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76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条腿,或是聋哑、眼盲、畸形。有些身体障碍则是后天造成的,例如因为小儿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战争、灾难等,而造成的颜面或肢体伤残。
  
  因为后天因素而导致身体障碍的人,由于从身体健全到障碍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扰而灰心丧志。但如果心理辅导得宜,也能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虽然他在身体上有所缺憾,在体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点,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职业选择得当,还是能有优异的表现。
  
  我曾经遇过很多身体障碍的朋友,例如画家洪圣焜先生,无论在美国或台湾都相当有名,他画透视图的技术在台湾可说无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医师,他的医术特别高明,可见身体障碍并无损他们的专业能力。
  
  身体障碍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残疾所带来的困扰,重拾内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辅导。无论是家属或是亲戚朋友,都要试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仍然能够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并不需要自卑。
  
  不过,当人们身体的某部分有了残缺时,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应,心里总是会有一点遗憾,觉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身体外表和个人价值是不相关的,更何况你的心智、才能与贡献,都不输给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宗教信仰上帮助他们,因为透过宗教信仰,可以从根本上减轻身体障碍所造成的压力和压迫感,让他们能够调整观念、转变自我。
  
  佛教讲因缘,其中一种是「增上缘」,也就是一般讲的助缘。但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助缘不仅是好的、有利的,有时逆境也是,这就是「逆增上缘」。因此,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横逆都是逆增上缘,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接受它、面对它,并转过来运用它,让自己更成长。而藉由拜忏、念佛、布施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矛盾情结,将自卑的想法转变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当心态逐渐变得健康、开朗之后,就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真正的「身残心不残」。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死亡并不可怕
下一篇: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老化是自然现象
 转化主观的感受 -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你快乐吗 - 自找苦吃的人生
 什么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什么是苦 - 放下一切负担
 你快乐吗 - 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找到幸福的起点 -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念与命运(二)第四章 心念与业报 古今历史,乃大帐簿[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诚实的问候错误[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三章 古德有关净土观法的开示[栏目:宋智明居士]
 自我成长 - 人生规画[栏目:方外看红尘]
 贝施特和智顗论“恶”的宗教价值——兼谈宗教中的“善恶”观念[栏目:陈坚教授]
 韩清净(1884~1949)[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四 观心用功有比喻[栏目:明一法师]
 《金刚经》系列开示 28[栏目:常福法师]
 Part Three 10. Devadatta Expelled from the Communi..[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编者序言 Editor’s Foreword[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