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018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华严经
  
  我们经常礼拜赞叹的佛到底在哪里呢?这问题,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净土,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因为「佛身充满于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经典上说:「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清净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世间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都能「普现一切群生前」,如同《华严经》上说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诸佛如来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毕竟空的真理,如果众生心田性海里的水清净了,菩提的月亮就会显现出来。
  
  一般人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称念阿弥陀佛时,总会向观世音菩萨求这样,求那样,也曾向阿弥陀佛要这样,要那样。若称念的人多,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要千处祈求千处应,不就忙不过来了吗?其实不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诸佛如来、菩萨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河、溪、井,甚至脸盆、茶杯,都会映现出明月。但是你又问:为什么看不到诸佛菩萨呢?那是因为心里的烦恼太多,心里的水混浊、不澄净,只要将烦恼的乌云去除,就能万里无云,到处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显现出来了。故佛又称为如来,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他的法身不动不静在世间,「而常处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动金刚菩提座,而「随缘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间。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下一篇: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若逢知己宜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月色松声总见闻,禅心妄想圣凡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护法长城[栏目:政治]
 现代人忙着赚钱,疏忽了家教[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捌 无上正等正觉——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在腊戍与那沙美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二、嘱累品──摩顶付嘱,宣法报恩[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栏目:白云禅师]
 打开心胸才能充满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佛识慧集 <廿九>经律论[栏目:佛识慧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