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对病的认识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5

佛教对病的认识

    诸法因缘法,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法门,常作如是说。

    对病的认识,也不离因缘法则。

    佛教认为,凡夫,本身就是个病人。

    凡夫病的症状:在思想上,邪知邪见,偏离法性规律;在心理上,喜怒好恶无常,无法自我控制;在身体上,生老病死,难于避免。

    凡夫生病的原因:源于内因;源于外缘。内因,即历劫以来的积业;外缘,即父母、社会、自然等环境。内因是根本性的,但不是不可转化的。外缘是助援性的,但不是不存在重大影响的。

    就身体病的内因,转化的方法是:忏悔及其他形式的宗教作为。忏悔转化过往的过错,使过去的成为过去。身体病的外缘,去除的方法是:为善等社会作为,使病缘渐失。忏悔是改善内因,为善是改善外缘,因缘殊胜一致,即可感得百病消无。

    从去病外缘的方法看,我们可以知道:治人之病或治己之病,皆属为善。不管病的外缘是父母遗传、社会与自然环境之影响,对其或对己施治,救其或救己生命,使不畏不忧不嗔不疑不苦,都是大施,无量功德。寿命的绵长,增加了为善的机会,功德无量。

    在佛教的经典中,有许多治病的方法,各宗派还有各宗派的独家妙道。今天,三大语系佛教中,也还有传承,尤其是藏传佛教。其实,许多藏药,即是佛门之药。

    汉传佛教的佛医佛药,随着时代的前行,传承人越来越少,应引起关注,给予抢救、继承、优化、发扬。这是一种殊胜的方便法门,也将因此,在度生上,发挥相当的作用。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革命性精神
下一篇:平等
 近乡情更怯
 我梦想中的福州开元寺
 人的最初意识从哪里来
 生日三自问
 生而幸福快乐 死而平静无惧
 自古知兵非好战
 雕像
 半路上
 我们都是死刑犯
 学佛要从学吃饭开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就生命第一法[栏目:仁焕法师]
 释子愿心(安悟)[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财富的因在哪?真正的因在哪?[栏目:蔡礼旭老师]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着述的流出分期[栏目:周贵华博士]
 放生念佛是一体[栏目:放生心得]
 固执的青蛙[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修心七义教授 第十讲[栏目:修心七义教授]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平常念阿弥陀佛,临终时如果出现别的佛来接引,是否应跟他们走?[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忘惶[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