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论讲记 卷二 观作作者品 第八
 
{返回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1
观作作者品第八  
 
第一个作是作业,杀、盗、淫、妄、酒都是作业。作业是法,作者是人。实在说起来,这是讲人法一对,后面还有讲的。
 
外人发问,什么叫外人呢?外人不是外教也不是外道,是理外之人,理外有凡夫也有圣者,大乘小乘都有理外之人。
 
外人就问了,说有为法当中有作业和作者,你怎么说一切法空呢?
 
现在我们先了解,作业和作者怎么空,就知道他立论的根底了。这一品主要讲的是对待空。因为作业、作者因待而成,作业和作者互相为因,互相对待而假成立。实在说是假有,因作者才成立作业,因为作业才名之为作者。
 
我们举个例子讲。偷盗是业,偷盗的业一定要有作者,要人去偷盗。因为对待人才有作业─偷盗。偷盗的人是对待作业而有,因为他偷到东西了才称之为偷盗者。
 
再譬如说杀业。因为有他去杀人、杀生才成立杀业;如果没杀者,不可能成立杀业。因为成立杀业以后,他才叫杀生者;没有杀业,不能称他为杀生者。都是因待而成。因待杀业才有杀者,所以杀者空,因待杀业而假有。因待杀人者才成为杀业,所以杀业空。空构成假有,假有才是空。如果不空就不对了,不能成立。外人执着杀人者作者、作业不空,所以错了。
 
以下他就从各个角度去破,破这个作业、作者是空的。可是我们要知道,空就是假有,假有就是空,不可以迷惑在里面。
 
现在我们看他的颂文:
 
「决定有作者  不作决定业
 
决定无作者  不作无定业」
 
作业和作者决定有不成立,作业和作者决定无也不成立。决定有作者了,那不造杀业他也叫作者,不杀人也叫杀生者,那不合道理。所以决定有了作者,不能作决定业了,这个角度从「决定有」讲。
 
「决定无作者,不作无定业。」决定没有作者─杀人,没有杀人的人,怎么能构成杀人罪呢?不作无定业。
 
亦有亦无,两个都有;和两个都无,非有非无─皆不成立。
 
大家深深考虑,你们考虑,是不是不成立?如果有人说决定有作者,可以作决定业,你举手我看。要是有人说决定无作者,也作无定业的,你也举手。
 
这条成立了,再看第二颂。
 
所以我们记住原则,对待空─假立,这一品就都可了解了。
 
「决定业无作  是业无作者
 
定作者无作  作者亦无业」
 
「决定业无作,是业无作者。」假如说有决定业,没有作者,这个不成立啊!决定有偷盗的行为,没有偷盗的人,根本构不成,所以他说「是业无作者」。世间法都是一样,比如你们读书,决定有读书,可是没有读书的人,不成立的!决定有吃饭,没有吃饭的人,不成立的!这又是一个角度。
 
「定作者无作,作者亦无业。」定有作者,无作就是没有作业,这个话不成立。没有作业,你怎么叫作者呢?没有造杀业,你怎么称他为杀人者呢?所以他说定作者无作,作者亦无业。没有业不叫作者。一定有读书的人,可是没有读书,成立不成立啊?不成立。这几个角度看作业和作者。
 
最后他又有一个角度: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业
 
作者及作业  即堕于无因」
 
如果定有作者,他不偷东西怎么叫偷者呢?不可能定有─没有因。他因待偷的行为才叫偷者,所以若定有作者,没有因。
 
「亦定有作业」,这个不成立。一定有偷东西的业,可是没有人偷东西,不成立的,它没有因嘛!因为有人偷东西才造成偷业。定有作业─定有偷业了,不成立!那么说的话,譬如杀人,一定有了杀业,那么你杀人也得下地狱,不杀人也要下地狱,没这回事的。
 
所以他说「作者及作业,即堕于无因」,没有因。就是因为作业和作者,因待而成。讲到这里,他破的原则讲过了。以下申论,申论他的过错。
 
大家记住,这都是对待空。《中论》讲对待空、因缘空,其实两种是一样的。
 
我们先了解他的意思,从头看。「决定有作者,不作决定业。」一个角度。「决定无作者,不作无定业。」又是一个角度。「决定业无作,是业无作者。」亦有亦无又是一个角度。「定作者无作,作者亦无业。」非有非无一个角度。最后他说都有,都决定有─「若定有作者,亦定有作业。作者及作业,即堕于无因。」不对了!所以《金刚经》讲,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详细考虑,他所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龙树菩萨大智慧,他不离于原则。吉藏大师说出来,若人知二谛,即便知《中论》。如果你不通达二谛,就被他迷惑了。他讲的不外乎一个原则:一空一假。
 
外人怎么呢?迷空假为实有,所以唯识宗说是遍计执。
 
一空一假:假是依他起;依他起没有自性,就是圆成实,就是空。
 
你们抓住他的原则。你们那一句不懂的可以问。
 
中道有多名,譬如般若就是中道,般若讲真空妙有。它不过是讲真空妙有,换一个名词就是了,角度不同。好比山一样,看的角度不同。你从横的看,一个一个山头;竖的看,一条长龙。其实是一样。
 
「若堕于无因  则无因无果
 
无作无作者  无所用作法」
 
「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这是说:外人你讲的不对!世间法固然说有业报身、有法身。可是业报身是假的,造业才叫业报身。造业是因待的,如果人造业也是业报身,不造业也是业报身,没有法身,就错了。
 
大家知道这个就知道要领,十恶业不犯就是法身。如果犯了恶业,法身就是业报身。所以圣者常六道常法身。凡夫呢?常法身常六道。
 
佛法,因果法。所以龙树菩萨呵破外人的错误,说:「你要是堕于无因,就没有果了。」没有因果,破佛法。比如说:杀生为因,地狱为果;偷盗为因,饿鬼为果;愚痴为因,畜生为果;念佛为因,往生为果。都是因果法嘛!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因果法是不是定法?有因一定生果,是不是啊?可是佛在经上说,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不是矛盾吗?谁能解答?
 
因果法不是定法。怎么知道呢?有因就有果,没有因就没有果。你念佛就得往生,不念佛不得往生;杀人就下地狱,不杀人不下地狱。它不决定。如果决定法,就不对了。你念佛也往生,不念佛也往生;杀人也下地狱,不杀人也下地狱。那就不是佛法了。
 
大家记住,莫把因果法当作定法。所以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破坏佛法。要是无因无果,就「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没有作业也没有作者,也没有所用的作法。
 
我们知道,他说作业和作法是空的,空的就是假的,真空妙有。如果你执着定有定法,就没有作业,也没有作者,也没有所用作法。
 
这一句话就明白告诉我们,没有世间法了。你说的有为法都是世间法,你要是主张定有作业、作者,破了你自己的世间法,有为法。无所用作法,所用作法,譬如偷盗业,所用作法:偷钱是偷盗,偷东西也是偷盗,偷其它的也是偷盗,所用作法不同。那定有作业、作者,就没有所用作法了。
 
「若无作等法  则无有罪福
 
罪福等无故  罪福报亦无」
 
「若无作等法」,如果说没有因,没有果,没有作业,没有作者,也没有所用作法,「则无有罪福」。人要是犯杀、盗、淫、妄、酒作业得罪报,行诸善业得福报。如果都没有的话,就没有罪福了。那么说起来,没有六道,没有轮回。
 
「罪福等无故,罪福报亦无。」罪福是因,罪福报是果报。有为法当中,有因缘果报。因是其亲因;缘是其疏缘,远的条件。果是后有,偷了东西就有后有了;果成熟叫报。这个成立世间法,有为法。
 
因缘是集谛,果报是苦谛。菩萨恐怕苦,所以不造作集,所以他怕因。凡夫不同,怕果不怕因,造业很舒服嘛!他那个果报就有了。凡夫是怕果。所以这段他讲苦集灭道,我们现在事先讲通,苦集灭道大家不要认为是小乘法,它是根本。实在说起来,佛说有为法、无为法,苦集道是有为,灭是无为。
 
「若无罪福报  亦无有涅槃
 
诸可有所作  皆空无有果」
 
「若无罪福报,亦无有涅槃。」什么是涅槃呢?苦灭叫涅槃。苦怎么灭呢?要有道,所谓苦灭道。要是没有罪福报,就没有苦,没有苦怎么叫苦灭呢?所以就没有涅槃。略说四谛是苦集灭道,要是广说就是十二因缘,再广说就是六度万行。此法有深浅,可是是一贯的。
 
没有罪福报,是没有有为法,没有世间法。没有涅槃,没有无为法,没有出世间法。那么说起来,「诸可有所作,皆空无有果。」有所作,念佛是有所作,本来念佛果报往生。假使照你那么一说,念佛也不得往生。修佛道也不得成佛,杀人也不下地狱,偷盗也不堕饿鬼,皆空无有果了。
 
所以他说: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二业
 
有无相违故  一处则无二」
 
「作者定不定,不能作二业。」作者决定有和决定无,不定就是决定无。不能作两种业,那二业呢?定有业,定无业。
 
我们先分析分析看一看他讲的对不对。如果作者决定有了,他能不能造「决定有」的业呢?决定有这个作者,不能作决定有的业啊!大家考虑,如果作者决定有,他能不能作「决定无」的业呢?那不可能的嘛!
 
下面就好讲了,如果作者决定无,能不能够作「决定有」的业?也不可能。没有人,他怎么偷东西呢?如果作者决定无,能不能作「决定无」的业呢?不可能啊!
 
所以他说:「作者定不定,不能作二业。」
 
「有无相违故,一处则无二。」有和无相违背,在世间法常说一句话,和这个相近似。世间法说,一个命题,逻辑的命题,不能有两个矛盾的概念,和这个相近似。所以它说:「有无相违故,一处则无二。」
 
我们还可以讲一颂。
 
「有不能作无  无不能作有
 
若有作作者  其过如先说」
 
「有不能作无,无不能作有。」有作者,不能作无业,因为他没有那个业,怎么叫作者呢?他不杀生,怎么叫杀生者?无不能作有,没有人,不能作定有的杀生业。
 
大家都知道,我们佛教不吃荤。没有人,谁吃荤呢?所以说「无不能作有」。「有不能作无」,有那吃荤的人,你说没造吃荤的业,那是不可能的。
 
「若有作作者,其过如先说。」如果定有作者,定有作业,这个我过去已经说过他的过错了。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若定有作者,亦定有作业,那就无因无果了。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这一品讲(作作者品),我们在讲之前,先略为复习复习,以便打通这条思路。(作作者品),第一个作是作业,他略称,单说一个「作」字;第二个就是作者。
 
这一品,作、作者相待假,也称为相待空,这是它的要点。你如果掌握住他的要领,就容易懂了。作业和作者相待,《中论》也称为因待,它们是相待空的。作业没有,空的。有作者才有作业,没有作者那有作业?所以作业空。作者也空,有了作业才名为作者,没有作业不可名为作者,所以作者空。
 
这个道理再另一个角度看,相待假。作者,因为有作业才有作者。譬如小偷,因为他偷了东西才叫小偷;不偷东西,你不能称他为小偷。所以它假的,相待假的。作业呢?也是一样。作业没有,因为小偷才有偷东西,没小偷怎么有偷东西?所以作者、作业都是假立、相待,又称为因待。相待假,假的不是实有,所以不可落于有法。相待空,空没有。所以你如果落于有法就不对了。落于有法的,《中论》称它为外人,譬如吉藏大师,他提出《中论》是相待假。
 
落于有法怎么不对呢?
 
譬如作业,先有作业,不对。没有小偷,怎么会有偷东西的作业呢?偷东西的作业是相待于人才造成的。不可能先偷了东西,还没有小偷,所以先有作业不对。
 
先有作者也不对,他根本没有偷东西,怎么能叫他小偷呢?
 
所以先有作业,先有作者,不对!两个都有,也不对。有作业、有作者,不对!因为什么呢?作业是对待小偷才有作业啊!已经有了作业,就不必对待了,不必对待就没有作业,不对待也没有作者。
 
这是他的要点,你根据这个要领,掌握住要领,越看越明白。
 
现在我们就看他的论文:
 
「作者不作定  亦不作不定
 
及定不定业  其过如先说」
 
「作者不作定」,他省掉一个字。应该讲,作者不作定业。「亦不作不定」,意思是说,作者也不作不定业。「及定不定业」,也不作定和不定业。有,肯定了;无,否定了,就是不定。亦有亦无。还有一句非有非无,这儿没讲。
 
「其过如先说」,过去已经说过了。作者不作决定业,因为他对待才有嘛!亦不作不定业,也不作无业,因为对待而生。「及定不定业」,这个要点你掌握住,它对待而生的,对待假立的。「其过如先说」,前面都说过他这个过错,大家翻翻前面就看出来了。他的要点在讲定业、不定业、亦定业亦不定业。
 
大家要想清了,作者不作定有业,也不作定无业,也不作亦有亦无业。大家清楚了吗?有谁不明白?
 
现在再看下一颂:
 
「作者定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于业  其过如先说」
 
刚才那一颂讲业定,作业定。这一颂呢?讲作者定,都不成立。作者决定或不决定,或者是亦决定亦不决定,都不能作于业。什么原因呢?记住!作业、作者相待假立,「其过」过去已经说过了。
 
下一颂他讲明白了,讲出它对待关系来了。
 
「因业有作者  因作者有业
 
成业义如是  更无有余事」
 
「因业有作者」,因待业才有作者。好比说因待、对待他偷东西,才是小偷。「因作者有业」,有小偷才有偷东西的作业,它是对待而立的。这一颂讲得比较明白,后半颂没有其它的意思,以前半颂为主。
 
「成业义如是,更无有余事。」造成业,它的意义就是这个样,相待而立。相待而立是假立,般若称它为妙有。另一个角度看,既然相待的,没有自性就空,般若称为真空。
 
初入这个道理,叫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个道理甚深不可思议,给它名字叫二谛。根据智者大师讲,释迦牟尼佛和文殊师利菩萨都诤二谛来,因为这个原因落入苦道;受苦以后,出来才成佛。因为这就是佛法。相待空,一法不立;相待假,一法不舍。相待空,心无所住;相待假,而生其心。相待空,诸佛法身;相待假,诸佛报化二身。
 
所以说,俗话有一句话「打蛇打七寸」,抓住要点,抓住要点就可以解决事情了。所以吉藏大师说,不知二谛则不知《中论》。抓住要点以后,全部佛法就可了解。全部的佛法不离这个,仔细研究起来都是空、假。不偏空,不偏假,假名叫中。你如果执着住于中,还是偏。所以天台家说「离边不住中」。离边不住中是什么?中道义。
 
从上文看起来,就容易了解了。所以他说:「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成业义如是,更无有余事。」这是就众生迷边说。我们所受的身是业报身,业报身怎么成就呢?成就业报身就是作作者义,这叫世俗谛。如果通达世俗谛,进入第一义,进入第一义谛,可以得涅槃了。
 
以上讲了这几颂,意思已经完备了。大家有不明白的没有?
 
好!我们再看下一颂:
 
「如破作作者  受受者亦尔
 
及一切诸法  亦应如是破」
 
「如破作作者,受受者亦尔。」这个「尔」是文言,翻成白话,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个样」。好象破作作者,受受者也是这个样破。
 
「及一切诸法,亦应如是破。」一切法都是对待空、对待假,你如果落入有法,也应该这样破。
 
作作者是因,受受者是果报。因被破,果报也被破,同样的道理可以破。「受」是什么呢?所受的业报─五阴身。现在我们大家具有的,就是这个了,有五阴身受报。「受者」是什么呢?受业报的那个人。人受五阴身业报,这和作作者是一个道理。
 
《中论》下面就有连带关系。五阴身是法,我是人,人法相依假立。下面一品讲本住,就是讲人,受是五阴业报身。「五阴」鸠摩罗什大师称为「五众」,意思是众因缘和合。众因缘和合,没有自性就空,所现的相─假相。所以《心经》讲,五阴皆空嘛!人是因为五阴身假立,没有,人是没有啊!他假立的。所以古德讲,法中无我亦无人。
 
譬如说,你没出生以前,有人没有?如果没出生以前有人,你在那里?如果你已经有了,何必等到父母生你?所以我们「人」是因缘假立的。所以造业、作业─虚妄造业,虚妄受苦。我们作官、作宦、发财、成名……浑如梦一场。所以古德讲:「一旦锣鼓一响,这场戏就完了。」众生愚痴嘛!
 
「及一切诸法,亦应如是破。」一切诸法,怎么这样破呢?一切诸法空,缘生无性,无性就空。一切诸法假,无性缘成,缘成是假。所以也应这样破。空称为法性,假称为法相,相因性而显,性因相而见。好比海里的水,水是其性,浪是其相。浪是因为水才显现出来。水呢,不可见,离开浪根本看不见水,所以因浪而见。
 
换句话说,一切有法,因性而立,性是空的。既然「有」因空而立,那么说起来,全有都是空,所以有而非有。空不离有,好比水不离浪。所以表现出来的,是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它的性呢,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称为真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称为妙有。
 
佛菩萨证到这个地步,所以我们说常六道常法身。我们不知道,所以虽然常法身,常六道。记住!「及一切诸法,亦应如是破。」就是一切法缘成无性,无性缘成。
 
(作作者品)我们讲过了,谁对这一品那一颂有问题可以提出。
 
没问题,我们看(本住品)。
 
 

{返回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论讲记 卷二 观本住品 第九
下一篇:中论讲记 卷二 观三相品 第七
 中论讲记 卷二 观行品 第十三
 中论讲记 卷三 观有无品 第十五
 中论讲记 卷三 观业品 第十七
 中论讲记 卷二 观合品 第十四
 中论讲记 卷一 观六情品 第三
 中论讲记 卷二 观本际品 第十一
 中论讲记 卷三 观缚解品 第十六
 中论讲记 卷四 观邪见品 第二十七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四谛品 第二十四
 中论讲记 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悟 Enlightenment[栏目:佛陀的福音 The Gospel of Buddha]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粗心大意的比丘 莫轻视小恶[栏目:法句经要义]
 相应41经 世间之思惟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奉劝称念观音圣号者回向净土、愿生净土[栏目:大寂尼师]
 相应49经 内支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四、在爱和信仰中选择(3)[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五百罗汉 394、盖尊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栏目:洪修平教授]
 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栏目:大安法师]
 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五讲 对治—切障碍的六妙门[栏目:六妙门修证全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