
下一篇:学习关怀与付出 - 结真正的善缘
 学习接纳与诚恳 - 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学习慈悲与包容 -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善知识、恶知识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同事──有愿者同行
 学习关怀与付出 -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
 学习接纳与诚恳 - 谣言止于智者
 学习关怀与付出 -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学习接纳与诚恳 -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学习欣赏与赞美 -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准提咒戒除抽烟恶习[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生活]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福报、假的真不了[栏目:慧光法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灵迹[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礼敬贤人,秦兵避境[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下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三十三、什么样的人称为居士?[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不学佛与学佛的人烦恼差别[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9 方便庄严[栏目:宽见法师]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七‧自赞毁他戒[栏目:慧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