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八阶段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7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八阶段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八阶段 六家七宗的思想都说完了,我们要谈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了。

都已经知道了中观建立二谛的方式,但是二谛的建立不仅仅只是学问和口头上的,我们一定要实践,如果没有实践,二谛的建立仍然是个空话。

这个实践该怎么样来树立呢?(这个表格字写得有点小,但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说明,应该是很好懂的。)前面的表格基本上是学理上的,虽然跟修行有关,但,是过去的一些史料。这里的这张表格讲得是修行,对于我们学中观的人来说,是我们的修行次第。

看这个表格(指板书的表格)。修行的阶段从上往下延伸,修行的收获也是从上往下的。从刚刚开始发心一直到后来获得八地无功用的灭定,在每一个阶段有他的成果、也有他的限制,在每一个阶段各有用功的一些诀窍。

我们就一条一条地往下面来讲。说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大家可千万不要还在书本、或者是在我们想的那些小问题里面打转转了,那就耽误这么一次法缘了。前后的阶段有哪些呢?

第一个阶段是闻思。就是我们学习和思考,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观察思维。观察思维,就是把学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思考。我们的这个暂时思考还不具备断除烦恼的力量,我们基本上只是来获得一些更为清晰的认识,让我们的认识更加明朗和有力量。

第三个部分,这才是观察修。观察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的思考、选择、思维已经越来越有力量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思维、思考就逐渐能够转化成为修行了。

从思考到修行有个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把思考变成一种推动修行的力量,这就叫做思维修。思维修的过程临界于思考和观察修之间。

观察修实在讲就是已经有一点受用了。

思维是什么受用都没有的阶段,从思考到有受用之间叫做思维修。

第四个部分是真如影像的单空修行。 “真如”就是佛经里常常说的佛性。这个佛性的修行,不是你一修它就有的。我们凡夫之前的修行,如同一块荒草地,你想建房子没有地基,如果想建海市蜃楼就最终彻底没有,那么怎么办呢?我们要“构想”。

这个“构想”就是真如影像的来源。构想其实很重要,叫做“弄假成真”。一开始修行的人,你以为真的就会来一个佛性吗?不是。首先需要构想,以此构建“真如影像”。我们绝对的真如现在找不到,那怎么办呢?那就构想一个真如佛性,构想一个真如佛性把它当真的,就朝着那个真的方向去修,把它作为自己修行的一个目标。虽然是构想的,我也把它当真的去修。并不是说空性一下子就蹦出来了。虽然是一个假的,但是极其重要。这个假的真如影像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我们的妄念逐渐清理掉了。等我对这个真如影像越来越专一的时候,真正的真如影像“呼”就出来了。所以有一个牵引的过程。从你没有,把你带着慢慢慢慢让你变成真的有,所以说这个真如影像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你一灭尽烦恼这个真如影像它自己就蹦出来了,不是,我们应该主动去修行,先构想一个真如的影像,经常这样构想,时间短而次数多(这我们总在提的),慢慢有了力量,烦恼少了,真如影像真的就现前了。

但是一开始,不设立这个真如影像的时候你没事,你一设定这个影像,就一定会把它执着为一个实有的境界。从原理上来说,月称论师是不同意的,但是我们构建真如影像这个阶段,月称论师是同意的。

他说:“初学者在构建真如影像的过程当中,如果谁要否定,说构建真如影像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他的这个说法等同魔说,就跟魔王的说法一样。”因为对于凡夫来说,必须要有这个步骤你才能上得去,所以构建真如影像成了一个必须的过程。我们这张表就是来确定构建真如影像的必要性(这个到后面再说)。构建真如影像,进行单一的、实有的空性修行,虽然不合法,但是这是我们一个合法者的修行步骤。

第五个部分,在汉传佛教,因为真如影像构想的修行能力越来越强了,到第五个部分就产生了解悟。“解悟”这两个字至关重要。在西藏,“解悟”称为“定解”。在汉传佛教当中,“解悟”这两个字已经尘封了近百年,没有人来提这两个字了。为什么呢?即使是有了一点点修行,不知道汉传佛教过去的祖师一般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这个境界。其实这个词在过去的《楞严经》注疏当中有很多大师用,但是近代因为没有人提,就没办法给它定位:到底什么词汇是属于这个阶段的?实际上就是汉传佛教的“解悟”这个词汇。大家一定要记住“解悟”。

解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去过禅宗的修行道场,就会有人经常在旁边唠叨“先悟后修”。先一定要有点证悟,悟到了再来修,就有信心了,只要悟一点点就有信心了,信心再也不会退了。他所悟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解悟。对于藏传佛教来说是定解。藏传佛教重视教理的核实,所以叫做定解。定解这个词,看起来好像是对于一种理解的确定,对于佛法理解、正见理解的一个确定。而汉传佛教这两字的说法更重于实修的证悟境界。在学中观的人来说,定解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解,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证悟,这个境界不是很深,但是它是确定的。当你有了这种确定的证悟以后,我们关于“无生”,关于“非自生”、“非他生”的这个正见就再也不会动摇,就从此以后确定下去了。

它是一个什么境界呢?是一个外境即将转型的境界。在获得解悟的人来说,他进行修行的时候,入定当中他是有定境的,他是有真实的“定”的,出定以后,定里面的如幻如化的境界都会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能够带到定外来。所以到了定外,他所理解的外部世界跟我们没有定解的人理解的外部世界是不一样的。他的外部世界越来越多的如幻,越来越多的出现各种光彩,越来越多的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这个实有的外境了,区别越来越大了。这个解悟的部分是今天要谈的第五个步骤。

第六个步骤,就是关于禅宗所说的破本参。

第七个步骤,破重关。

第八个步骤,破牢关。

这些步骤描述了从一个最初开始学修的人,一直到最后获得破牢关的成就,获得第八地菩萨的成就。这个过程对一个修行人可以说是千辛万苦。但它有它独立的意义。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完全只依实修而不进行佛法理论的训练,直接想要获得成果,很难的。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就难了呢?因为我们没有闻思的基础,我们所接触的学佛大环境太过杂乱。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没有修行的人,是没有懂修行的人。懂修行的原理,又有实际修行理论支持,又有实际修行经验,这样的人我们找不到了。

很多人说“我有实际的修行经验,我可以指导你”,但是关于邪见的这几个层次自己也理不清楚。在这种人面前我们去做学生,只能是疑惑上加疑惑,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就是这样的,“取乎其中”肯定是“得乎其下”。实际上得乎其下的人最多了,这没有办法,这是客观现实,因为到了这个地方要讲修行,我们就得实话实说。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列表
下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灵魂深处闹革命,再向老师掏老底..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法之东来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小乘人以七菩提分为修行,大乘以八胜道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数论派神我与自性的关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无中生有”与“生生不息”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异熟果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缘会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总说四部宗派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辩破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尘刹构成的世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人生八苦(20~31)[栏目:傅味琴居士]
 相应13经 无皮肤的女子经[栏目:相应部 19.勒叉那相应]
 第二篇:心法要义 壹、开见示修 一、见地开示[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念佛四阶段[栏目:达照法师]
 因果的真相 第六章(三)穿透愚蠢的心念所造成的生命障碍,才能享受全然的宁静空间[栏目:因果的真相]
 佛菩萨的安排[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相应139经 非你们的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