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火宅清凉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601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我圆融
下一篇:心的画家
 满月清凉
 不留痕迹
 心中佛国
 没有异端
 步步成功
 种福有福
 身心言行
 提起放下
 永不疲倦
 战胜自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仗势欺人,惨遭横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培植柔和之心[栏目:陈星桥居士]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觉的能力”需修行[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西斋净土诗白话浅译[栏目:法宣法师]
 唐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玄奘(高杨)[栏目:玄奘研究]
 心灵十境·第七地 远行地[栏目:证严法师]
 请问如果想要在讲堂担任志工或做香灯,维那等事物,若没吃素,或已吃素,没受五戒,可以吗?会影响道场磁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向心外找皈依处是外道[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愿解如来真实义[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