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返回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7

‘鼓’的名字,在很多的经典中可以看到;例如:中阿含经第二十五苦阴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二梦见金鼓忏悔品、法华经第四提婆达多品、大般涅槃经卷上、新华严经(八十一卷,实叉难陀译)第十三、五分律第十八等典籍,都曾经提到过‘鼓’。

‘鼓’有很多的类型和称呼:比较小的叫‘应鼓’,比较大的叫‘薮鼓’。有足的叫‘足鼓’。贯柱(插柱)的叫‘楹鼓’。悬击的叫‘悬鼓’。附柄执摇由耳环自击的叫‘镜鼓’、‘靴鼓’,或是‘摇鼓’。形状像漆桶,两端(两面)都敲击的叫‘羯鼓’。形状类似‘羯鼓’,但身粗而短,用手指触击的叫做‘揩鼓’、‘折鼓’、或称‘答腊鼓’。头粗面广而腰细,击打两头的叫‘震鼓’、‘腰鼓’、‘汉鼓’,或称‘鸡娄鼓’。除了这些以外,在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明王圻续,清乾隆时别续。)一书中,还有更多的名目。

我国古代也早有了种种的‘鼓’类,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先哲们自己创造的,有一些则可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

‘鼓’的质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了。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在佛门中,‘鼓’的用处: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中说:‘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敲击者:僧祇律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住世时期,‘鼓’本来是在‘诵戒(布萨)、用餐、听法......’等场合,敲打集众用的。后来才在寺院中,早起夜寝时,规定击钟鸣鼓,作为号令。更进而把‘鼓’加入了赞诵的行列,配合唱念、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以音声作佛事,助发大众的诚敬心念。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通常都是以木为壳、用牛、马、猪的皮作面,形状类似矮桶式的。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最小的鼓、或有柄的小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的敲法:右手执槌(桴)打鼓,左手执槌敲吊钟。敲打的时候,必须注意‘节拍、板眼’,不可错乱。

‘手鼓’的拿法和敲法是:不敲时,两手捧持;椎横摆在鼓的外面,用两食指与两中指托住,两大指挟在鼓内,其余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著。—这种姿式叫做“捧月手鼓”。

敲击时左手持鼓,右手执槌。持鼓是以左手大指和食指,中指托之。执槌是以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合持,向内敲之。

另有一种如团扇形有柄的单面‘手鼓’,则用左手握持其柄便可。

以上所介绍的敲击法,都是现在所常见的普通的打法。另外,大陆时湖丛林中的日常生活、说法、上堂等活动的鼓板,我们大略的列举于后:

一、法鼓。

二、登座鼓。

三、茶鼓。

四、斋鼓。

五、问讯鼓。

六、放参鼓。

七、昏鼓。

八、晓鼓。

九、更鼓。

十、浴鼓。

十一、普请鼓。

十二、火鼓。

以上这些鼓板,现在在台湾的寺院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返回 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齿木(杨枝)
 戒尺
 念珠
 
 
 僧鞋
 金刚杵
 木鱼
 蒲团
 钵、鐼子、钵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回向给现世的亲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回向给不信佛教的人有意义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宗镜录卷第七十九[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七章:类别之概要[栏目:菩提长老]
 心无杂念 实现完满的自我[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五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论欧美佛教研究的分期与转型[栏目:李四龙教授]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二[栏目:常福法师]
 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栏目:能利法师]
 The Buddha’s Last Meal[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狮子[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