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唯识宗的宗依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33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唯识宗的宗依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唯识宗的宗依


   基于《成实论》和《俱舍论》,出现了唯识宗的《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三十颂》。玄奘大师当年认为,中原的道次第不具足,《瑜伽师地论》就是要西行去求的法要之一。它的地位在当时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修行的法要,在《大毗婆沙论》中是用五百位大尊者的智慧才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后来又经调整和进步,《俱舍论》和《成实论》这两部论才真正把《大毗婆沙论》中一些不够完善的体系完备起来;到大乘佛法也兴盛时,这部论完美整合了小乘佛教体系和大乘了义概念,——需要有的道次第严谨性和了义水平都有了,——这一部论当然就重要了。所以,《瑜伽师地论》的出现,对大乘佛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中观为什么对于唯识宗依据的一些思想还有所评议呢?其实有评有不评,尤其对《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的实际作者是无著论师,他是一位完全顺应大乘的论师,思想源于弥勒菩萨。传说他每晚听弥勒菩萨讲法,然后回来记录下来,写出这部大论。所以,中观派对《瑜伽师地论》的主要观点是不破除的,也可说是密护这一派的主张。
    《瑜伽师地论》使用了自证分、阿赖耶识及三种自性(圆成实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的概念,但使用基础上又详加说明:这些自性都是无自体的。
    那为何还用这套概念进行说明?因为凡夫修行的需要。所以,对无著菩萨所立的这系唯识,中观事实没破过,包括对《楞伽经》。《楞伽经》中很明显地说,事实上如来藏是空的本性,跟外道神我的本性不一样,所以,佛也亲口说如来藏。对这一点,大乘中观论师也都认可。
     到此,就介绍了持他生见的主要经典思想来源。今天对他生的学习就先到这里,下课!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经量部的宗依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自生译文与自释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四、真如影像单空修行..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四次结集,纷争日繁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中观见在中国:僧肇《肇论》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著魔之后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法无我的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美好人生 从心做起(祜巴龙庄勐)[栏目:佛教与文化]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七别受请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出家菩萨做大乘师范,要具有什么资格?[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圆觉经略说第二章普贤菩萨(南怀瑾)[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空之探究 序[栏目:厚观法师]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三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唯识三十颂讲记[栏目:于凌波居士]
 慈航路途[栏目:格花堪布]
 《摄大乘论》笔录 第一章、序说[栏目:妙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