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道──九十三年度结夏开示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5
──九十三年度结夏开示
 
 
  佛法讲福慧双修,讲以「悲智愿行」来建设道场、普度众生,这些都是修福报。除了修福报以外,更要了解「道」在那里,如果不了解什么是「道」?「道」在那里?修行不易有所成就。
 
  佛法上的「成就」就是要悟道。不只是佛法讲「道」,中国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也讲「道」,四书、五经都是在谈论「道」,其他的宗教也讲「道」。天下至高、至上、至真的真理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当下这念心;这念心悟了就是道,迷了就是众生,起了邪见就成魔。这念心就是法界;这念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造种种恶业,佛法界、净土法界、真如法界、菩提涅槃法界就变成地狱、畜生、饿鬼的法界,所以十法界都不离这念心,这念心是最重要的。
 
  古德说:「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良药。」要修出世法,还要有明师指点,才能走得正确,才不会绕远路,乃至于走错路。所以修行首先要有正知见。《六祖坛经》里讲:「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一般人认为净土是出世,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是世间;也有人认为成道、证果是出世,凡夫阶段是世间;这是在事上、在果位上来讲。而要想有果必须先有因,有因才有果,有正因才有正果,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如果没有智慧,就会「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不是出世的因,自己却认为是出世的因。要想出三界家、出无明家,关键就在这念心,这念心是正见,就是出世;这念心是邪见,就是世间。所以出世是在这念心上契悟,从心意识来转识成智。
 
  佛法是最高的智慧,没有悟到这念心,就像是挑了千斤重担一样;而悟了这念心的人,却是四两拨千斤。开悟的古德说:「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回光返照就是深深拨,提个念头「谁?」这一照就是深深拨,看看这念心有些什么?这念心具足无量无边的空间,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法观世间如一微尘,这个微尘不是在外面,就是在当下这念心当中,这念心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都离不开当下这念心;开悟,也是悟这念心,所谓「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不假丝毫造作。
 
  「道」,可分为悟道、修道、成道三种层次。悟道只是找到路头,找到路头以后就要去走这条路,所以悟了这个道理以后还要修道。没有悟道之前,每天诵经、持咒、礼佛、忏悔,这是修加行。现在明白「道」就是我们当下这念心,每日依此不夹杂、不间断地用功,只要能够站得住、站得长,一定能有所契悟;能有很深的体悟,这一生就不会退失菩提心。
 
  世界上有福报的人不少,但是有福报还要有智慧,否则缺乏智慧,把钱用在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就造了恶业,如果还不觉悟,继续造恶业,就成了恶性循环。佛法中所讲的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是学来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日益」,不学习就没办法增加知识,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断的学习才能增加知识,所以学习知识是个加号。「为道日损」,损是减号,修道就是把我执去掉,把心里的垃圾化掉,把心里的贪、瞋、痴、慢、疑、邪见舍掉,也就是七觉支当中的「舍觉支」;自己检讨、反省看看,平时有那些放不下的,都要把它舍掉;舍有为法,取无为法;舍邪见,取正见。我们看佛经、背佛经的目的,就是为了体悟佛法的道理而运用于日常,所以熏习这些道理,也是学习,也是修道,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佛法于修行当中。
 
  要想修道,先得悟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如果是修出来的就是有成,有成就有坏;修出来的就是有得,有得就必有失;就等于我们修建房子一样,修建好了是成,将来也一定会坏掉,只是时间早晚而已。道就是我们本具的这念心!《六祖坛经》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道」就是觉悟的心、清净的心、平等的心、不动的心。六祖大师悟到这念心后,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就是道,自性就是自己的本心,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先要在理上了解;虽然现在没有悟,但是对于心性的道理是百分之百的相信,也就是悟了。
 
 
 
--------------------------------------------------------------------------------
 
(二)940626
 
 
 
 
  大家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后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佛性本具。儒家《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明明德」就是在于明白我们本具的性德;《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天命就是指法尔如是,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本性,这念心是本具的。「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圆觉经》所讲的「随顺觉性」,行、住、坐、卧要清楚、明白、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就是随顺觉性。这念心无论是在顺境、逆境,在白天、晚上,都不迷惑,这就是「道」。「修道之谓教」,明白道理以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是修道。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是属于「教」,儒家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也是「教」。这些道理都要了解,不能迷迷糊糊、笼统带过,因为不了解道理,就没有信心。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就会退失菩提心。
 
  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声闻道、缘觉道,也不是邪道、小道,是「中道」;是不可思、不可议的这念心,是最高的道,是无上大道、无上菩提心。《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心如果有喜、怒、哀、乐,道就不现前,好象太阳被云所遮蔽;内心的喜、怒、哀、乐,外面的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遮道的浮云。儒家所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六祖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即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所指的都是一个,就是每个人的本心本性。
 
  人的起心动念除了善念、恶念,还有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无记念头,只要念头一动,平静心就没有了;就好象水起了波浪,镜子蒙上灰尘。佛法是有层次的,这念心如如不动,任何法都不执着,就是最高的境界。《金刚经》讲得很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念心最后连法也要舍掉,不执着法,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诵《金刚经》很好,最后《金刚经》也要放下;念佛很好,佛也要放下;因为念佛、诵经、修善都是方便,目的是要明白至道、最高的道。
 
  修行、学佛,先要知道佛在那里?佛不是在西方、也不是在天上,佛就是我们的灵知灵觉,佛就是灵明妙觉的这念心,我们的觉性就是佛。这念心迷失了,佛也就不现前;觉性不现前,自性功德也就无法彰显。
 
  这些道理,在儒家与佛教都是相同的。《尚书‧大禹谟》里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是微细、难见,平时心浮气躁,其道不现,佛性就变成众生性了。现在我们知道心要精、要一,才能彰显本具的自性功德,然而要怎么样「精」、「一」呢?就是透过反省、检讨,去除心当中的垃圾,也就是老子所讲的「为道日损」。不断地放下贪、瞋、痴等烦恼,最后达到金刚喻定,破无始无明,化掉最后的无明烦恼。有这种观念就是正知见,否则就是不正。
 
 
 
--------------------------------------------------------------------------------
 
(三)940703
 
 
 
 
  但是,所有的言说都是为了方便大众了解。所以,讲出来的「道」,只是一种形容词,因为没有这个方便,大家不容易懂,所以要「善开方便门」。《老子》也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可道、可名的都是方便,都是假名、假相、假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看到的也都是假名、假相、假有,不是实在的。以「佛」这个名相来讲,如果没有「魔」,则「佛」也不成立;如果没有在家的「俗」,则出家的「僧」也不能成立;所以,佛、魔、僧、俗都是假名。又譬如说「明、暗」,这也是假名,电灯关上是暗,打开电灯就是明,所以明、暗并非真实;因暗而为明,因明而显暗。世间上所有的相对法,都是虚妄不实,都是假名、假相、假有。佛法中讲「三假」,有相续假、因成假、相待假;「观」是思惟,藉由「三假观」来破除自己的执着。
 
  道要靠自己契悟,是不可说、不可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这个角度来看,与老子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讲这念心。说明这些道理是为了使大家都能了解,道理了解了,才能有信心。
 
  「心即是佛,心即是道」,这个心是指清净心、觉悟心、清楚明白的心,不需要另外再向外去求。虽说是「心即是佛,心即是道」,可是清净心、觉悟心、清楚明白的心不容易现前,所以佛就建立八万四千个法门,目的就在帮助大众明悟这念心。所谓「由事显理,以名昭德」,没有名则德不显。譬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义是指我们的本心本性,里面具足无量寿、无量光及通达一切的智慧,用这句佛号来显出自性的性德,一旦性德彰显出来,名也就销归自性了。所以「念佛有一个自性佛」,明白了自性佛,就能了知所念的佛号及念佛之人都是假名,达到能所俱亡。「诵经有一卷无字经」,开悟了,就知道自己的本心本性里面有一部经,这部经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再者,「以名昭德,因相显性」,由相来显出我们的觉性、显出我们的佛性、显出我们的本心本性,所以名和相都不能离开世间。
 
  《六祖坛经》讲:「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一定要清楚明白什么是道,否则盲修瞎练、东找西找,永远也找不到的。道是什么?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时时刻刻现前,这就是修道,修行就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上。所以禅宗道场里有禅堂,要坐长香,这是「由事显理」;虽然道不在坐卧,但是不静坐,仅仅是知道道的本体没有坐、没有卧、没有形相的道理而已,所以仍需藉由打坐使性德现前。
 
 
 
--------------------------------------------------------------------------------
 
(四)940710
 
 
 
 
  「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说出来的道都是方便。「名可名,非常名」,所有的名都是假名,时时刻刻都会变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很多人把天地解释成外面的天地,其实「天地」是指我们这念心,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天地就全都归于这念心,它是无始无终。「有名万物之母」,心里只要起一个念头,这个世界就开始了,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所以古德云:「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法无不还归此法界。」此法界,就是指这念心;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是心之「用」,现在要返本还原,归于心之「体」。一念不生就是返本还原,只要站得住、站得长,十方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
 
  《唯识》讲:「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把我们这个心慢慢来分析,分析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就是我们这个世界。要想脱离这个世界、要想转化这个世界成净土,必须先契悟自己的觉性;契悟自己的觉性以后,渐渐心清净了,心清净则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则六尘清净,六尘清净则六识清净,六识都清净了,十八界就清净,十八界清净,则整个佛土就清净,所以通通都要归还于这念心,这念心就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
 
  老子还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僥。」老子看这个世界,一个是有、一个是无;无是真空,有是妙有,都是指这念心。这念心一念不生,站得住、站得长,就能妙用无穷;所以说「真空不空就是妙有,妙有非有就是真空」,怎么说呢?你说这念心是空,可是这念心能做事、又有技能、又有智慧,这就是妙有。「妙有非有」,心里所有的这些知识、技能也都是无相的,但是要用就有,用后还是归于真空的这念心。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的道和佛法是相通的。「常无」,这念空性、觉性要经常存在,觉性里面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实际理地,一法不立」。「以观其妙」,这里面有无穷尽的奥妙。
 
  「常有,以观其僥」,这念心是真空,当中没有出世法、也没有世间法,但在真空中能生妙有、假有。虽然知道世间相是假有,但是行菩萨道是不离开假有,所以要经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悲悯一切众生,念了以后还要归于无念,还要检讨反省、觉察、觉照、重虑缘真,这些就是「常有,以观其僥」,要观察到很微细之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空、有都源自于中道实相,中道实相也就是心的本体、真如法身。
 
 
 
--------------------------------------------------------------------------------
 
(五)940717
 
 
 
 
  道家所解释的道,与佛法的缘觉之道相同。人有贪心、欲爱、色爱及无明,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色是指青、黄、赤、白、黑,佛法讲「色」是尘,是尘劳境界;因为外面的色是一种刺激作用,刺激我们的眼根,眼根慢慢麻痹,最后失去作用,灵性糊涂了,人就会想打瞌睡。现在社会上充满了灯红酒绿、五光十色,常常参加这种场合就会迷失本心。「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代表社会上的五光十色,会让人的心眼瞎了,盲目追求外在的奢靡与刺激,虽然有肉眼,却也看不清自己、看不见真实的状况,成了有眼不见的瞎子。老子也很明白这个情形,所以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宫、商、角、征、羽」是过去儒家所说的五音,沉迷在声韵的享受当中,其他的就听若未闻了。也就是说贪着糜糜之音,会令自己心智麻痹,听不见真实的道理。
 
  「五味令人口爽」,一般人对于酸、甜、苦、辣、咸都有特别的喜好,贪于口味。「爽」是指差错、失误,所谓「病从口入」,贪着五味,口就有毛病,渐渐味觉迟钝,口味愈来愈重,乃至于因为贪着五味而衍生种种问题。这些是告诉我们,对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都不要贪着,贪着这些,会使自己的心不清净;心不清净,六根就不清净。
 
  所以道就在平常。禅宗讲:「两眼内视,两耳内听」,与儒家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异曲同工之妙。要了脱生死,就要找到用功的方法,不要走错了门道。
 
  老子又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过去骑马、打猎是官宦世家的娱乐,现在虽然没有这些,可是有飚车、赛车、乃至于激烈的拳赛、摔角、玩股票、赌六合彩、贪爱金银财宝……贪爱就是心在驰骋;种种的刺激使自己心神不宁、心无法安定,所以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的珍宝,人见人爱,得不到就去偷、去抢,乃至于绑票、勒索;「令人行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就是妨碍正道、使人败德,毁了一生的前途;如果是正正当当的经营,也不难富甲一方。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是以德养己,「为目」是以物役己;所以要「去彼」,慢慢淡化、远离外在的色、声、香、味、触。「取此」,要保持正念,保持宁静的心。由此可见,道家的说法和佛法无异,这证明「道」就是我们这念心,不要另外去求道,要反求诸己,净化自己这念心。佛法中戒、定、慧三无漏学,目的都在净化我们这念心。明白这些道理以后,自己的修行就落实了。
 
  悟了道才明白道不离本心,清净心就是道,无住心就是道,无染着心就是道,平等心就是道,真空心、妙有心就是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道。明白以后,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坚住正念,这就是修道位;最后「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成道、证果了。佛法里的声闻、缘觉、菩萨、佛,都属于证道位。希望每一位要有信心,依此道理持之以恒地用功,就能有所成就。
 
 
 
--------------------------------------------------------------------------------
 
(六)940724
 
 
 
 
  「达磨祖师法要」里面有一段将心性的道理说明得很清楚,「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这与《六祖坛经》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这念心要与无为法、与大道相应。
 
  一般人都厌恶、欣善,认为这就是道,事实上这与真正的道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所追求的是最高的无上道,所谓「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这是指绝对的心、超脱善恶的心、无为法的心。《金刚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诸佛所讲的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的这念心,大家要了解的是这一念心。
 
  所谓「不睹恶而生嫌」,看到人家做坏事,行杀、盗、淫,一般人是嫉恶如仇,修行人是「不睹恶而生嫌」;因为有人是为财杀、有人是为报仇、为情爱而杀,有人因为没有饭吃、活不下去而自杀,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有它的因缘果报,所以不要心生嫌弃。
 
  「不观善而勤措」,一般人看到别人做好事就会认为:这个人是好人、是善人。其实不一定,有些人行善是为了沽名钓誉,此即伪善;只要心里存有任何为自己打算的成分,都不算是真实的善。所以「不观善而勤措」,不必手忙脚乱的跟进,因为它不一定是真善,但我们也不要去障碍他。如果是口善、身善,心不善,就不是真善;如果是恶口、骂人、打人,但是心没有恶念,这是口恶、身恶,心不恶,非真恶。要用般若智慧彻底观察,才能了解何谓「善与恶」,所以说:「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
 
  「不舍智而近愚」,现在选择学佛吃素、修善持戒,是很有智慧的;如果觉得持守五戒,日子很清淡、无聊,想要喝酒、吃肉,乃至于去做一些等而下之的事,这就是「舍智而近愚」,就退失菩提心了。「不拋迷而就悟」,不要认为自己是在迷的凡夫,而想求大彻大悟。《六祖坛经》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离开这念心另外去求开悟,就如同「日中求影」,是求不到的;这念心不迷就是道,做任何事情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道。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过量」,过是超过,量是用工具去测量其长短、重量等,「度」是指度量衡,这些都是计量。真正的大道就是这个无为心、无住心、菩提心,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这念心;真正的大道是超越一切计量、超越一切分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过量」就是不去分析这是声闻道、缘觉道或菩萨道,也不去衡量这是善、这是恶、这是世间、这是出世间……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道。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不因为自己现在是凡夫而看轻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因为凡与圣都是落入两边,不是在凡位、就是在圣位,凡圣是属于相对,不是绝对,这念心落入两边,就是与凡圣同躔。由字义解释,「躔」就是脚踏在地,「不与凡圣同躔」就是不与凡圣同步。譬如孔子的弟子们,「孔步亦步,孔趋亦趋」,这就如同佛法所讲的「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跟着佛菩萨走,一步一脚印,这是同样的意思。但是,如果悟到菩提心就不是如此,因为这念心是超然、无住的,「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即走过」,有也不住、无也不住,就是不与凡圣同躔、不与凡圣同步。这条心路是超然、无为的,所以说「超然名之曰祖」,这是心法,大众要在这念心上去了解。
 
 
 
--------------------------------------------------------------------------------
 
(七)940731
 
 
 
 
  《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七章也讲到「道」:「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修道行者要持之以恒,这个就是正知见。知见如果不正就会南辕北辙,跑得愈快反而愈容易丧失法身慧命。所以,对于「道」的知见一定要确立。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修行、学佛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夫为道者」的道,就是指这念心。清净心、无为心、菩提心、无染着心、无住心,这种心境就是道。要想达到这个境界,「犹木在水」,犹如木头从江河的上游借着水的力量把它运送到海边,然后运载到世界各地做种种用途。木头在江河当中「寻流而行」,从上游经过中游、下游,目的地是海口。在水流当中要想达到目的地,木头必须不触两岸,如果碰触到左岸或是右岸都会停摆,很难到达海口。「不触两岸」就是不落两边,譬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偏左、偏右、偏上、偏下,种种不正确的知见使这个社会渐渐已走入极端,就像儒家孔子所说的:「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自认聪明的人过于精打细算,把别人的生命财产都算计进去,这是算计过头了,不应该这样;相反的,愚痴的人坐着等待,乃至于漫无目的,这也不对,这两种人都住到两边、住到两岸,不能到达目的地。
 
  「不为人取」,寻流而行的木头不只是不触两岸,必须还得不被人强占,不为他人所欺骗。「不为鬼神所遮」,社会上有些人信仰鬼神,这就是「为鬼神所遮」,这是外面的鬼神;自心当中也有鬼神,心里的无明、烦恼就是鬼神。一个是外面的鬼神,一个是自心的鬼神,所以说「内神通外鬼」,修行人要「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自己不要退失菩提心、不要停顿,不要懈怠、堕落;懈怠、堕落就是被洄流所阻碍、住在洄流上,心里起种种谬见、或是言行偏颇、或是行为不检,渐渐就腐败,不能得道。如果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吾保此木决定入海」,河流当中的这个木头一定能从上游寻流而往,最后到达目的地。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道是现成的,就是自己本具的这念心。这念心要平静,不被欲爱、色爱、七情六欲所迷惑,不被世界上的邪知邪见困扰,经常检讨、反省,保持觉性、坚住正念,这就是精进无为,如此不间断的用功,一定可以成正觉、得解脱。
 
 
 
--------------------------------------------------------------------------------
 
(八)940807
 
 
 
 
  前一段是讲悟道,悟道之后,就要修道。《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讲「处中得道」,就是说明修行的事与理。除了佛法讲到悟道、修道,儒家也有诸多的阐释,现在举王阳明的「四句教」来再次的说明。儒家学者王阳明被贬官到龙场驿的时候,发奋用功修行,悟道之后说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一句说明道的本体。达磨祖师说:「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这就是大道。《六祖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善念不起、恶念不生,心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体,称为心之体。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说不要善、不要恶,而是指善恶未生时的这念心才是心的本体。这个心起了念头,无论是善念、恶念,都是心水当中所起的波浪,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波浪,一个波浪就是一个生灭,所以「无善无恶」的这念心才是不生不灭的本体。
 
  佛法常讲,这念心有体、相、用三大。这念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念不生,这就是体。时刻安住在这念心的本体上用功就是返本还源,大众坐长香、打禅七,这都是在体上用功。无善无恶的这个心之体,超越世间的一切相对境界,时间、空间、善恶、明暗、美丑、高低、内外、远近……这些就是相对境界,念头一旦落入相对境界,心就不能与道相应。
 
  「有善有恶意之动」,起心动念即是心在作用,心有善用、有恶用、有净用,众生不觉,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这是恶用;僧众结夏安居,修戒、修定、修慧、建设道场、普度众生,这就是善用、净用。「相」是什么?这念心作恶,就会招感地狱、畜生、饿鬼的「恶相」;这念心作善、修六波罗蜜,将来就是生净土的「善相」。所以这个心有体、有相、有用,心的本体是无相。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觉性,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心是起善念、起恶念,知道自己现在口是讲佛法、还是在戏论,知道身体在动、还是在静,是在做善事、还是在为恶?能知的这念心就是觉性。打坐时,觉性一定要存在,良知要时时都存在。
 
  「为善去恶是格物」,「物」是指一般人的物欲,也就是佛法中讲的五欲。当初王阳明在龙场驿参究到仕途险恶,官路不通;唯有学圣、学贤可以超凡入圣,是修道的根本。于是他选择《大学》的格物之道为入手处。格物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研究宇宙万事万物,这属于科学方面;一种是检讨、反省,除去心当中的欲望,这种「格物」属于哲学范围,也属于人生的范畴,王阳明就从格除心当中的欲望开始修道。
 
 
 
--------------------------------------------------------------------------------
 
(九)940814
 
 
 
 
  《大学》说明「内圣外王」之理,「内圣」是净心、定心、明心,「外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明明德于天下」,就是想要使世界太平,使人间成为大同世界、净土世界,这是一种希望,要达到这个希望,必须依循《大学》上所讲的次第。「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想要使世界太平、世界大同,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先要把家庭治理好;家庭的范围比国家小得多,如果连持家的智慧与德行都没有,家庭不和合,怎么有能力治理好国家呢?所以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要把家里治好。
 
  要把家治理好也不容易,必须要先自己修身。如果做父母的吃、喝、玩、乐、赌博,子女每天耳濡目染,也容易养成吃、喝、玩、乐、赌博的习惯,所以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佛法讲身教、言教、以身作则,就是自己先要修身。要想修身,先要健全自己的人格;健全自己的人格,首先要「正心」,心要端正、不偏左、不偏右、正大光明。「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想端正自心,先要使意念真实无妄;要想使意念真实无妄,先要端正知见。佛法讲八正道、三法印、一法印、因缘果报、人人都有佛性,讲要成为圣者、智者、觉者,这就是知见。儒家讲伦理道德,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这就是知见;如果连这些知见都没有,就无法修身、正心。
 
  如何净化知见、端正知见呢?「致知在格物。」格物,即是把心里的垃圾除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澄清当下这念心就是格物。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欲望,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财色名食睡就是五欲,儒家的格除物欲和佛法的知见非常接近。透过反省、检讨,就能格除心当中的物欲。
 
  《大学》里面讲三纲领、八条目,「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方向是一贯的系统,这是儒家修行「内圣外王」之道。
 
  所以王阳明是综合佛法的思想与儒家、道家的思想,「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就是指我们的觉性。王阳明的这几句话里说明心的体和用,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大家可以作为修行的参考。
 
  明白这些道理,修行已经找到一条路,不思善、不思恶的这念心要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一个入处;找到入处,就要开始用功了,用功也有层次上的差别,所以接下来讲「九住心」。
 
 
 
--------------------------------------------------------------------------------
 
(十)940821
 
 
 
 
  这念心从开始悟道一直到圆满,当中有九个过程,在《瑜伽师地论》是讲「九住心」;净土宗讲「九品莲花」,把这念心分成九个层次;禅宗是用「初关、重关、生死牢关」来说明;小乘声闻道是用「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来说明,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说法不一样。打坐虽然不落阶级,但是要了解「九住心」,看看自己这个心是哪一个层次。
 
  九住心第一个是「内住」,平时我们的两眼、两耳是向外攀缘、住在外面,住在外面就是烦恼、就是生死;现在要把心收回来,要摄心内住。什么是「内住」?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内住;念佛、修数息观、参禅、参话头、修观行、持咒、诵经……这都是内住。念佛是用佛号摄心,参话头这念心是住在话头那里,修中道实相观虽然没讲内外,还是有内住,只是不执着而已,方法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等住」,也就是「续住」。继续不断地内住,心一跑掉了就用种种方法——譬如说参话头、修数息、观行,把这念心收回来,继续不断地用功,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这是等住,也就是续住。第三、「安住」,续住久了以后,心自然就安稳下来,修数息就安住在数息上,修观行安住在观行上,参话头就安住在参话头上,修中道实相观安住在中道实相,都是一样的。
 
  第四、「近住」,这念心由安住慢慢的不散乱、不颠倒,与定慧不二的心很接近,但是还没有到达,这时候可能会有轻安的现象。第五、「调顺」,调是调治,顺是顺应觉性、定力和智慧。「近住」以后,如果这念心散乱了就要「调顺」。第六、「寂静」,第七、「最极寂静」,心调顺好了,渐渐到达一个很清净的寂静境界,这时候不要得少为足,继续寂静、再寂静,到达「最极寂静」。
 
  第八、「专注一趣」,到了这个阶段,心已经是安住在定慧上,这时候就要专注在断烦恼。检讨看看自己哪一个烦恼最重?把自己最重的烦恼提出来修理、对治。举例来说,检讨、反省以后,发现自己男女欲爱这个烦恼最重、最放不下,所以就专注的修理这个欲爱心。问问自己:我贪爱她(他)什么?她(他)的身材、声音、外貌?用「九孔流不净」的方法一样一样地分析,分析到最后,明白这个色身是臭秽不净的皮囊,有什么好贪恋的呢?这就是「专注一趣」,专注在一个境界上去思惟、转识成智。
 
  第九、「等持」。「专注一趣」这个境界是专门对治自己的妄想和烦恼,心还是在相对当中,是有能、有所,有能观之心、所观之境。对治以后还是要归于「能所一如」,能所一如就是「等持」,定慧等持、如如不动、了了常知。「九住心」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修行到了一个阶段,可以用九住心检验自己。
 
  这次藉结夏因缘,跟大众讲解「道」、「悟道」、「修道」。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道理要确实明白,不能迷惑。这念心的心境是层次分明的,是最实在的「心路历程」。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教与社会发展之展望
下一篇: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九十三年度结夏开示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佛法与儒家对中道思想之探讨
 八大人觉经 第八觉知 普济众生觉
 八关斋戒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
 从苦中解脱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
 吃素与学佛
 普贤十大行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律才是真正的保险 真正保到你的法身慧命[栏目:体慧法师]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8.无色界天是怎么来的[栏目:能弘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十一)吾丧我[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把佛法一点一滴融入相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47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金刚经说什么 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依正不二 福慧双修[栏目:净慧法师]
 什么叫做波罗蜜?[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性与宗教 Sex and Religion[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