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卷二 智慧 之 觉悟
 
{返回 静思、智慧、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0
静思、智慧、爱 
证严法师
卷二 智慧 之 觉悟
 
  卷二 智慧
 
  8.觉悟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觉悟的必要
 
  人生茫茫,如浮沉在无际大海中的小船,失去指南远离了灯塔,何去何从?任何风浪飘浮,随境转向,毫无自我中心定力。如此人生常受业力——命运所牵制,任由安排——由不得你。
 
  佛陀怜愍众生,显迹人间,为引导我们寻求自我中心定力,他先以身作则,拨开浮世荣华,寻思宇宙真理觉性,终至透彻心源,万有业力起点,从此解脱了业力的牵制——命运的安排——在茫茫的人海中,去来自在。
 
  我们有与佛同等慧根、同分量的觉性,只要朝向同一目标,无不到达与佛同等境界。
 
  人生必定要有觉悟,如没有觉悟,永远都在生死迷茫中,糊里糊涂地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打转。佛陀为我们开启一条康庄觉道,叫醒我们的迷茫,教我们增加智慧,再以这分智慧去选择清凈明朗的道路,这就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
 
  觉悟能让我们认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观自性发掘良知,寻思分别世态事相:什么是我该尽力而为,什么是我该尽力防止而不可为的,都能了解于心。
无常的觉悟
 
  有许多考古学家,他们研究世间物质景观的结果,发现了一切的大自然现象曾是倒山为海,移海为山,几千年前的海底,说不定是现在你我所居住的山区,或是陆地。地质天天在变,时时都在移动,山海也无不在变动中。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说是佛门的胜地,但历经了几世纪,许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风沙中。所以科学愈是发达,愈可体会出佛陀所说的世间无常、生灭变异的真理。
 
  世间的物质固然无一不在成、住、坏、空变异之中,而众生的心性,也难免流动于无常、虚伪、生住异灭的妄想里。
 
  就以人来说,过去的恩爱,甜言蜜语,一日一情尽,反目成仇,因爱生嫉,终变成恨,这也是无常啊!
 
  爱情、事业、财富,的确是无常的。有一句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也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
 
  人生在世是苦多乐少。没有人敢说他这辈子都很如意、满足、快乐。物质缺乏有物质缺乏的烦恼,物质太丰富又有太丰富的烦恼,缺少了感情也有烦恼,而这些烦恼的痛苦又从何而来呢?
 
  生于世间,何时灾难要来,我们都不晓得,一分钟前绝不能预料一分钟后的事,这就是佛教说人生无常的道理,也是我们必须具有的一种觉悟。
 
  庄严雄壮的敦煌石窟建筑,几千年后会被风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会变成沧海,尤其科学发达的现代,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却毁在战争中,这在在都显露了国土危脆、人情、事物、世态无常的真理。尽管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会迷迷糊糊地混过去,没有人会仔细地去体会,唯佛陀能缜密寻找透彻它的谜底,开导我们发掘智慧,去寻求世间无常的奥秘!
 
  享受牺牲
 
  人类多数的罪是由我们自身所造的。人为了享受自身私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了很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把身体看透彻,就可以尽此报身,为众生求安乐,也为自己寻求觉道。引用现代的一句话,也就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闲人无乐趣」的无聊人生,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舍不得把身心贡献给社会。为了过分保护自己,这些人一点也不快乐,可以说是「富中之贫」。这一类的人生,他虽在物质上无缺,但在精神与情感上,却贫乏得可怜,他舍不得付出感情与爱心。相对的,别人付给他的,一定也是表面应酬,得不到爱人与被爱的幸福,这种人生,也实在没有乐趣。
看开人生
 
  人体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人生辛苦忙碌到最后,大限到时的那天,四大散坏,风归风、火归火,土(地)归土,所以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世间的苦,是苦在哪呢?是苦在我们太看重自己的生命、身体。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苦空,所以我们应利用现在的身体,利用四大组合的人生,看开自己,追求爱的真谛——良知。尽一已之力,投注于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界。
 
  无分别心
 
  人们往往因为太执着而有分别心——你的、我的,这是我喜欢的、我讨厌的,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爱的,拚命去争、去求、去嫉妒,心胸狭窄。也正因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乐业报。我们应该静思体认爱的价值观,如你真正地爱一个人,你必须也要去爱他所爱的人,这样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爱的和睦中。这就是大爱,它没有嫉妒与仇恨。
 
  佛陀教我们要大爱,不要把爱局限于某个人或某些范围,那是短暂而虚伪的。古来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基督,他们的爱是彻底的,是广泛的,把爱恒久地延续下来,付给众生无限的爱心。
 
  同样的一分爱、一分情,为何我们要把爱与情弄得如此痛苦,如此悲哀呢?为何不把这分爱,化为清凈、快乐而坚固的爱呢?
 
  大智大圣
 
  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际关系中,世间上唯有两种人能真正快乐、无是非纷扰,那就是「大智」与「大圣」,他们没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劳磨难也是自己情愿的,这就是超凡入圣。他们不受世间利害得失的影响,他们的任务是为人群而生活。释迦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总之,唯智贤与圣人才能摆脱虚伪、是非、无主的假相。
 
  我们既已发心学佛,就应紧迫圣贤芳踪,修学解脱之道,不受世间事物的影响,开阔心胸,心无一物,放下欲念私心。这并不是不管世间事物,而是能够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是虚空,任鸟飞游而不留一丝痕迹。
 
  宽大客人
 
  人为何有是非呢?是因为心太狭隘,无法容纳一个人或一句话,一天到晚都在话中挑毛病,时时刻刻猜忌别人会说他背后话,心中一点也无法泰然。
 
  一个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宽大,才能容纳别人的一言一行。人生本来就是变异无常,如果认不清、弄不好,这一辈子一定「闲」无乐趣,「忙」也是非。
 
  争取时间
 
  人身难得,真正说要完成道业,一定要有人身。人的寿命是时间累积而成的,要知道人生寿命,是以时间长短来造就生命过程,完成事业的。有人来人间,随即又消失了,所以有寿命才能算是人生。
 
  道业是由难得的身命所修成。修道业要利用人生,所以我们不要浪费人生,应争取时间。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既生为人,就必须利用人生尽情地享受,趁还走得动时赶快享乐,等到不能动时才来做善事,这些都太迟了。
 
  心是恶源
 
  人的心为何是恶源?因为心无定力。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与佛性同等——智慧、善良。只不过我们的心性不定,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摇动而去做坏事。
 
  报纸曾报导警察抢银行,警察本身肩负治安的责任,为何会去抢银行呢?这就是他们本身的业力移转。
 
  本来受过警察的训练后,他们的职志就是维持治安、保家卫国,为何他们会做这些事呢?这是因为他们心无定力,被业力所牵引。可惜他们没有机会入佛门,如果能信仰佛教,接受宗教的教育,就可看清人生的世相,不受物欲诱惑。若能在佛门中了解人生的智慧,而能自戒、自律;有了戒与律,自然就会有定力,而不易被过去生中的业力所转了。
 
  多欲为苦
 
  人们因多欲而苦;有财欲的苦,钱越多,越想要赚钱;事业越做越大,烦恼也就越积越深。有利欲的苦,每人都想占优先,想去追求利益,造成心不自在,而产生痛苦。又有名欲的苦,为了求名不辞辛劳。总之,财多也苦,子孙多也苦,有名也苦,真是无所不苦。所以佛陀说:多欲为苦。
 
  贪得无厌增罪恶
 
  凡夫心常常是无厌足的。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男人既有娇妻,还想拥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比别人家的还要好;孩子乖,还想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名利、物欲、爱情、亲情……永远都在无止境的追求中——在多欲多求的生活中,的确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构成罪恶行为。
 
  你们可曾在你四周围的人群中,听到某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这些悲惨的经验,正是无穷尽追求利欲的下场。
 
  惟慧是业
 
  菩萨的感情是广大无有边际的,他能包容宇宙,他能无限量地爱一切众生,但丝毫都不求众生感情的回报,因此物质并不影响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贫乐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
 
  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我们的慧命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学菩萨追求慧命,惟慧是业。切莫只追求名利、爱欲,受尽苦恼折磨,这实在太不值得了。
 
  智慧之门
 
人生总是心多欲念,求不厌足,常被欲念所拘束。心里很空虚,常常烦恼,在心不厌足中造业,这就是凡夫。我曾说过菩萨跟凡夫,不同的就在此;菩萨常念知足,凡夫多欲不知足。看看目前的社会如此混乱,百恶丛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多欲多求不知足。
 
  菩萨意念常在慧业。其所追求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开拓智慧之门?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我们如何透彻了解物欲的价值观,挣脱「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之苦。
 
  多欲之人确实是苦,惹恶造罪者,都由多欲引起,菩萨之所以能成为菩萨,是因为他少欲知足,安贫乐道,有信心、有智慧、有毅力。因此能不受物欲左右,能得身心解脱自在。
 
  知足精进
 
  少欲知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不管,而是对善的我们要积极去做、求进展,不要为日常的生活事物、是非患得患失,而痛苦、失意、消极。
 
  我们不但要少欲知足,更要精进,不能懈怠,一日一懈怠必定会堕落。人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更可以充足我们的功德。
 
  魔
 
「魔」的意思就是会使人心恐慌、愚暗迷乱、苦恼,魔字分开即是「麻」与「鬼」。麻是一种很容易生长的植物,种子落地即生密密麻麻的枝蔓,进入麻丛中分不清方向,心中就会产生惊慌恐怖。疑心生暗鬼,就变成魔。魔并非指青面獠牙的恶鬼,而是指人的心地产生了太多的杂念疑虑、诸多烦恼,而产生了恐慌的心理。
 
  天魔
 
  天魔的意思就是欲天的烦恼。欲天的天人不但物质丰富而且寿命长,既无布施造福的对象,更无闻法听教的机会。
 
  就如有些富有人家,物质富有享受多,名气愈大,本有的良知就被物欲层层地蒙蔽一样。所以说天魔就是欲界的魔,为了贪图享受去追求欲念,这种人生就会荒废道业。人生无常,社会上需要你时,就必须赶快去做,今天能走得动,就要赶快起步去走。总之,做任何事情均要把握现在,如有欲念缠心,道心就无法精进,不要以为福报、健康永远都跟随着你,设有此想法,即受天魔所控制而不得解脱。
 
  死魔
 
  「人」最怕的是「死」,但人既有生就必有死,人究竟能活几年呢?并没有人知道。到底到了哪种年龄才算是死的标准时间呢?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答。不过佛陀曾对弟子说:「人命在呼吸间。」只要一息不来,此生即告终了。这也是令人最恐慌、烦恼的事。怎能不把握这呼吸的瞬间,为自己、为人群多做些福业呢?
 
  烦恼魔
 
  有些人经济很富裕,时间也很多,但却一直像蚕一样的作茧自缚,这些烦恼的来源均来自贪、瞋、痴。所谓的烦恼并不是以物质生活做标准,而是心意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接受本会帮助的低收入户,有些清寒人家的精神生活过得比一般人还自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向在贫困中过惯了,很知足;在他们的观念中已失去了一分与社会争斗的烦恼。反观芸芸众生都不知足,有了财富还想要更富有。在社会中有很多使人眷恋不休,于欲爱中造业的陷阱,这就是烦恼魔。
 
  五阴魔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一切看得到的物质都叫做「色」,包括我们的身体。「受」是在日常生活中,于人、事、物,时刻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的感觉。
 
  而「想」这个字,上面是「相」,下面是个「心」字,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形相牢牢印在心上,便成了这个「想」字。也就是说:一切人、事、物、色、形相,都常在心中起贪、瞋、痴等烦恼的念头,常令人爱恋不舍,造一切罪恶。
 
  「行」是一切的动作,从生至死之间,看不到的生灭,它时刻都在起灭、生长、老化。而一切物质无时不在败坏中,只是使人毫无觉察。它也称为「行蕴」,其运行变化极其细微,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识」就是识别,感触人、事、物而生喜、怒、爱、厌。学佛者,所学的就是要把意识转回到本性,能这样,智慧门开,光耀明凈,届时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业力、创造命运,就不会被三界魔王牵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
 
  横结恶缘
 
  众生都是受业力牵引而来的,没有业的众生不会来人间。业有善业、恶业,恶业的众生如无善缘,这个恶业的种子就会生生不息,所以有很多业障重的人,时常苦不堪言,一切的灾害接连不断。
 
  人在贫中当然是苦,而且往往在贫苦中再造恶业,因为人都受了业力的牵引,心会不由自主地「横结恶缘」。例如有一位男子因家贫又不守家业,竟然为了太太生产没有钱,向母亲要钱,母亲不给,一气之下杀死母亲,这些都是贫穷造的业。
 
  菩萨布施
 
  台北有位女士,拿一百万元交给我,她说这笔钱是她一生的积蓄。她告诉儿子:「儿子啊!这一百万元是我一生中的积蓄,本来要给你的,但我不希望给你有形的东西,我要留给你无形的功德。」她认为赞助建院比什么都重要,一百万元给儿子所用的时间范围都有限,但医院却是千年百世都在发挥爱的功效,永远都在放出爱的光辉。因此,把一百万元转为建院基金以儿子的名义捐出,这就是菩萨的布施,爱的教育。
 
  我常向委员说,希望大家把这分菩萨的精神用在家中,再以妈妈的爱心推广于社会——人间。把世间哀嚎苦难的众生当做是我们的家人一样地爱他,这就是菩萨;如能把菩萨的智慧用在家中,发挥这分爱的教育,这就是先生事业中的知识贤妇,亦是儿女心目中的慈爱良母。
 
  菩萨除了财施以外,还要法施(就是精神教育)、无畏施,受灾难的众生时时都在恐慌中,使他们离开罪恶、受难的险道,如此就是无畏施。
 
  无怨无尤
 
  慈济就是本着「诚」与「正」,以诚恳、公正的态度去救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众生。无怨无亲,一律平等视之。菩萨只有爱,永远都没有憎怨的心。无论过去与人结了什么怨,我们也要放弃这分怨心。古圣贤教人要以德报怨,何况我们是要学出世的菩萨法,怎可有怨恨在心呢?既然是菩萨平等的心,当然就无怨亲之念,也就不念旧恶了。
 
  释迦牟尼佛受提婆达多生生世世的迫害,但佛陀在《法华经》中还为提婆达多授记。他成佛的时间,依报、正报都比其他的弟子庄严,这就是以德报怨的精神。所以说「不憎恶人」,我们不可对恶人起憎怨心,这就是菩萨的平等心。  财利物欲
 
  很多人看到我时,就说:「师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难,请您开示。」他们所谓的困难,第一,总离不开最近事业不顺、最近被倒了一些钱等,因为事业不顺,因此有了苦恼;第二是家庭问题;第三是感情问题。所以说人生忙忙碌碌,只为了财利物欲而苦患无穷。
 
  目前有很多大企业家,本来事业很成功,但突然宣告倒闭,进而影响到一般事业,世间接影响到私人储蓄,这些都是财利物欲所引起的烦恼。
 
  财利可造就世间的罪业,但也可以造福人群,如能把这些财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就功德无量了。
 
  名利权欲
 
  记得我未出家前,在我的故乡丰原,当时有一位要竞选镇长,选举前几乎每天他都挨家挨户地拜访选民,晚上回家又和智囊团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进进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当时他家的盛况。投票结果他是当选了,可是就在他当选的当天,竟因中风而死!想想他为了名,辛苦奔波,结果最后的下场是人死、财尽、名空。这又有何用处呢?
 
  社会上类似这种例子太多了,有些极具知名的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争名利、权欲之心过强,所以说名利、权欲也是众生的一种过患。
 
  男女色欲
 
  社会上有很多惊人的血案,都是为了「色」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欲。一个家庭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如果其中一人心另有所属,这个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机。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问题;所以说男女的色欲危害自己身心之外,也会破坏家庭,进而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男女色欲可以说是五欲中最严重的一项。
 
  尤以现在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饱、穿得好、住得豪华,也因此产生了非分之想。孔子说:「饱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饱穿暖了,心就想向外境寻乐,但却不去寻找正当的娱乐,往往寻求一些旁门左道的乐子。
 
  有很多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往往离不开家庭问题,有时我觉得「问情是何物?」
 
  每个人在结婚前总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又曾几何时,说变就变……?因此为情牺牲的人实在太傻了,人生来世间难道就只为了情而活吗?如为了感情而牺牲,那就等于抹煞了父母给我们的身体、生命,这是罪大恶极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我到台北时,有位年轻的小姐来找我,她告诉我曾为了感情自杀过,第一次自杀时男友陪侍在旁,照顾得无微不至;第二次自杀时,他只到医院探望一下;第三次自杀,他连去探望也没有。我问她:「那你现在还要自杀吗?」她摇头了。
 
  问情是何物呢?老实说感情最不可靠。尤其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感情而杀人毁己,甚至抄家灭门的事层出不穷,这就是色欲的祸害。
 
  美味食欲
 
  以前有一位老人问说:「世间有什么坑永远填不满?」有人说是海,有人说是深谷。他说:「你们都猜错了,那就是鼻下横——嘴巴。」现在社会有很多的杀业,除了杀人外,就是杀害一切生物;杀害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一个小小的嘴吃尽了天下众生。
 
  佛陀在世时,曾有弟子问佛陀:「等到何时才能天下太平,战争停止,刀兵劫尽呢?」佛陀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古时候的战争是骑马用刀用枪,相互残害,而现在的战争已发展成为核子战争了,只要电钮一按下,世界就会在瞬间毁掉,多可怕!看看现在屠宰业也都改为电动,从这个门进去,从另一个门出来时,已都剥好皮、拔好毛、剖好胸,把一切内脏都清理好了。这么进步的屠宰究竟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吃、为了口腹之欲。其实人只要两碗饭就可饱腹,又何必为了贪图美味,而去杀害那些生物呢?
 
  现在的家庭都不像家,以前每户人家都有烟囱,烟囱一冒烟,就知道这家子已经在做饭了,多温馨的景象啊!而现在都改用瓦斯,甚至不用厨房设备,或不下厨,而天天上馆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有一天能源发生危机时,那生活又将要如何呢?所以我常说若能保持平常粗菜淡饭的生活,那该是最幸福、最健康的。
 
  自救之道
 
  人一定要自救,要自救必须看淡五欲。把财利、物资,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造福人群,这就是功德。把名利权欲换作无代价的付出,随分随力地奉献、把事业的精神换成志业的精神、把男女间的爱换成普利众生的爱、把迷情换成觉情(觉情就是觉有情,把众生痴迷的染情,换成凈觉的情悟)、把懈怠换成精进、把睡眠换成工作、把美味换成粗食淡饭来修行;能这样实行便是功德。
 
  分段生死
 
  六道的众生,都处在分段生死的阶段,什么是分段生死呢?就是一段一段的生命期,比如我这段人生的生命,如只有五十年的寿命,到了五十岁死了,这就结束了一段。死了之后,是否一了百了呢?不,还是有下一段的生命延续,若问将是怎样的生命体呢?那就要看我此世人生五十年间到底做了什么业。
 
  善升恶堕
 
  这辈子如能十善具足,这股业力就会引领我上生天堂。灵魂舍离身躯就可称为「死」,但往生天堂又是「生」,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始。假如我这一生没做善事,但也不犯做人的规矩,守身清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不犯;此生结束,舍掉了身躯,这股业力就会引我投胎为人,这也是生。世间千万年来,没有不死的人,人生是几十年一段的生命体,因此说是分段生死。
 
  为善升天堂,做不善不恶的还是在人间,那么做恶的到何处去呢?舍人身堕地狱!悭贪不舍的人,舍了人身堕入饿鬼道;不守妇道,不守人伦者,堕入畜生道。所以善道与恶道还是以做人为中心,为善的上升,为恶的下堕。
 
  发大乘心
 
  佛陀教育众生要自救之前,必须兼具救人的愿力;要发心,需发菩萨心,菩萨心就是大乘心。所以佛陀说:「发大乘心,普济一切。」去救助一切众生,普天之下的人得救,自己也一定会得救,抱着舍小护大的精神,则天下众生都可得救。
 
  还要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一切众生的苦都让我来代为承受;看到别人得到快乐,就如同我感受的快乐。所以说菩萨要发心,是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要有这分心,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同体大悲。不但要代众生苦,更进一步要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希望众生能得到最究竟的快乐,这就是「无缘大慈」。
 
  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愿力,也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精神,我们学佛也要学得这种心境。
 
  学佛如不肯发普济众生的大乘心,则是「慈心不周」,如此学佛,就是学得不够究竟;假如不肯代众生受苦,那就是「悲心不切」。
 
  若有人问你,怎样的人才算有慈悲时,那就要先问他:当看到别人快乐时,是否自己也欣喜快乐;看到别人苦恼时,是否有如自己受难、遭困般痛苦?如果能有人伤我痛之感,就是悲心至切;别人得救,我能感到很欢喜,这就是慈心周遍了。
 
  觉有情
 
  菩萨也叫做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一般的有情是污染,菩萨的有情是清凈、是觉悟的。凡夫的情是有色彩的,而菩萨的情是无色彩、也无界限的,是自无始以来至现在,还可以延续于无终无尽的未来。所以说菩萨的感情最长,无始无终无边际。
 
  菩萨与众生之间有一分不解之情,菩萨跟着众生在六道中生生灭灭、去去来来,是为什么呢?只是为了救度众生。
 
  我常说菩萨与众生之间,已结了不解之缘,永远联结在一起,无论众生到哪,佛菩萨也跟着到哪,这是因菩萨已觉悟真理而发大乘心。我们即使能够觉悟,也只是少分的觉悟,无法真正普遍去体会到人我众生本性平等、同源同体的道理。而菩萨已透彻了悟宇宙人性的真理,爱心就能广大无边。

{返回 静思、智慧、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卷二 智慧 之 修行
下一篇:卷一 静思 之 启发
 卷一 静思 之 修养
 卷三 爱 之 慈济心
 卷三 爱 之 慈悲法爱
 卷一 静思 之 清凉月
 卷二 智慧 之 觉悟
 卷一 静思 之 知足
 卷一 静思 之 启发
 卷一 静思 之 八正道
 卷一 静思 之 信心
 卷一 静思 之 菩萨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间万有为进化抑为退化[栏目:太虚法师]
 《红楼梦》所反映的佛教思想[栏目:法忍法师]
 做人的佛法 自己的路自己走[栏目:做人的佛法]
 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三节 十宗[栏目:真禅法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六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如何断烦恼[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顾瑛~自题像[栏目:禅诗三百首]
 犯无间罪的阿阇世王[栏目:上师讲故事]
 如何学习才算老法师您的师承弟子?[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04-081《以慈悲心行六度波罗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