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分别与平等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2

分别与平等

佛教有句话: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相异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悟,烦恼为菩提,一念迷,菩提为烦恼。他们,同为一体两面,辩证相依。

缺点与优点,是如此。高贵与低贱,也是如此。

染与净,非别于此。恶与善,也非别于此。

当然,这都是从本质上说的。

很多人,不能体认到这本质,执迷或执着于事象的分别,以此分别,看不到世间真相的平等。

于是,他们一边以最美好的语言赞美佛陀,另一边又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拥有佛性、必将成佛的人。

尼采是如此,曾经,我看他的文章,心惊肉跳。他说,人只是地球表皮的一种疾病。加尔文也是如此,你听他怎么说:人是一条五尺高的蛀虫。所以,这些人认为,人只不过是犯罪的机器罢了,因此,他们厌恶人。

可是,在佛教看来,既使人是蛀虫,也是生命呀,也有佛性啊,也将成佛啊,是未来佛啊,同样值得我们赞美。难道虫与人与佛,有本质上的不同吗?为此,佛陀没有忽视对他们的救度。

其实,许多看似不平等的事情,实际上是平等的。曾经,古罗马城失火,火灾产生了大量的烟雾,迷住了人们的眼,许多人因此逃不出去,被烧或熏死了,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瞎子都意外地逃生成功。因为,他们平时不用眼走路,那么,烟雾蔽眼,对他们的走路又有什么影响呢。

有个故事,不知谁编的,故事说:教宗去世,灵魂飞到天国,天国门卫不让进,说查无此人。教宗自报家门说,我是罗马教皇。门卫还是查无此人。教宗说,我曾经是一位神父。还是无法查到。教宗只能接着说,我曾经还在某个教堂做个平信徒。这一查,天国的名薄上有了。为什么,门卫这样教训教宗:你是一名平信徒时,你在生活上活出基督,是神父时,为日常事务忙碌,不再为了信仰,担任教宗后,为名为权而活,忘了基督也没了信仰,所以,当神父当教宗时,天国簿上便没有你的纪录。

当然,我相信,教宗不致如此。但这个故事却很有哲理。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牢牢把握住真理的平等实相,有得了就可能有失。因此,我们平时,在教宗与平信徒之间,就不必作太多的分别,而应以平等心去审视,以平常心去看待。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恩则孝养父母
下一篇:政教关系
 放生与放死
 没时间辛苦
 起点与终点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
 行禅与行脚
 公私分明
 科学之躯的两翼应是伦理与规则
 我们的寺标
 人生之福
 近乡情更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地有大美 觉知生慧心[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The Dhammapada - Chapter XIV. The Buddha (The Awak..[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菩薩戒本宗要[栏目:梵网菩萨戒]
 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三篇 转识成智─成佛必备的智慧[栏目: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栏目:学诚法师]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六、内在自性上师(三)正确的安住和领悟[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中论讲记 卷一 观六情品 第三[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六)[栏目:疑问解答]
 《入行论》之修行次第[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