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08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荣进步,但是也因为变迁快速、步调紧张,而使得个人心里积压了多重的焦虑和苦闷,无法纾解。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可谓一大讽刺。而佛教所谓的「禅」,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是根治时弊的一帖良药!
  
  随着佛法的普遍,禅的精神广为人们所喜爱。行者在禅师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顿开,或心开意解,一件件复杂的事情或心境,就这样迎刃而解。禅,有如山谷清泉,不经意地流向人心深处,洗净纠结不清的意识分别,化解束缚顽劣的迷情妄执,带给生命一股清凉自在。因此,禅门的公案、语录和诗偈能传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润了人类久被禁锢的心灵,也开展出无限宽广的文化内涵。
  
  翻开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发现禅宗的文献浩瀚无比,并不亚于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于禅的本质直指人心活泼自在的源头,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因此为时人所乐于记载传诵,形成一则则发人深省的公案、语录和诗偈。传及后世,因时空隔阂或个人体验不足,使得初学者往往欲一窥堂奥,却不得其门而入,为弥补此遗憾,佛光山电视弘法委员会遂于台湾电视公司开辟「星云禅话」节目,请我主讲,并编辑成书,得到了广大听众与读者的回响,可见社会人士亟需禅门思想来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继而在盛情难却下,我又于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应邀主持「每日一偈」单元,达二年之久。兹应大众要求,将全部内容付诸文字,整理成书,以便咀嚼参究。唯一些诗偈的作者因年代久远而佚失,殊为可惜。幸好禅门诗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并无碍于了解参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来,马不停蹄地四处云游弘法,承佛光山视听中心记录成稿,而文稿之审阅,经常是在行脚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尽理想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过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时,仍能保有一份欢喜自在的禅心。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于佛光山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涛愁杀人;奈是根深自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
 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七[栏目:慧律法师]
 我们在行法上建立正确的模式,当内化成本能时,在生活上即能自然起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嗔心浅探(释圣醒)[栏目:忍辱]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弘一律师论唐密(林武贤)[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一[栏目:无著菩萨]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五)[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修心法语--护身恶行偈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20世纪美国的佛教[栏目:黄夏年教授]
 学佛护法的心得及对佛法未来的展望讲记[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