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火宅清凉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805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我圆融
下一篇:心的画家
 嗔为毒根
 精勤无难
 真人无垢
 开启智慧
 善言淑世
 智者多闻
 七佛通诫
 知识智慧
 剑及履及
 智慧之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问答[栏目:索达吉堪布]
 心线和针线[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从少做起 从少做起[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印祖故事 64、中华出版增广本,圆净选编嘉言录[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8 请勿把心内的模型强加别人[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陆西星)[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胜鬘经 题解[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呢?我做事时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很苦恼。[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Respect for Concentration[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前行讲记 第六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思维难得之喻-思维数目之差别[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