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危机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0

佛教的危机

    佛教的危机,我这里讲的,不是体现在根本上,而是出现在形式上。
    对这,我想从基督教的圣诞节说起。圣诞节是耶酥的诞辰,公元纪年从此计起。
    近年,圣诞节的名字,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现在,圣诞节活动已从教堂走出,渗入了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甚至是公园,俨然已成中国春节之外的最有人气的节日与中国习俗。从宗教角度看,这不能不说是西方宗教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实践的成功范例。
    反观佛教,入华2000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等接纳、融合、更新、创造,有过深刻的本土化进程,那怕是形式上的,如服装、活动仪式等也都完全中国化。从而站稳了脚跟,有了发展。但在今天,似乎已经如强弩之末,未见多大生机。
    历史是很残酷的,曾经有许多宗教在中国兴起过,但都衰灭了。佛教能坚持2000年,这不是不会衰灭的理由和依据。
    历史是前进的,曾经有许多微小的宗教,今天成了伟大的宗教,那是因为他时刻调适自己。紧跟时代甚至超前于时代,关注时代的迫切需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时代也因此回过头来回报他,让他随时代的成长而茁壮。这符合因缘法则,也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2000年来,佛教的理论不断在发展,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成功,但佛教的形式如同佛法核心精神一样,在中国,似乎没有什么改变。核心精神是不可改变的,但形式是应该作必要的演进的,因为他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总是随社会的因缘改变而改变的。
    今天的佛教形式是2000年前,与今天的时代人是否契机?如果不能契机是否可以在保持佛教核心精神的基础上作些演化,赋予时代的新精神,和时代人的新特质,使其扎根深厚传统,展现时代生机。
    我想总结的是:中国化进程必须是时刻的、经常性的、长久的,中国佛教本土化进程不应就此打住。而基督教近年在加紧实践中国化进程,并不乏有益的经验,当为我们所汲取。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团的主业是什么
下一篇:韦陀小将的故事
 欲到无求品自高
 禅悟病苦
 表面的好坏不等于实质的善恶
 感恩福州开元寺门前乞丐多
 自在与牵挂
 语言的巨人不如行动的矮子
 我们都是死刑犯
 不为明日忧
 为僧当为释弘一
 禅旅之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汝欲居何方(胜译)[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古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教诲[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出家的意义[栏目:法清法师]
 袈裟救命[栏目:持验录]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栏目:董群教授]
 人生像一面镜子[栏目:法藏法师]
 《坛经》的现代意义(黄夏年)[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恶报[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栏目:慧律法师]
 印光祖师传略[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