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唯识宗的宗依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21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唯识宗的宗依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唯识宗的宗依


   基于《成实论》和《俱舍论》,出现了唯识宗的《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三十颂》。玄奘大师当年认为,中原的道次第不具足,《瑜伽师地论》就是要西行去求的法要之一。它的地位在当时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修行的法要,在《大毗婆沙论》中是用五百位大尊者的智慧才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后来又经调整和进步,《俱舍论》和《成实论》这两部论才真正把《大毗婆沙论》中一些不够完善的体系完备起来;到大乘佛法也兴盛时,这部论完美整合了小乘佛教体系和大乘了义概念,——需要有的道次第严谨性和了义水平都有了,——这一部论当然就重要了。所以,《瑜伽师地论》的出现,对大乘佛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中观为什么对于唯识宗依据的一些思想还有所评议呢?其实有评有不评,尤其对《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的实际作者是无著论师,他是一位完全顺应大乘的论师,思想源于弥勒菩萨。传说他每晚听弥勒菩萨讲法,然后回来记录下来,写出这部大论。所以,中观派对《瑜伽师地论》的主要观点是不破除的,也可说是密护这一派的主张。
    《瑜伽师地论》使用了自证分、阿赖耶识及三种自性(圆成实自性、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的概念,但使用基础上又详加说明:这些自性都是无自体的。
    那为何还用这套概念进行说明?因为凡夫修行的需要。所以,对无著菩萨所立的这系唯识,中观事实没破过,包括对《楞伽经》。《楞伽经》中很明显地说,事实上如来藏是空的本性,跟外道神我的本性不一样,所以,佛也亲口说如来藏。对这一点,大乘中观论师也都认可。
     到此,就介绍了持他生见的主要经典思想来源。今天对他生的学习就先到这里,下课!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经量部的宗依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士用果、离系果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怪不怪,中观密护净土?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由“止”的正行成就五验相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余论无此法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总说四部宗派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人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民财物守护主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遍行因、异熟因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怎样的努力能算精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o Ajahn Chah《159》[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23 国家战士[栏目:没时间老]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二十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所断之不善业-身恶业-杀生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慧能与中国佛教的儒学化[栏目:赖永海教授]
 前言(2)[栏目:量子佛学]
 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迦旃延(论议第一) 有道不在年高[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九十三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