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蕴我执成业识
 
{返回 普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7
五蕴我执
〜成〜
【业识】
 
观照五蕴《我》的不可得
从不断的舍离→我执←中
让心量逐渐的宽广
多为别人的利益打算
不要只顾自己的私益好处
 
我们要知道宇宙存在的一切都是一个集合名词(靠众缘的聚合而成),它不是单一性、独立性的,正如人的存在也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而成。人们却把这些五蕴暂时的假和合,当成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佛经上称之为『我执』、『阿赖耶识』、『业识』,当建立起「我」的存在时,接着就希望让「我」的享受是越多越好,就成了「境界爱」。接着希望自我的永恒相续,名之为「后有爱」,有了后有的自体爱,众生就开始造业,对喜爱的事物就深深的追求它、执着它,若得不到时就开始产生瞋恨心,就破坏它,毁灭它,如此就造恶业、受轮回。所以众生痛苦的根源即在于「我执」──由于我们对五蕴的看不破,内心执有一个真实的「我」,以致天天为「我」而奔忙,为「我」的家庭,为「我」的事业,为「我」的幸福而忙碌,都是为了「我」而受苦受难。
在佛经里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独子出外经商,由于缺乏经验,所有钱财都赔光了,身上又无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只好沦落乞丐。一路行乞,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却因营养不良又受到风寒而病倒路中。幸好被熟识的人发现,转告他的父母,才把他救回来,延请大夫救治,可是试了很多药,病情却毫无起色。焦急的父母就跪在神殿前祈祷:「真能的天神啊!请怜悯我的儿子吧!他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只要能让他身体康复,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沉默的天神终于开口:「你只要杀死一个人来际拜我,就能如你愿。」这对夫妇于是变卖家产,并且卖身为奴而累积一笔钱财,向一户穷人家买了一个孩子,把他带到天神前杀死际拜。结果不但儿子没救活,又白白赔了一条性命。这位穷人家的孩子,因有卖身奉养父母的孝心,在临死前念了一声「南无佛」死后就投生到忉利天,享受六十小劫的寿命。而这对夫妇却因杀生害命,死后堕地狱受苦。
 
以上的故事即告诉我们,众生的无知与愚痴,不但求寿无寿,更因而造业受苦。而他们所做的一切,仍是逃不出为「我」家的香火问题,才产生杀人的业因。所以无论是打着为国为家的旗帜,仍离不开为「我」的利益在打算,为自身的衣食住行在穷忙、在造业。所以这部经在开头就教导我们修道最直接的方法──观照五蕴(我)的不可得,从不断的舍离『我执』中,让心量逐渐的宽广,能多为别人的利益打算,而不要只顾自己的私益好处。 【摘录八十一年 师父《般若经讲座》P.31】

{返回 普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用其心
下一篇:止观双运的技巧
 善用其心
 止观双运的技巧
 菩萨学处·第四讲 菩萨学处
 忙碌的心灵
 生命的韵律操
 修止观破我执
 三P原则
 菩萨学处·第七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三)
 宝积经讲记 退失直心的邪行
 佛教徒的财富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七十八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倾听弦外之音 二、谈止 不可动摇之寂静[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相应8经 像灯那样经[栏目:相应部 54.入出息相应]
 修行要有良师益友[栏目:净慧禅语]
 二课合解 第二讲[栏目:亲佛法师]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栏目:杨笑天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入定是修行基本功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在对境中把握住这颗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