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止”的善巧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9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八讲之:修“止”的善巧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修“止”的善巧

我们来看看善巧。“条件”就是必要的,是我们可以人为为修行创造的,这些称为“条件”。“善巧”是什么呢?“善巧”就是我们可以投巧的地方,可以找捷径的地方。

修止的善巧:

第一,心过外散,可专注或思维佛像而摄心。

心过分外散,不利于我们修止,该怎么办?或者说我们的工作关系,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是信息千千万万的,或者说分别心千千万万,让我心静不下来该怎么办?有一个特殊的善巧:专注佛像。可以请一尊自己比较满意的佛像,供在面前,睁开眼睛看佛像。若佛像的体积小,就看他的全体;若佛像的体积较大,我们就看这尊佛像的某一局部,比如眉间、眼睛、白毫、肉髻、发髻等地方,都可以。总之,我们选择的关注对象,不要信息量太大,选择一个利于我们把心收起来、信息量较小的部位,进行关注。我们在关注佛像的过程中,逐渐逐渐地,心就能慢慢收起来了。

关注佛像,表面是一个修观的方法,但它具备修止的作用。因为佛往往是我们敬重的对象,对这个敬重的对象,专注一缘,这跟我们信心中专注的那部分产生内外的呼应,使我们能尽快地让散乱心皈依,专一下来。

第二,自然正坐,离沉掉。

有时候,我们心过分散乱,是源于我们在坐的时候,坐得不够舒适或不够端正。有时外面并没有散乱的干扰因素,但因我们坐的姿势不够轻松、不够端正,也容易让我们的心散乱,过分外散。

第三,以礼佛、皈依、忏过等摄心。

用这些方式也可以摄心。很多时候,散乱心是因为我们对信心的关照太少,或内心对因果不够关注,那么在礼佛、忏悔、皈依的过程中,心自然就收摄起来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进入“观”的前提条件
下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观”的善巧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本无宗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自生译文与自释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看颜色必生烦恼,用颜色你是画家..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其名曰龙、广宏我教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作者介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佛教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情况怎么样?[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一行三昧论[栏目:慧律法师]
 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栏目:仁清法师]
 五百罗汉 411、大威光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药师经 Sutra on the Merits and Original Vows of Tathá..[栏目:英文佛典]
 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栏目:太虚法师]
 修行与生活[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黄花与翠竹[栏目:心美·一切皆美]
 佛说阿閦佛国经卷上[栏目:不动佛·经典]
 280.问曰:菩萨何以故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到十方,供养恭敬恒河沙等诸佛?[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