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1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会以慈悲回馈自己。因此,面对名利、财色的争夺时,难免担心自己会吃亏。
  
  对别人慈悲,从眼前来看好象吃亏了,但如果把范围放大来看,就会发现非但不吃亏,而且最终对自己或他人都是有益的。例如过独木桥时,如果两个人在桥上互不相让,最后的结局就是两败俱伤。就像俗话所说:「两虎相斗,非死即伤」,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一个人能占便宜。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慈悲,让一条路给别人先走,自己一时之间好象吃亏了,但是至少彼此的性命还在,毫发未伤。
  
  因此,当我们遇到非常强硬的对手,双方僵持不下时,知道再争下去一定是两败俱伤,还是尽早把成败得失放下吧!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慈悲不但能利益别人,还能保护自己。当别人因为自己的退让而成功了,此时自己看起来似乎懦弱、无能,是个失败者,但这其实保护了自己生命的安全,也是为了保全实力,使自己不受重大的伤害。
  
  现代人最割舍不下的不外乎感情问题,当自己不断地付出,却又收不回来时,就会感到十分不甘心、不情愿。其实,宝贵的人生经验都是从吃亏、挫折、失败之中得来的,如果已经为对方付出很多还是失恋了,却仍一心想再把对方追回来,这等于是缘木求鱼。就像赌输的人心中不服气,老是想翻本,钱输光了就想办法再借,借了再赌、赌了又输、输了再借,就这样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这种行为实在很愚蠢。
  
  人生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如果自己不是别人的对手,已经全盘皆输,不可能挽回局面时,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此时应该赶快撤退,就算输掉了也无所谓,只要能以此为戒、学到经验就够了,这就是对自己慈悲。
  
  面对别人的慈悲,虽然有些人会感谢,但大部分的人会认为这是他比你强的缘故,所以你得不到是你活该,而他抢得到是他应得的,并不需要感谢他人。遇到这种情形时,不需要把它当成奇耻大辱,也不用觉得自卑,因为慈悲主要还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考量。
  
  不过,中国人说「当仁不让」,当你不断地慈悲别人以后,对方反而得寸进尺地去伤害他人,那就不能继续再让了。当然,在争取权益之前,必须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所把握,就要勇往直前、力争到底,否则对方会伤害更多人。
  
  对人慈悲,就是让别人有路走,而整个世界是个生命共同体,让别人过得快乐、自由、有希望,最终一定也会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仅能利益别人,事实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对所有人都会有帮助的。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化主观的感受 -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下一篇:转化主观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找到幸福的起点 - 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你快乐吗 - 自找苦吃的人生
 什么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觉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你快乐吗 -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得到真正的快乐 - 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你快乐吗 - 「痛」并不等于「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法法师安居开示《安乐集》法语集萃[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尼说伦理[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什么是皈依?[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怎样做好一个出家人[栏目:万行法师]
 知足的人&发掘自性[栏目:清净的法流]
 南北朝平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佛寺僧人(喻进芳)[栏目:佛教与教育]
 佛教与商业应当和谐互动(李玉玲)[栏目:佛教与经济]
 了法法师:禅堂开示[栏目:其它法师]
 灵岩甘露第二集 伍、持守净戒[栏目:妙莲法师]
 生死大事之3:死即是生,生即是死[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