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四卷(1/3)
 
{返回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6

(10月12日上)

 

大智度論釋天主品第二十七(卷五十四)

【经】尔时,三千大千世界诸四天王天,与无数百千亿诸天,俱来在会中。三千大千世界诸释提桓因等诸忉利天,须夜摩天王等诸夜摩天,删兜率陀天王等诸兜率陀天,须涅蜜陀天王等诸妙化天,婆舍跋提天王等诸自在行天,各与无数百千亿诸天,俱来在会中。三千大千世界诸梵王,乃至首陀会诸天,各与无数百千亿诸天,俱来在会中。是诸四天王天,乃至首陀婆诸天,业报生身光明,于佛常光,百分、千分、千万亿分不能及一,乃至不可以算数譬喻为比。世尊光明最胜、最妙、最上、第一,诸天业报光明,在佛光边不照不现;譬如焦炷比阎浮檀金。

    尔时,释提桓因白大德须菩提:“是三千大千世界诸四天王天,乃至首陀婆诸天,一切和合欲听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应住般若波罗蜜中?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我今当承顺佛意,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如菩萨摩诃萨所应住般若波罗蜜中。诸天子!今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心;诸天子!若入声闻正位,是人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亦随喜,所以者何?上人应更求上法,我终不断其功德。

    憍尸迦!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念色无常,念色苦,念色空,念色无我,念色如病、如疽,如痈、如疮,如箭入身,痛恼、衰坏,忧畏不安,以无所得故;受、想、行、识亦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地种,水、火、风、空、识种,观无常乃至忧畏不安,是亦无所得故。观色寂灭、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受、想、行、识亦如是。观地种乃至识种寂灭、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亦无所得故。
  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观无明缘诸行,乃至老死因缘大苦聚集,亦无所得故。观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老死灭故忧悲愁恼大苦聚灭,以无所得故。
  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修四念处,以无所得故;乃至修佛十力、十八不共法,以无所得故。
  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行檀波罗蜜,以无所得故;行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以无所得故。
  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作是观:但诸法,诸法共相因缘,润益增长,分别校计,是中无我,无我所。菩萨回向心不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在回向心中;回向心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不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回向心中不可得。菩萨虽观一切法,亦无法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问大德须菩提:“云何菩萨回向心不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云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在回向心中?云何回向心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不可得?云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回向心中不可得?”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回向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心;是非心相,非心相中不可回向。是非心相常非心相,不可思议相,常不可思议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尔时,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安慰诸菩萨摩诃萨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应报恩,不应不报恩。过去诸佛及诸弟子,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示教利喜!世尊!尔时亦在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亦当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示教利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问曰:初品中佛放殊胜光明,诸天大集,此间何以更说?

    答曰:有人言:此是后会。有人言:即是前会。天以须菩提善能说深般若波罗蜜,诸天欢喜;以是故佛微笑,常光益更发明,诸天光明不复现。如日出时,星、月、灯、烛,无复光明;譬如焦炷在阎浮檀金边。四天王天者东方名提多罗吒,(秦言治国),主乾闼婆及毗舍阇;南方名毗流离,(秦言增长),主拘槃荼及薜荔多;西方名毗流波叉,(秦言杂语),主诸龙王及富多那;北方名鞞沙门,(秦言多闻),主夜叉及罗刹。释提桓因,释迦、秦言能,提婆、秦言天,因提、秦言主:合而言之,释提婆那民。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删兜率陀,兜率陀天王名也,秦言妙足。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婆舍跋提,秦言他化自在天。此间一梵天王名尸弃,秦言火。从梵天乃至首陀婆,首陀婆天,秦言净居天。

    业报生身光者,欲界天以灯烛明珠等施,及布施、持戒、禅定等清净故,身常光明,不须日月。色界天行禅离欲,修习火三昧故,身常出妙光,胜于日月,及欲界报光明。离欲天,取要言之,是诸光明,皆由心清净故得。佛常光明者,面各一丈。诸天光大者,虽无量由旬,于佛光边蔽而不现。
  释提桓因见佛神力光明,作是念:佛光明能蔽诸天光,智慧之明亦当能破我愚闇。又以佛命须菩提说般若,是故言,一切诸天皆大集会,欲听须菩提说般若义。今大福德诸天皆集,欲闻般若义。

    云何是般若波罗蜜者,是问般若体;云何行者,是问初入方便行;云何住者,问深入究竟住。须菩提受其语,作是答: 若人饥渴,给足饮食,感恩则深。菩萨亦如是,发心求佛道,为是人说般若,则大得利益,感恩亦深,是故说般若。若未发心者当发;已入圣道者则不堪任,以漏尽,无有后生故,如是等因缘,故言不任。
  问曰:若是人不任者,何以故言是人若发心者,我亦随喜,不障其功德,上人应更求上法?

    答曰:须菩提虽是小乘,常习行空故,不著声闻道;以是故假设言,若发心有何咎!此中须菩提自说二因缘:一者、不障其福德心;二者、上人应更求上法。以是故,上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咎,若上人求小法是可耻。以中间傍及余事故更称问。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者,所谓应萨婆若心,观色无常、苦、空、无我,如先说。观五众能生诸恼,故言如病。有人闻五众如病,谓为轻微,故言如痈疽。有人以痈疽难愈,犹或可瘥,故言如箭镝入体,不可得出。有人以箭镝在体,虽沉深难拔,良方妙术,犹可令出,故言常痛恼。如人著衰,常有不吉,五众亦如是,若人随逐,则无安隐。以有衰故,常怀忧怖。是五众如与师子虎狼共住,常怀忧畏。是五众无常虚诳等过故,常不安隐。
  问曰:五众但有此十五种恶,更有余事?

    答曰:略说则十五,广说则无量无边;如杂阿含中诃五众有百种罪过。
  问曰:何以常说无常、苦、空、无我,或时说八事,如病、如痈、疽等,余七事少有说处?

    答曰:人有上、中、下,为利根故说四,即入苦谛。中根者说四,则不能生厌心;说如病、如痈等八事,则生厌心。钝根人闻是八事,犹不生厌,更为说痛恼等七事,然后乃厌。利根易度故,常多说四事;钝根人时有可度者,故希说余事。上八事多为圣行,余七事凡夫、圣人共行。初四入十六圣行故,般若中常说。又说般若为菩萨利根故,多说圣行。今问云何,是初行法故,此中都说。十二入乃至六种等,亦应如是诃。十八界等,亦应具说,诵者忘失。所以者何?此十八界等诸法,皆是五众别名故,不应不说。若行者观五众等寂灭远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此但为般若波罗蜜故,不合上十五说,十五事三乘共故。声闻人智力薄故,初始不能观五众若远离、若寂灭等,但能观无常等,入第三谛,乃能观寂灭。菩萨利根故,初观五众,便得寂灭相。用无所得者,常用无所得空慧观诸法相。
  复次,释提桓因问般若波罗蜜相,不问五众患厌事,但说般若相。般若相者,不离五众有涅槃,不离涅槃有五众,五众实相即是涅槃。是故初发心钝根者,先用无常等观,然后观五众寂灭等;十二因缘亦如是。
  复次,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共法;应萨婆若心,以无所得者,是名般若波罗蜜相。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独是大乘法。


{返回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三卷(2/2)
下一篇: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四卷(2/3)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七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七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四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二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九卷(2/3)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三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三卷(1/2)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一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六卷(2/3)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八卷(3/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经的济世观 第七 除病.等文[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