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7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总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9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情想均等是人性

 “情”“想”均等即是人性,不生不灭乃是佛性,这是中观告诉人类的又一个重要的奥秘。
     现代这个社会呀,人性化政治、人性化设计、人性化环境、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考量、人性化(人间性化的)佛教——人间佛教……到处都在谈“人性”!但什么是人的“性”,现在人的个性就是人的“性”吗?我看不是,现在很多人的性,我看只要没发展成兽的性,都不叫尽性,都不会认为那是自己的性。找不到了,迷失了,不知道人的性到底是什么,所以我说,人人谈人性,人人不研究什么是人性,也都不去找个真的人性,说一套做一套,大谈人性却不看人性是什么!

     佛教来揭开这个惊世大谜团,中观告诉你,人性是什么!

    人有一种性叫做习性,在二障断尽前见识佛性之前,它是人性的一种,这一种习性叫做“情”,情感的情,情是具备束缚性、具备惰性的。人的第二种见识佛性之前的习性是“想”,就是妄想,它是飞升的,具备向上升的性质,想是属于杂乱的,属于掉举烦恼那一类的,情是属于沉默那一类。

    当“情”和“想”各自占百分之五十的时候,“情想均等”,人就出现这种状态——在地球面上活动,不管他是窜到天还是窜到地,只要步子一抬起来就一定还要落回去,这就是情想均等的原因。“情想均等”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常人”,这种人的习性便叫做“人性”,是有苦就有乐、有爱就有很、有贪就有嗔、有容就有辱的习性,是大众化的习性,他有庸俗需求也有神圣思考,愿魂兮飞扬于苍天也想魄力纵横于大地,这,便是“人性”。

    如果是情占到百分之七十,想占到百分之三十,那就属于情重想少、情多想少,得到的果报基本上是在陆上爬行,没法直立,长四条腿,或者堕落到水里面变成游鱼。

    如果是想多情少,想占百分之七十,情占百分之三十,飞升的就比较多,果报是什么呢?变鸟了,可以在空中飞,但是飞不出地球去,毕竟还有百分之三十在情的大地上面。

    这些情和想的问题,既是人的成因也全部都成为人的障碍。它成为人的足(基础),是你必定要落实到地球上、所谓叶落归根、一定要归到根上来的原因。

    既然出现了这个情况,怎么样才能转情想之足而成为“神(超情越想之)足”呢?

    神足就是我们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心理构建能力,在要跨越的地方产生助缘。要从青海湖的湖心山上走出来,那可不是一件易事,对于阿罗汉来讲,要观想一个地毯,比金银滩草原还大的一个地毯,把它观想成一下子完整的铺在青海湖的湖面上,然后他就一步一步的走出来了,没有沉到水底去。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修为的能力,已经克服了情和想对他的限制,所以产生神足。我们知道,神通是跟我们烦恼反向相关的。你不要看到一个烦恼很大的人自诩有神通,还相信他有神通。一般容易跟人吵架的那种,神通可能会比较少,或者说能够动手打人的人,可以断定神通基本没有,因为如果有神通的话,他还需要动手么?他用意念。这个是笑话,就不多说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要有一点修行——四正勤
下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根力与菩提,正道为第一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列表..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不证空性假神通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世界为何有末日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四谛法的范围:小乘四谛不摄净土法..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般若玄谈第三种:六家七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别来那套,玄而无用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复习四谛与二谛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为根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改变命运?[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静坐与喜悦之路 保持警醒的心[栏目:护法法师]
 福德日记3月13日─你的牛绑好了吗?[栏目:福德日记]
 语冷心慈[栏目:拈花说禅]
 家人不信佛怎么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五章:离心路过程之概要[栏目:菩提长老]
 欢喜自在[栏目:证严法师]
 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停下来贼与抓贼[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八、弥勒内院定名的意义[栏目:慈航法师]
 环球人物专访星云大师:先把我们的心治好[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