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释经题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7
释经题
  
 
「般若」
 
般若译为智慧,然此智慧异于世间智慧。世间智慧皆有所得,而此智慧无所有不可得,故与世间智慧意义不同。
 
般若智慧者,闻空即知是有,闻有即知是空。于空知是有谓之智,于有知是空谓之慧。
 
诸法无非因缘生,既然法属因缘,当无自性,法无自性即是空。然空不自空,空即因缘生,因缘生即有。故有以空成,空以有立。全有即空,故有不可得,全空即有,故空不可得。有不可得则不碍空,空不可得则不碍有。如是非有非空,而空而有,妙用无方如是知者,名妙智慧。故般若者,妙智慧也。妙智慧者,如实知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
 
般若智慧是中道智慧。非有非空者,乃真谛中道,而空而有者,乃俗谛中道。故般若智慧,乃中道智慧。而世间智慧,偏空偏有不契中道,实在说不为智慧,全是遍计妄执。
 
般若有三种,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实相乃所证之理,观照乃能证之智,文字乃施设之教。故三般若者,即言教言理言行也。
 
「波罗蜜多」
 
梵文波罗,译曰彼岸,蜜多译曰到,故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到彼岸者,究竟佛道也。
 
「心」
 
观音菩萨告玄奘大师言「此是三世诸佛心要法门」,故曰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经之通称,心经是此经之别称。心者,有般若心之义,何谓般若心?般若心者,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
 
「经」
 
梵语修多罗,译曰契经,契经者,上契诸佛果德,下契众生因心。修多罗译曰綖,綖有贯穿之义,贯穿即契合也。修多罗教,契理契机,机有千差,理唯一道。故修多罗者,能摄一切众生,皆归佛道也。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唐是朝代名,玄奘法师实于隋大业年间出家,后隋亡于唐,故称唐玄奘。
 
三藏者经律论,通达经律论者,称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俗姓陈,河南陈留人。十三岁出家,赴西域取经。事详见大正藏第五十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我们采取的经本,系玄奘大师所译。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释经文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争名利恳切念佛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七天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六天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二天 一心不动了了明明
 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讲经文
 佛藏经描仿卷中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一天 三心具足必得往生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七天 持戒念佛慈悲一切
 大法鼓经解义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六天 真信切愿持念佛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和的重要[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念佛怎样能念到反闻闻自性?[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藏传净土法 第九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Lay Buddhist Practice - Chanting[栏目:Bhikkhu Khantipalo]
 慈悲救苦 诚心感应──香港佛教联合会癸巳年(2013)清明思亲法会[栏目:宽运法师]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自我而非我[栏目:找回自己]
 中台禅寺开山动土奠基法语 83.9.4[栏目:惟觉法语]
 恒河大手印 (第二讲)[栏目:元音老人]
 好声音 来自自己生活的宽阔[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