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是天 地是地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79
天是天‧地是地
  
  问:
  
  云门文偃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别老是妄想,整天思索那些大道理。其实天还是天、地还是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僧还是僧、俗还是俗。」云门这么说,是叫人不要迷失在思辨里吗?
 
  答:
  
  如果对佛经内容或语录公案从逻辑上、思辨上、理论上加以理解,还是有助益的;但若只拘泥于这些观念的研究,拐弯抹角、挖空心思去猜测、揣摩、思考、推敲,这跟禅的修行和智慧的开发并不相应。
  
  有些人认为现象的表面不是自己所要追求的,因为现象是无常的、变幻的、虚假的,不是永恒的、可靠的。能体认到这一层已经不错了。有这种想法的多半是修行人,希望更深一层从现象的背后、现象的内在以及现象之上追求永恒、自在、安稳的境界,以之为佛国、净土、涅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所以云门说你们不要舍近求远,不要舍去现象寻找本体,不要离开现实追求理想;你要追寻的处处现成,俯拾即是。
  
  所谓「现成」,有人认为是统一和无相。统一即一切人事物皆平等,也就没有你我、好坏、多寡之分。无相即一切现象皆无常,应该看破放下,结果可能变成厌离世间的消极人,没有真正帮助和改变这个世界。相反的,悟后的人看这个世间就是佛国净土,看这个环境就是最美好的地方。而又有些人认为悟后的人大概立足点不一样、经验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宇宙万物也不一样。这也是错的。云门禅师告诉我们,悟后的人虽然心中一切平等──天地平等、众生平等,但天还是天,地还是地,牛不是人,人不是狗,不会混淆。
  
  所谓修行过程有三个阶段:未修行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普通人对山水的看法。修行非常投入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因为太专注了,心转不过来,把现实混淆了。待大彻大悟之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只不过他不会因为山阻碍他就讨厌它、水能解渴就喜欢它。悟后的人讲话似乎有点反常,但他们体验到的世间还是这个世间,不同的是自我的执着没有了,自我的瞋爱放下了。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还我生死来
下一篇:须弥山
 脚跟下
 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寻剑客
 大道无门
 出门便是草
 空花水月
 曹源一滴水
 觅心了不可得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步步踏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跟我一起做菩萨[栏目: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马上办[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能开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当机者说-布施(雪鸿)[栏目:布施]
 闭关修行对修行者的意义[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谤法者临终时能忏悔亦接引往生[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三)[栏目:宽运法师]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安居第七十五日(三):确认念佛的点滴利益[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什么是科学的信仰[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