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尘刹构成的世界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4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尘刹构成的世界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尘刹构成的世界 

     《大毗婆沙论》的这些观念,《俱舍论》总结为:“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俱卢舍,此八逾缮那。”这是对《大毗婆沙论》里介绍的长度、宽度、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等世间知识的一个大致归纳。
    极微尘是最小的单位。七个极微就是一个微尘量(他们说得非常具体,如果说到极微是实有的,就具体指出它到底有多大),七个微尘就是一个金尘,七个金尘就是一个水尘,七个水尘加起来就相当于一个兔毛尘,七个兔毛尘就有一个羊毛尘那么大,七个羊毛尘就有一个牛毛尘那么大,七个牛毛尘就有一个隙游尘那么大。
    隙游尘就是能在空气的缝隙中游来游去的尘土。牛毛尘、羊毛尘、兔毛尘就是可以在牛毛、羊毛、兔毛尖上停住的尘土。水尘是指能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自由出入的尘土。金尘是指可以从黄金的缝隙中穿越的尘土。
 隙游尘飞散到空中,我们的眼睛基本是看不到的,而且一个隙游尘相当于823543个极微。这是现在的《大毗婆沙论》可以提供给我们计算的,它说的是实数,不是虚数,而且它向我们提供计算的具体比例。823543,这是我通过两卷的《大毗婆沙论》论文从头到尾计算出的一个数字。一个隙游尘相当于823543个极微,可想而知极微有多小。
    若从时间方面,也能得到一些相关的结论。《俱舍论》总结了《大毗婆沙论》中关于时间的说法:“百二十刹那,为恒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三十昼夜月,十二月为年。”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个新的时间量词汇:“腊缚”。
    这里首先成立的是刹那。刹那是时间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单位。时间的最小单位是刹那,相当于一个壮士用力弹一下手指时间的六十五分之一。
    一百二十个刹那为一个恒刹那,六十个恒刹那为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为一个牟呼栗多,三十个牟呼栗多是一昼夜,三十昼夜是一个月,十二个月是一年。
    如此推算,一个刹那的时间约为0.0133秒,这个数字不是约数,是一个算出的确定数字。
    一个恒刹那是1.6秒,一个腊缚是1分36秒,一个牟呼栗多是48分钟,一昼夜是24小时(这与现在的时间单位差不多了),一个月是30日,一年是12个月(这与现在时间单位是一致的)。
    这里确定了两件事情:极微和刹那。
    虽然由如上的分析方法好像可以得到,但它们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大毗婆沙论》中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更为科学的方法,来让一个凡夫也直观地知道这么短的时间是什么感觉,这么小的微尘看起来是一个什么形象,也无法让你看到。
    但极微就提供了一个说法。极微就是常规所说的“至小无内”,小到你无法找到它的里面,这种小就是最小的实有。短,短到你无法再找到它内部的瞬间,叫做“至暂无瞬”,短到这个程度。这是第一个我们应该要知道的结论。
    第二个,一切事物的存在,总超不出时间和空间的这两个形式,而且时间和空间是绝然不能分开的。所以在佛经中,常常把“尘”和“刹”放在一起来说,“尘”就是指微尘,“刹”就是指时间的刹那。观察事物时,方便起见,或者从时间的方向入手,或者从空间的方向着手了解,都可以。
    《大毗婆沙论》还有一个观点:无为法没有刹那性。也就是说,所有的无为法没有时间轴上从第一到第二推动的间接作用。无为法既找不到时间方面的刹那性,也找不到空间方面的极微性,无为法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成果、概念。一个人若得到了无为法,他就得到了至暂无瞬的瞬间,得到了至小无内的内在空间,这是无为法的确定说明。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释《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
下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有部的二谛标准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心无宗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诸经论广释止观特性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法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增上果、等流果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小乘四果位:小乘以灭法为存在..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入中论》教乘所摄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观”的善巧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中国中观第四种:僧肇大师与《肇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遍主轮之怙主绛央洛萨桑博传记——善缘耳之喜宴[栏目:圣者传记]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60~169)[栏目:傅味琴居士]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六十五讲 普贤上师言教-依止上师-依师之次第-依止上师3[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上班不能参加共修,可以自己单独修吗?[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心能制造净土和尘土[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三时系念法事开示[栏目:体慧法师]
 Human Values[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我执我见 六道缩影[栏目:传喜法师]
 格萨尔王传 第40回 魔君魔臣失魂待毙文布达绒论奖争功[栏目:格萨尔王]
 梁漱溟人生哲学的佛教底蕴初探(杨孝容)[栏目:佛教与哲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