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论“无生”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0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四讲之:论“无生”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论“无生”

回到我们上一次课的关于无生。关于无生的部分《入中论》上面就说:

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
彼从彼生无少德,生已复生亦非理。

学习到这一个部分,缘起性空的道理,我们基本上就要正式铺开来说明了。前面只是像层层剥皮一样的,有相关的词汇我们接触一下,解释一下,那么到下一次课的时候接触到这个词汇,可能我们又会更深入一层地再做一次解释,再下一次课可能又会再做一次解释。因为没有相应的基础条件,我们的理解很难到位。关于无生的这个道理也是这样的。

这里的“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其实关于无生的四句,这是属于标宗,就把宗旨给立出来了。什么是无生?就是因果之间,讨论来讨论去,前面的关于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的这个缘起关系其实都是因果的关系:有本体和运动的关系,有本体和作用的关系,有本体和来去的关系……这个本体和后面的一个作用、一个来去,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因和果之间的关系。还是用因果对缘起来进行说明,这个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了。刚才的表格是我们暂时先理解一下因果大致包括多大的范畴,。比如将来说到了本体是没有自性而有功能,我们就知道这是本体和作用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到佛是没有来,“无所从来,也无所去”,那就是本体和来去、运动之间的关系。

总的大致的范畴已经了解到了,那么现在来讨论核心。讨论核心还就是在因果这两个字上来讨论。因果是不是不可以讨论呢?因果我们不能讨论的是什么?不能讨论的是它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必然性不可以讨论、没有必要去讨论。因为佛最先就说:没有因果是现世美,有因果是佛教。

现世美是我们进入佛门的第一障碍。现世美也就是说:你造下了因,不可能有果。如果造了因没有果,那么缘起的戏不用唱了,所有的缘起都不用谈了。造了因没有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断见。因突然消失了,果不可能出现,那不就是断见吗?这样就断掉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中观见在中国:僧肇《肇论》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断见就是常见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说一切实有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天魔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密护岂是诛杀?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复习四谛与二谛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忍分三类: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六度中精进最胜,论立名焰慧二因..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中国历史无奴隶时期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无中生有”与“生生不息”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老师用静思语教学如我的知音[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禅悟的直指 禅与止观法门[栏目:宋智明居士]
 谈心说识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栏目:依昱法师]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栏目:佛光法师]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三节 障碍出家的过失[栏目: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九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236.问曰:常说法性次如,实际次法性,今法性何以在后?[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栏目:宗喀巴大师]
 大悲心,无怯弱[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