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90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华严经
  
  我们经常礼拜赞叹的佛到底在哪里呢?这问题,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净土,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因为「佛身充满于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经典上说:「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清净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世间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都能「普现一切群生前」,如同《华严经》上说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诸佛如来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毕竟空的真理,如果众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净了,菩提的月亮就会显现出来。
  
  一般人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称念阿弥陀佛时,总会向观世音菩萨求这样,求那样,也曾向阿弥陀佛要这样,要那样。若称念的人多,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要千处祈求千处应,不就忙不过来了吗?其实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诸佛如来、菩萨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脸盆、茶杯,都会映现出明月。但是你又问:为什么看不到诸佛菩萨呢?那是因为心里的烦恼太多,心里的水混浊、不澄净,只要将烦恼的乌云去除,就能万里无云,到处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显现出来了。故佛又称为如来,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他的法身不动不静在世间,「而常处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动金刚菩提座,而「随缘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间。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下一篇: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涛愁杀人;奈是根深自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成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世界从来多缺陷,幻躯哪得免无常。..
 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要求[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焚衣梵书王季常[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行者]
 教授取舍之道 讲记(四)[栏目:教授取舍之道讲记]
 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四节 3 空性修持与因果取舍[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当代临济宗的复兴与前瞻[栏目:黄心川教授]
 让修行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