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火宅清凉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564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我圆融
下一篇:心的画家
 真知灼见
 不用议论
 处处如来
 转苦为乐
 忏悔安乐
 安众和众
 真人无垢
 善言淑世
 提起放下
 知识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利己利人的观音力[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把殊胜的清凉放大或延长[栏目:雪漠]
 在家菩萨戒 四[栏目:如瑞法师]
 有人认为“因明等形式逻辑其作用只能判别世俗谛范围的事物,不能论证中观深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福德日记2月7日─戒除饮酒[栏目:福德日记]
 善恶业报经新讲(2)[栏目:梦参法师]
 我虽已皈依佛门我却不知该多看哪些经书?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栏目:理净法师·问答集锦]
 回首如意[栏目:觉醒法师]
 永嘉大师禅学思想窥探(修明)[栏目:禅宗文集]
 无量寿经 第七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