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810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华严经
  
  我们经常礼拜赞叹的佛到底在哪里呢?这问题,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净土,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因为「佛身充满于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经典上说:「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清净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世间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都能「普现一切群生前」,如同《华严经》上说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诸佛如来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毕竟空的真理,如果众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净了,菩提的月亮就会显现出来。
  
  一般人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称念阿弥陀佛时,总会向观世音菩萨求这样,求那样,也曾向阿弥陀佛要这样,要那样。若称念的人多,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要千处祈求千处应,不就忙不过来了吗?其实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诸佛如来、菩萨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脸盆、茶杯,都会映现出明月。但是你又问:为什么看不到诸佛菩萨呢?那是因为心里的烦恼太多,心里的水混浊、不澄净,只要将烦恼的乌云去除,就能万里无云,到处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显现出来了。故佛又称为如来,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他的法身不动不静在世间,「而常处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动金刚菩提座,而「随缘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间。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下一篇: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若逢知己宜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世界从来多缺陷,幻躯哪得免无常。..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界要和平、要和谐、美好[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