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构建真如影像、反对即是魔说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5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构建真如影像、反对即是魔说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构建真如影像、反对即是魔说


从最初的闻思一直到最后的破牢关,从最初的闻思一直到后来获得成熟的灭定,全过程几乎就是这样的。但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自己的通病,乃是作为初修人,喜欢执著于知见的特性。因为我们的修行、我们的习性有着这样一个特性,所以需要构建真如影像。有一个说明这个问题的表格。

前提:因为法性是我们所惧怕的心理对象。

我们现在能够在这里讲、能够在这里听、能够认可法性,这都是因为我们用理性在铺路子。而法性就是,任何一个念头、任何一个对事物的理解,其本性是空寂的。这种感受我们是害怕得到它的。所以对于一些修行人来说,尤其是有所经验的人,常常会经验到一个问题:他当真修行上路了,他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害怕。觉受到法性本质那个层面的时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比怕死还要怕,这就证明,凡夫要轮回到业力当中的惯性力量有多大。我们的惯性力量到底有多大呢?那个时候的恐惧有多大,我们惯性的力量就有多大。这个惯性推动我们走一条必须要去轮回的道路,而我们要把它切断,那么后面的惯性力量就都跟着来了。所以“一切法本空”的性质是我们所惧怕的心理影像,我们很难实际适应它。要不断像哄小孩玩一样,不断慢慢安慰它,慢慢让自己去熟悉、去习惯、去接受,到最后才能有所收获。因为有这样一个惧怕对象作为前提,所以我们就需要构建真如影像去进行修行。这种惧怕心理、惧怕法性的问题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如果老师为他表示,现前的实物是无,眼看着一个实物,但是向他说明这是无实体的,只是个概念而已,他马上就会执著为断灭的空。

第二,如果老师把这个事物说成是真正的有,那么马上就执著为实体有的空。

第三,如果老师把这个现前的事物说成是不二,显现的本身就是空性,把它说成是不二的,他马上就执著为黑线和白线搓在一块了,一条杂线。

第四,如果老师为其示现,为其说明,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并非用思考和议论可以完成的理解,那么他自己很习惯把它执著为一切无有,把它理解成为一个无记的状态。

既然我们有这四种很不成熟的心理习惯,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甚为重要——我们必须先要构建一个真如影像。虽然执著这个单一的所缘为实有,也应该去修它。不能忽略这个问题,因为它能够除掉我们的根本执著。所以在很多经里面就说:要反对构建真如影像就是魔说。

通过以上这些说明,我们才能够逐步理清中观用功的理路,以后的修行用功,都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跨越过去。不正式来进行这一类的说明,靠摸索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虽然有一个一条线的真理摆在这里,但是我们往前推进的时候会有无尽的邪路摆在面前。我们习惯走邪路,不愿意走正路;习惯犯种种错误。这条大中观的正路就需要经常提携,需要我们常常在心念上观照,时常从有经验的修行人那里来获得一些提示。

今天可以顺利地把这几张表格来进行说明,我心里是十分高兴的。今天是母亲节,大家好好地把以上听闻、修习的这些功德为各自的母亲、为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进行回向。

这里有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佛、道、儒这三家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的作用都是什么?”对于塑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佛、道、儒起到的作用是第一因。刚才我们就在说明这个过程。为什么是第一因呢?就是从它们这来的。其他的问题暂时我们就不回答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后三阶段、破本参至破牢关
下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执着由不显现而显现的自生主义者—数论派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中国历史无奴隶时期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到底“无”什么“生”?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总结大乘五道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相应因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五、解悟(定解)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止观释名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神我”五特性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为什么在第四地谈三十七道品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淡黄仙人与《金七十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精神[栏目:仁焕法师]
 有什么好争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Grasping is Suffering[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赐予弟子教言[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漫说《中阿含》(卷四)~D 断惑证真[栏目:界定法师]
 第一章 第八节 菩萨乘六度或十波罗蜜贯穿大圆满法的修行过程——从巴楚仁波切《椎击三要》谈起[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欢喜心的力量(道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略论中观思想本性(胡晓光)[栏目:中观宗文集]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六十七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六 精进品[栏目: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