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青山原不动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79
青山原不动
  
  问:
  
  有人问灵云志勤禅师说:「如何出离生老病死?」禅师回答:「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意思是不是说,生老病死即使如浮云一般来来去去,只要心中不受生老病死影响就不会起烦恼了?
  答:
  
  如果从自然现象来看,浮云在山巅飘来浮去,而山并没有随着浮云的隐现来去而产生变化。如果讲到世事无常,青山也是物质现象,怎么可能不动?现在青山受到许多开发,一下子就不见了。不过,灵云禅师话中的青山,指的是智慧的心,也可以说是开悟后的悟境,已经见到佛性本清净,具有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特质。不论众生在生死之中如何来来去去,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在人间忽而受苦享乐、忽而造业犯罪、忽而行善增福,都是生死中的现象。虽然生与死、来与去都很明显,可是一定要知道、要肯定佛性人人本具。众生在烦恼时虽然看不到智慧、福报和能力、能量,但并不等于没有;正如青山永远在那里,即使被浮云遮蔽,并不表示它不在了,一旦浮云消失,青山又出现了。其实并不是青山出现,而是因为浮云消失。浮云是指烦恼、生死的现象和众生的分别执着。就是由于这种分别执着的烦恼心态和心念而使原来不动从未消失的佛性和悟境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一个悟后的人在看前尘往事或芸芸众生时,都会有这种「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的观察和感受。
  
  一般人如果老是被困于自我的立场和观念中,失去理性和客观的标准,就会变得非常盲目。若能拋开主观的立场,为整体大局着想,听听别人的声音,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需要什么,心中就会有不同的世界出现。所以,当主观变成客观时,虽不是开悟,但另一番新境界会使我们非常感动。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翳在目,空花乱坠
下一篇:啐啄同时
 非去来今
 风动 幡动 心动
 佛是尘 法是尘
 丹霞烧佛
 独坐大雄?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如鸡抱卵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迷己逐物
 福不可享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毗钵舍那讲记 第八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Karma and Vipaka[栏目:The Theory of Karma]
 简述不同时期三教关系的发展及其不同特点(释青平)[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有些僧人不持金钱戒,却非要用持金钱戒的标准去要求,好像不太合适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六、一个食肉的问题[栏目:慈航法师]
 乌巴拉[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第四阶段微息,正念如何安住?[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你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栏目:净界法师]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9)编辑组[栏目:妙莲法师]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6.出家是怎么回事[栏目:能弘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