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点到,自然开窍
我们给予各位的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一路教到底,各方面的教导与矫正──要你各方面都去尝试、去经验。
───────────────────────────
…………… 举个或许大家都有经验的例子,如果你是带眼镜的人,就有这种感觉。擦眼镜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擦,要不然你会发现愈擦愈糟糕;本来只有一点点东西,那么一擦变成一大片,「糟糕了!看不清楚了。」有没有!?
洗是洗好了,你得要轻轻的擦,要不然这当中如果有一点,就会变成一大片,你还得再重洗一次。 那你就知道,本来是已经很干净了,就只有那么一点,你可以轻轻的一吸就好了,但是你假如一揉就完了。那一个东西,它本来存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是我们不会用心,就像你不会擦眼镜一样,擦到最后气死了,干脆重新再来一次。
我们就像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弄不清楚;不是另外有一个什么大道理。因为这么一点点,你调不好,那你不能进入状况。佛法的存在,就是这样,不管是讲「体性」也好,是「实相」也好,是「话头」也好,是「疑情」也好,指的就是这么一个。
那么,要怎么去得它?用智慧。智慧,不是像关公耍的大刀,也不是鲁班用的斧头;它是要你很小心翼翼的,叫作:善用其心。你轻轻点到,自然开窍,那个体性、那个疑情,它自然就绽现出来!!会用功的、有智慧的,他轻轻的一蹬,就上去了。
我们没智慧,所以我们不会用功。不是各位不用功,你是太用功了,不是不用功,而是用功过头了。只要轻轻一下子就好,结果你把镜片都捏破了,不必那么用力。你太用力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抓好「应该如何用功」。所以,我们不管讲智慧、讲深参、讲善用其心、或者讲如团如火、或者讲一心不乱,通通叫作「智慧」,你要懂得运用。
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第一个你要去感受,要各位提疑情、参话头、要自己生个蛋,就是自己去设定那个「诸佛体性」的标的,然后要一直去用功。
这些师父们一再的逼迫我们「参」!参? 参!! 一路的参下去,是参什么?就是要你在这个地方用「智慧」,这是修行的两大甘露门。
那么,用什么来修?我们叫作「普贤行海」。这名字听起来都好美啊,华严的境界就是这样!假如没有普贤行海,那你根本没办法。所以我们给予各位的是整体的、全方位的,用现代的话来讲,叫作「一路教到底」,各方面的教导与矫正──要你各方面都去尝试、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