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圣谛讲记 第六卷 灭即无生
 
{返回 广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13

第六卷 灭即无生

当你们听完了前面五个卡带,大约已经明白佛法所讲的四圣谛中的苦与集,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灭。

所谓灭,是指涅槃的意思。涅槃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它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是圆满, "寂"是寂静。在经论中一般上都用否定式名词来说明,因为涅槃不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每当佛为我们开演涅槃的时候,就说涅槃不是生,也没有死;涅槃不是在这里,也不是在那里;涅槃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这样的解释是指当修行者证悟涅槃的时候,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世间凡夫所认为的"人有生、有死、有轮回",对一个证悟涅槃的人来说,这些法都不实在、不存在了。在四圣谛中说我们众生对身心产生迷惑之后,认为有实在的世间、实在的身心,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在生死轮回,而形成轮回的现象。因为迷惑的执著,就造成一些因缘在推动,使他继续前进,然后我们就会觉得有一个众生从过去世轮回到今天。当一个人不再迷惑的时候,他的心就不会再去推动。当烦恼心不再推动过去世无量无边的业的时候,业就不再由某一些执著的心去朝前发展,这样,这个众生不再执著生死,不再执著世间,在他今生的寿命了结之后,就不会再来出生了。因此,我们说这个人证悟到无生。所谓证悟到无生,即是破除、放下了烦恼执著。

当修行者破除了烦恼迷惑,依佛法说,此人证悟到有余涅槃。证悟有余涅槃的人还剩下一些果报要去解决。为什么呢?他过去世造了今生的果报身,必须让它了结。在这果报身还没有了结之前,他很清楚这世间的一切不是真实的,他不再迷惑。虽然他不再迷惑,但是这些果报依然延续到今生死为止。当他死了之后,因为他的心不再执著去出生,就不会再来轮回了。

比如你种一棵苹果树,即使它已经开花结果,如果你不再继续浇水、施肥,最终树叶、花果都会凋零,整棵树都会干枯,不再生长。我们不可以说这棵树去了哪里,也不可以说它在

不在。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苹果树有关的因缘,其实不过是水,一些有机物,阳光……配合,让你看到生长出苹果树;如果没有以上的东西,那棵树就不再生长下去。我们不可以说有实在的一棵树,后来灭掉了。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当你迷惑的时候,认为有一个我在身心里面;当一个人不再执著,等于他不再浇水给那棵树,那棵树就不能再生长,我们不能说那棵树灭掉了。那么,这个证灭--证悟涅槃的人,就有如此。我们所认为有一个生命在活动的行为,不再前进了,这称为灭。如果修行者要做到这一点,他就要先降伏、断除迷惑执著的烦恼。

众生原本在生死烦恼里面,要趋向灭的第一步 是要先处理好烦恼,把烦恼放下。因此,灭就是先灭烦恼,然后再灭生死。灭掉烦恼就是刚才我所讲的证悟有余涅槃,灭掉生死是证悟无余涅槃。那要灭掉什么烦恼呢?灭掉烦恼的过程可从世间的道路与出世间的道路来看。

(一)世间的道路:佛法说,修行者在修禅定所产生定力的过程中,会除掉某些烦恼,也会使某些烦恼暂时不生,这种灭除烦恼的过程是靠定力,没有智慧,佛法把它称为世间道。因为这只是暂时降伏烦恼,烦恼还会再生起,依然有生死的道,称为世间道。

(二)出世间的道路:按照灭圣谛所讲的灭,就必须把所有的烦恼降伏。就是说,他要去克服与生死有关的烦恼。根据经典说,与生死有关的烦恼就是所谓的十结;根据论师说,即是十个根本烦恼。那我在这里就以十结来跟大家谈谈:

修行人第一步要灭除戒禁取见、我见和疑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结又称为烦恼。

一、戒禁取见:执著一些戒律的见解。如果一个人不明白佛陀制定的戒律是一种因果的道理,即在修行过程中,应该知道在因果上,你做了这些事情,将来会受到苦;如果你不做,就不会受这些苦报。如果你要脱离轮回,就更不应该做,所以要持这些戒。如果你把戒当成道理、理论而执著,那就叫做取,即是执著这些戒。执著戒的人往往是对戒不明白,比方说,有些外道认为吃牛粪、受苦能够帮忙解脱,甚至于有

很多佛教徒认为没有吃素,不能修行,不能解脱,这一类的执著就是戒禁取见。不管什么宗教,其教徒都应该知道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如果他们不明白而执著,就是戒禁取见。对于要摆脱生死轮回的人,是以因果的方式去了解戒律,他知道顺着这条道路修去,不会再堕落,就能够解脱,这不是一种见解,所以初果圣人破除了戒禁取见。

二、我见:我们迷惑世间,认为身心里面有一个我。当一个人修行要解脱生死,就要放下这方面的执著,他要认清楚身心是种种因缘变化,里面没有实在的人,甚至于烦恼生起来的时候,只是有烦恼的因缘,并非有我在烦恼;他也知道解脱并非有一个我在解脱,只要没有因缘推动,就没有生死可得了。因此,他就从此处放下我的见解,即破除我见。

三、疑: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即对他自己所修的法门,他知道朝着这条修行道前进,是决定解脱的,他一点不怀疑;他不怀疑曾经以这个法门修行解脱的人,他们真的解脱了;他不怀疑自己能够修,也能够解脱。此即是对于法门、对于老师、对于自己再也不怀疑了,这就是断除了疑结。只要在这三样事件中有任何的怀疑,是有疑的烦恼,就不能朝向解脱。

根据经典说,一个人要解脱生死,要证悟到灭,先要放下戒禁取见、我见和疑这三种烦恼,此即是证悟初果。我们众生的无量无边的业在推动我们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一个人完成初果,他的烦恼心的推动力就只剩下七生的生死,七生以后,他就不来生死了。

初果圣人清除以上三种见解,即不再在思想见解上有迷惑,修行的道路弄清楚了,他就更进一步的往前修,先清理贪与嗔,即要放下世间的烦恼--财、色、名、食、睡,最重要的就是淫欲的烦恼,即男女的色欲,他要开始远离,最后不再执著了,接着看清楚嗔心,然后放下。如果一个人的贪心与嗔心减轻,减轻到某个程度,就可以修到证悟第二个果位。初果所破除见解上的迷惑也称为见惑,见解可以一下转变,所以见惑是顿破。余下贪嗔痴等烦恼是必须修心来改变,不

是一下就可放下,所以又称为修惑。

根据经典说,初果圣人更进一步减轻贪嗔痴,即贪嗔痴薄,那就证悟二果。那么,贪嗔痴要薄到什么程度呢?初果圣人再进一步减薄贪嗔痴,他只剩下二生,称为一来果,即死后生天、再回来人间二次的生死,就能够解脱了。即是他的烦恼减轻到只剩下二次的轮回。他在这二次的轮回中,要继续清理其他的烦恼。如果他再继续修,把嗔心克服了。根据佛法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嗔心,淫欲心也应当能够克服了。因为嗔往往是从欲界贪引发来的,所以他把嗔克服之前,先要把欲界贪克服。此贪主要的是指淫欲的贪。如果二果圣人把欲界贪、嗔断除了,就证悟三果。三果圣人断除了戒禁取见、我见、疑、贪(淫欲)、嗔--五下分结。当一个人证悟了三果,没有嗔心和淫欲的烦恼,他就不会再来人间生死,只能生天,而且不能够生在有淫欲的天,只能生在没有淫欲的三界的色界或无色界中继续修道,最后朝向解脱。

三果圣人继续修道,更进一步断除另外五个比较难断除的烦恼:即色界取(对色界境界的贪)、无色界取(对无色界境界的贪)、掉举(心念回忆事情)、我慢、无明--五上分结,而证悟四果(阿罗汉)。

一、色界取:当一位圣者断除五下分结之后,就没有欲界的贪了,但是在他过去世的业习中,有贪着色界的烦恼,所以死后就转世到色界或无色界去。色界是一种禅定的境界,那里的众生在禅定中,享受内心禅定的快乐,非常舒服;当修行者在禅定中享受舒服的快乐,这是一种贪。在色界还有一种光明,让色界的众生觉得非常好的感受,因为他喜欢、执著在这些境界里面,就是色界的贪。

二、无色界取:如果一个人投生到无色界,无色界的定力更深,连快乐也没有了,只剩下非常平静的心理,他喜欢那种宁静、不动的状况,那也是一种执著,就是无色界的贪。

我们众生都有色界、无色界的贪,只是还没有到达那个界,贪心没机会生起来,一旦到了色界,那个贪心的烦恼就有机会出来。所以三果圣人就要处理这些烦恼,然后把它放下,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朝向解脱。

三、掉举:我们的心念会去思惟过去、回忆过去的事情。一个人还没有到色界、无色界,掉举烦恼经常要回忆一些他执著的快乐事,或者挂在心上放不下的事。比方说,你爱某某人,就一直想起他,这是在欲界中的掉举。众生投生到色界的时候,他再也没有欲界的贪爱了,所以他的掉举不因为欲界的境界所引起,而是在色界、无色界的境界中所引起,是属于禅定方面的掉举,即五上分结中的掉举--他的心念有时候会进入一些定,然后因为掉举的心使他退到更低的定,没办法上到更高的定,那掉举的烦恼影响他在禅定里面出出进进;如果一个人没有掉举的烦恼,他就很轻易进入很深的定,而不会因为掉举的影响,再从比较高的定退到比较低的定。

四、我慢:众生的思想、行为上一直有一个我的反应。比方说,你认为有一个我在想东西、我在走路,甚至于认为有一个我在害怕,这是我见。如果忽然间打雷,"砰"一声,你害怕一下,这害怕当然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定力。但是,当时害怕的心,并没有认为有我或没有我,它就是那样自然地反应,那样地害怕,那就是心理上执著我,怕我消失掉的一种行为表现。所以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感觉到这个"我"要损失、要消失了的时候,就怕起来,这是我执。如此我执并非去找寻看有我、没有我,直接就反应,这是行为上的执著"我",在五上分结中,把它称为我慢。因为他会觉得这个我在世间是最值得保存的,最可贵的,这是"慢"的心理。

五、无明:即无知。对于解脱生死来讲,重点是讲他要知道世间一切生灭幻化的境界,如果不知道,就是无知。当然,对于要成佛的人,必须知道更多更多的东西,但是对于要解脱的人,就不必知道佛所知道的一切法,只要知道现在存有世间迷惑的现象,能够看清楚,不再被它转,不再被迷,如能把握,这就不是无知;反之,就是无知,也就是无明。

修行者觉悟证得阿罗汉果,就不再有无明。一个没有无明的阿罗汉,佛法称他为明,就是明了觉悟了。那他明了觉悟什么呢?他明了觉悟人身只不过是五蕴、六根、六尘、六识的因缘变化。

那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呢?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来观察世间,但是,世间并不一定是如感觉器官所观察的。佛说,感觉器官是迷惑我们心的根本,但是我们众生是把感觉器官所观察的东西当成真实世间的根本;阿罗汉再不认为感觉器官所告诉他的是真实如此,就不被感觉器官所迷惑。因此,他就知道心、世间与感觉器官之间的种种因果功能作用,他明白了,再也不被它引诱,不被它影响,此时他的心明明了了--原来生死是不实在的、烦恼是不实在的、我是不实在的,本来没有这些迷惑,只是迷惑的人认为有这些现象。他明了世间的真实性,本来没有生死可得。阿罗汉觉悟这点之后,就已经解脱生死。即是他已经证悟到灭,也可以说他证悟到涅槃。

当阿罗汉觉悟之后,他过去业带来的果报身依然会给他感受到是不自在的,必须继续维持到死为止。在这过程中,他的身心还继续活动,这就是有余涅槃。虽然阿罗汉的身心在活动,但是他知道是没有"我"的,不过是因缘在变化而已。那么,这个因缘变化的苦还在作用中,一直要到他死。因为他不再执著,所以他的身心死后自然不再延续,这就是无余涅槃。

阿罗汉生前和死后,对他来说是没有存不存在的差别,但是对我们来讲,却认为他死前还存在着,死后他不存在了,这是因为我们有我见,有众生的见解,有阿罗汉的见解所造成的。对阿罗汉来讲,在生的时候,他就不觉得有我了,他所看到的是因缘变化而已,并没有我在生,也没有我在死。有如刚才我说的苹果树,如果不再浇水、施肥,那棵树就不再生长,最后,你在世间看不到苹果树了。看不到与你看到苹果树的时候,统统只不过是因缘变化而已。阿罗汉就这样的解脱生死,这就是证灭。

佛法把世间分为下方的世界(下界)和上方的世界(上界)。下界就是欲界,其众生拥有的烦恼称为五下分结;上界就是色界和无色界,其众生所拥有的烦恼称为五上分结。

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色界、无色界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人间,没修行的人很难了解色界和无色界,一般上

我们可通过二种方式来了解:一种是他有能力到色界、无色界去,即他今生修得好,转世到那里去。因为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是父母亲生,是化生的。如果他通过修行具有神通力,也可以到那个地方去。另外一种是他用禅定的心去感觉色界、无色界的众生的感觉,从他的知觉中知道它们是怎样的享受禅定的快乐。

在我们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佛教导我们要修戒、定、慧,禅定对解脱是非常重要的法。虽然佛说禅定不等于解脱,但是有了禅定,就很容易让我们生起智慧的心,因此,禅定对解脱的帮忙是很大的。佛把禅定称为世间道的解脱,并非出世间的解脱,为什么呢?

当一个人要修定,开始时应该远离其原本所迷惑、执著的行为,要收摄六根。为了完成收摄六根,他的身体最好保持在不动的状况,所以一般人都是以静坐的方式来修定。不管修定的方法有多少,但是它们的过程都是一样,就是慢慢进入越来越深的定。在还没有进入禅定之前,有一些心念要处理,即是最少要处理五盖。

五盖是欲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和疑盖。

一、欲贪盖:"盖"是障碍的意思。所谓欲贪,是对淫欲,对六根前面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接触的境界生起贪爱。比方说,喜欢看东西,喜欢听声音……这些都是属于欲界的贪爱。当然,对男女色的贪更加严重。所以一个人如果要修定,他的心就必须远离五根接触境界所生起的贪。因此,佛在制定出家戒的最低的沙弥戒中,就在限制沙弥不要在眼、耳、鼻、舌身方面迷惑。如果对五根接触的境界产生欲贪,产生喜欢,心就不能定下来。

二、嗔恚盖:嗔恚就是嗔心。当你起嗔心的时候,就算眼睛盖住,身体不动,你的内心还是恼热,很不自在,那么,也没办法定下来。所以修禅定者要远离嗔。

三、睡眠盖:也称为昏沉盖。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懒惰想睡觉,对境界迷迷糊糊搞不清楚,这会障碍修禅定。修禅者必须对内心非常明了,非常清楚,而不是不知道;如果是不知道,坐在那边胡里胡涂,那就是进入昏沉的

状态,如此修禅定就是迷惑了。

四、掉举盖:它包括了掉举和后悔二种心态。掉举是回忆过去的事情;悔是后悔的意思。掉悔,不但是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而且有后悔的行为,即后悔一些恶的行为,然后加以改正内心,那是好的事。但是,如果修行者在修禅定的时候,整天想起一些事情,内心非常内疚,这个后悔内疚的心就妨碍他的心定下来,心就乱了,因此,掉悔会障碍入定。

五、疑盖:疑盖和五下分结中的疑是一样的,即修禅者怀疑自己所修的法门,怀疑老师的教导,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这些烦恼使他没办法修定。

任何人具有五盖,就不能入定;任何人只要五盖不现前,就有机会入定。就是说,他修定的方法正确,当时没有五盖,就很快能够入定。

当你没有五盖现前,就可以用静坐的方法,如:数息观、慈心观、不净观等等来修定。在修这些禅定的方法时,重点是保持心在一个境不动。所谓定,是心维持在同一个境界,心和境配合在一起,即心境合一。气功师或道家说:人天合一。其实就是心和境配合在一起,那么,佛法把它称为心一境性,也就是定。

(一)近行定(未到地定):

如果修禅者能够按照修法,一直保持心在一个境中不动,他的心慢慢地就远离欲界的状况。比方说,我们生起嗔心的时候,有嗔心的状态;淫欲心来的时候,有淫欲心的状态;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也有心入定的状态。这个状态开始时,他会觉得杂念越来越多,这是因为现在他的心静下来了,观察回自己,发现杂念很多,以前他不曾看,就不知道,然后进一步慢慢看,心越来越定,就发现杂念越来越少。当杂念少,少到要入定之前,就会产生入定前的一种状态,佛法把它称为近行定,也称为未到地定。在这个状态,他的身体和心会非常的轻松、愉快,大多数人会有轻飘飘的感觉,佛法把它称为轻安。如果修禅者一旦有轻安的感觉,就开始对修定有兴趣了。为什么呢?原来当心要定下来时,烦恼跟他作对,他烦恼得不得了,越坐越烦恼,但是当轻安一出现,他

就越坐越高兴,因此,他就很想继续修定了。轻安令他身心愉快、平静,不但如此,而且让他全身充满喜悦、快乐的感受。这是所有修禅定者修入门时都会得到的经历,即会觉得全身的气脉到处跑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有人形容有各种 "触",或有八触。在这里我不多谈。

(二)色界的禅定:

一、初禅:

修禅者的心安定以后,再进一步渐渐远离欲界的知觉;欲界的知觉是:你对欲界的贪心--整天想知道欲界的境界,现在你就远离,不想知道了。所以修禅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使心远离欲界,一旦心真的远离欲界,就会进入色界的第一个禅天--初禅天,那么,当他有进入初禅天的感觉,就是进入了初禅。修禅者进入初禅的时候,他以前对欲界所生起的心态,全都暂时不生起了,那么,这个人的心就暂时出离了欲界。因此,佛也把禅定称为世间的解脱道,因为解脱就是以远离、远离……来出离世间,结果他的心就这样的暂时出离。即是他出离欲界,进入色界。

当修禅者进入色界之后,就会生起色界的心态。初禅的心态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定。

觉、观:当心定时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心在定的境界中用心,在专心看着它,在这种状态下,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每当那个境界出现在眼前,你一直用心、专心看,观察清楚的心态,佛法把它称为觉;一种是,你在用心的心没那样执著,去认为"我要这个样子了",就静静在那边看住,此称为观。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在做功课,外面有人在讲话,心一直跑去听,但是你要做功课,就收摄心回到做功课上,如此拉扯,心跑去听外面的声音,过后心又被你收摄回来,这就是觉--小小的觉悟,知道那个心,不要让它迷惑了。那么,修禅者进入初禅时就有这种心,他用觉的心叫他的心要定在这里,要定在这里……当他的心很稳定地在做功课,不太去理会外面的声音,他就很容易专注在所做的功课上。这就是当时他在观。

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也有这二种状况,即刚刚进入初禅的人,因为他的心对欲界的感觉还是很浓的,因此,他经常醒自己的心:我要在这个定中。他就知道自己在定中,这叫做觉。然后,他更进一步能够很稳定地保持在定中,叫做观。觉是比较粗的心,观是比较细的心。

喜、乐:内心感受到快乐,一种跳动的心,称为喜。内心感受到快乐,一种很温和、平静的心,称为乐。比方说,当你听别人讲笑话,听后笑哈哈,很高兴,很欢喜,这就是喜。如果你工作得很疲倦,有机会躺在床上休息,那种舒服也是快乐的感觉,但是这种快乐的感觉是比较平静的,这就是乐。

如果修禅者进入初禅,这种喜、乐是充满全身的。我们一般人快乐的感觉是从外界来的,有眼睛看东西得到的快乐、耳朵听东西得到的快乐、触觉接触东西得到的快乐……这种种快乐不是一起生起而遍布全身;如果修禅者进入初禅的时候,喜乐是一起生起令全身都充满这种快乐,即所谓的全身充满喜、乐的感觉,那么,因为全身充满气感,就有很舒服--喜的感觉;乐是全身很放松,很轻,很愉快的感觉。这些都是身在感受乐。

定:当修禅者身体有喜、乐的感觉,当然,内心就定在所修的境界中不动,此即是心一境性,也就是定。

如果修禅者能够进入初禅,他对修禅定就更有兴趣了,因为禅定的快乐是世间很难找,很难得到的。

二、二禅:

如果他继续修,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禅天--二禅。当他要进入初禅,就要远离欲界的心态;当他要进入二禅,就要远离初禅的心态,即要远离觉、观的心态。处在初禅的人的心还是要努力、用功,在定的境界中好好保持。如果修禅者更加小心地定在境界中,不去理会专注的心--觉、观的心,他会自然而然地慢慢进入二禅。那么,进入二禅的人就没有在觉、观用心,佛法把它称为无觉无观。当他放弃觉、观,到达无觉无观的境界,就进入二禅。所以二禅就是远离初禅。由于对境界觉观的思惟没有了,因此二禅又称为圣默然。

三、三禅:

如果他再进一步修,就要远离喜--欢喜的感受,一旦他远离欢喜的感受,就能够进入第三个禅天--三禅。在三禅的定境中,就没有跳动的快乐,是一种很平静的快乐。所以佛法上说,二禅远离觉、观;三禅远离喜。

四、四禅:

如果他继续修,远离以上比较粗的心,比较动荡的心,甚至于远离三禅的快乐,最后进入到第四个禅天--四禅。四禅没有觉、观、喜、乐,只有定。这样一步一步地朝向世间道的解脱。

修禅者进入四禅的时候,会发生一些生理现象:他的心平静到身体也完全平静下来,连呼吸都要停止,这就是四禅的灭。所以佛在经典中说:"初禅灭欲界的心,即灭掉五盖;二禅灭觉、观;三禅灭喜;四禅灭乐,也灭掉呼吸,称为出入息断。"如此一层一层的灭,因此,佛把它称为世间道的解脱。

刚才讲的是色界的禅定。如果修禅者想进一步修更深入的禅定,他就要进入无色界。修禅者至少要修到色界的第四个禅天,才有可能从四禅进入第五个定--空无边处定。

(三)无色界的禅定:

一、空无边处定:

修禅者如果要进入空无边处定,就要远离四禅。四禅中还有色界的感觉,即当修禅者进入四禅时,虽然呼吸停止,心定在一个很舒服的感觉中,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地方,他入定的时候,心中还知道方位,知道在哪里,还知道坐在这里,这是空间的感觉,这是属于色--物质。如果修禅者要进入第五个定,要放弃这种方位的感觉。他心中就慢慢远离色,然后就会进入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他会觉得里面没有东西,连方位的感觉也没有,此时,他就进入了空无边处,那他绝对再也听不到声音了。虽然静坐在那里,但是他是没办法去感觉外在的声音的,这就是进入无色界了。

在空无边处定中,虽然他对外界没有感觉,但是还是知道自己的内心,还是知道心念在跳动。一个人在四禅的时候,不但知道心念在跳动,还知道"我"在这个地方,即是有空间的感觉,有物质(色)的感觉。如果一个人远离了这些感觉,

就进入无色界的第一个定--空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

如果他进一步修,还想远离这"空空洞洞"的感觉,那他就放弃这个"空"的感觉。因为这个空的感觉还是一种认知,心知道这是一种空的感觉。当这个知道的想心(识)远离空的感觉,进入识,看回自己的心,就进入第六个定--识无边处定。当修禅者进入识无边处的时候,连空的感觉也没有了,只知道一切都是心而已,因此,佛法把它称为识无边处。为什么无边?因为没有空间、没有边界的感觉。在此识无边处的众生再也不认为有外在的世间,他只知道心在作用,没有别的事了,他不觉得自己在世间里面;如果要说的话,心就是他的世间了。

三、无所有处定:

如果他继续修,就会进入第七个定--无所有处定,那时他觉得什么也没有,连心都觉得好像是没有了。其实并非没有,而是不再去观察它。就是说,他进入越深的无色界定的时候,连观察心的行为都差不多要停止下来了,那时,他觉得什么也没有,不但没有空的感觉,也觉得没有心的感觉了,所以称为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如果他进一步修,就远离无所有处定,最后进入第八个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定是外道修行者可得的最高的定。

(四)灭尽定:

按照佛法说,有一类的修行者,即证悟三果、四果的圣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更进一步进入第九个定,此时连"我"的感觉也没有。就是说,在第八个定,他还觉得我还存在,到了第九个定连"我"存在的感觉也没有了,就好像死人一样,好像进入睡眠状态,什么都不知道了,此定称为灭尽定。灭尽定中的"灭尽",是灭尽"受"和"想"。就是说,我们有感受和想的心,那么,修行者进入第九个定的时候,他连受和想的行为都没有了。如果你有受和想,就会认为:我在感受,我还在想东西。因为有受和想的知觉存在,所以当一个人还没有进入灭尽定之前,他依然认为我生存在世间,因

此,一个人还没有进入灭尽定,他依然认为有我。一旦他进入了灭尽定,受和想灭了,他的"我"的知觉也消失了,因此,灭尽定被称为出世间的定。在灭尽定之前所有的定,都称为世间的定。

禅定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修上去,从世间道一直朝向解脱。那么,按照佛的教导,一般人只要修好四禅,以达到清净的心,然后他进一步用佛法来修观,即观察世间来朝向解脱。佛法中说,如果修行者继续修更深的定,如此太强的定,使心不想动(思惟、观察);当心不想动的时候,连要去觉悟,去明了这个世间的心都不想动了,那样就比较难朝向解脱。因此,佛说要定、慧一起修,不可以只修定,太深的定反而会障碍解脱。

解脱烦恼是没有差别,但是在智慧上有差别,即阿罗汉虽然解脱了,但是智慧不如辟支佛。

什么是辟支佛?世间没有佛出现,有一类的众生不必听闻佛法,自己能够修行以达到解脱,称为辟支佛。辟支佛的烦恼很轻,又有智慧,但是他解脱之后,不能像佛圆满地为众生开演佛法,就没有在世间宣扬佛法。据说,阿罗汉是没办法靠自己来解脱,是要靠听闻佛所教导的法来修行,才达到解脱,所以说他的智慧比较低。至于佛呢?释迦牟尼佛也修行解脱,佛的智慧就超越过阿罗汉和辟支佛。

佛、辟支佛、阿罗汉在烦恼上的解脱是一样的,但是在智慧--智上就有差别。智的范围有狭和广,阿罗汉所知的法不多,辟支佛所知就比阿罗汉广,佛所知最广,佛法把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所谓一切智,是佛要知道什么,都能够知道;阿罗汉就办不到这一点。在解脱中,因为心定的力量也造成差别:有一种阿罗汉能够入灭尽定,有些阿罗汉就不能入。那么,能够入灭尽定的阿罗汉的定力就比不能够入的阿罗汉殊胜。不能入灭尽定的阿罗汉的解脱,称为慧解脱,所谓慧解脱,就是他在智慧上知道烦恼放下了,但是在他的业报中有些障碍,即今生不能够完成灭尽定,这种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反之,能够入灭尽定的阿罗汉的解脱,称为俱解脱,所谓俱解脱,就是定、慧二种皆解脱,这种阿罗汉

称为俱解脱阿罗汉。一般上,俱解脱阿罗汉具有三明六通,因为他的定力很好,很有神通。所以,佛法中把阿罗汉分为一般的阿罗汉和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这就是解脱者在能力上有差别,但是这些圣者都一样了生脱死、没有烦恼了。

阿罗汉虽然没有了烦恼,但是他们还存在着一些不影响解脱生死的习惯性事情(习气)。比如: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很早就证悟阿罗汉果,后来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出家做沙弥,佛就把罗睺罗交代给尊者照顾。每天尊者都带着罗睺罗化缘乞食,因为尊者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反观罗睺罗是个小孩子,当信徒做供养的时候,把好的食物供养给尊者,结果尊者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存什么心,接受供养回来就吃。在这样的供养过程中,罗睺罗每次都没办法得到好的供养,因为饮食不调,营养不好,结果就生病了。佛看到罗睺罗脸黄肌瘦,就问为什么这个样子?这是佛明知故问,要让尊者知道。后来舍利弗尊者知道了,就把刚吃下的食物吐出来,如此惩罚自己,这就是他的过失。阿罗汉只管自己解脱,他不会去伤害别人,但是不一定能够照顾他人,他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能够让我们世间人看得顺眼。意思是说,如果以世间人来看,佛把独子罗睺罗交给舍利弗尊者照顾,做师父的竟然没好好照顾徒弟。但是尊者并没有生起:我要照顾、没有照顾的心。因为他的心自在,没有去理会了。所以阿罗汉经常在行为上表现出一些缺点来,我们世间人以烦恼来看,认为他是不行的,这就是阿罗汉的行为有过失。

再举一个例子:在佛的弟子中,有一些七八岁或十一二岁的小沙弥证悟阿罗汉果。虽然他们证悟,没有了烦恼,但是爱玩的天性还在,嘻嘻哈哈。在古代没有冲凉房,人们都在河边或水池里洗澡,所以河里或水池里的水很脏。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些国王很尊敬佛,就让出家人到王宫去洗澡,结果这些小沙弥就一边洗澡,一边嬉水,让波斯匿王看到,就向王后末利夫人嘲笑地说:"你说佛的阿罗汉弟子很有修行,很有威仪,你看,他们在那边嘻嘻哈哈。"那些小沙弥有神通听到国王的批评,约好洗完澡后,一起在国王的面前飞起来。从这里就说明小沙弥虽然证悟了,但是还存有爱玩的习

惯。如果我们从表面来看,就会认为他们如此爱玩,哪里是阿罗汉!我们就是用世间人的眼光来了解,批判是否是阿罗汉。其实一个人解脱了内心的烦恼,我们凡夫不可能从他的外表看出来。根据佛法说,阿罗汉身口意都可能有过失,但是他是没有烦恼的。从这些过失的比较中,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佛的殊胜。为了解释佛的殊胜与伟大,我就进一步跟大家讲佛是一个怎样的解脱者。

根据佛法说,佛的觉悟圆满,包括自己觉悟,也令他人觉悟,即所谓的自觉觉他。觉悟要具足一些解脱的功德,才是圆满。佛的功德、智慧超过一切,不与凡夫、声闻、缘觉及诸菩萨所共有,称为佛不共法,总计有十八种,所以也称为十八不共法。

一、身无失:"失"就是过失的意思。佛从无始劫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圆满,所以一切烦恼俱尽,身体的行为举止完全没有过失,不会令众生起烦恼,称为身无失。

假设你没有烦恼,但是可能做出一些行为让别人起烦恼。比方说,你坐在一位漂亮的太太身旁,你没有什么烦恼或邪念,你走后,因为那位太太的先生的烦恼很重,就认为你可能在勾引他的太太。我是以这种行为动作--你无意间把身体靠在那位太太的身旁而坐,就让别人起烦恼。佛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都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二、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的法,随众生的机宜,皆得证悟;同时佛所说的话,统统没有过失,不会令众生起烦恼,称为口无失。

《大智度论》中有记载: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经常要过一条河,知道河中住着一个女河神,每次要过河就说:"小婢,请让开,我要过河。"女河神就把水分开,断流给他过。他小婢,小婢的叫多了,女河神起烦恼,认为阿罗汉轻视它,就去找释迦牟尼佛理论。佛就问阿罗汉可否有说此话?是故意的吗?阿罗汉承认有,说是无心冲口说出来的。佛就跟他说:"你必须向那个河神道歉。"结果他就说:"小婢,对不起。"原来这位阿罗汉前五百世都是罗门出身,因为种姓

高贵,所以有傲慢的业习。虽然今世证悟了阿罗汉果,他没有此烦恼,但业习尚存,这不妨碍他证悟,但口业还有过失。

再者,目连尊者有神通,看到某某人的妻子怀了一个男胎,就说她将会生一个男孩,结果是生了一个女孩。目连尊者的观察力有限,他讲不对,结果别人认为他讲骗话。

三、念无失:佛修很多甚深的禅定,心意念绝对没有过失,佛的心不会散乱,不会想歪的事情,称为念无失。

以上的三个不共法合起来,称为身口念无失。

四、无异想:佛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对佛好或是不好,不管你是穷人或者富有的人,佛都不会生起不同的看法,称为无异想。阿罗汉还有分别,佛经上有记载:迦叶尊者认为出家人向人化缘时,是让众生种福田,他就特别向贫穷的人化缘,免除他们将来穷困,这就是异想,为什么?因为他生起分别心,只是去帮忙贫穷的人,认为不必要向富有的人化缘,这就是有贫富的分别。当然,他并没有烦恼执著,但是就有这样的观念,要帮忙贫穷的人。佛没有所谓特地想要帮忙穷人,不要帮忙富人,没有这回事,所以说佛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佛时时刻刻都在定中,没有出定或入定,行、住、坐、卧常在甚深的禅定中,称为无不定心。阿罗汉就有出定或是入定的时候。

六、无不知已舍:"知已"是已经知道的事情。"舍"是心没有造作--平等心。佛一知道任何东西,即刻放下了,不再继续,称为无不知已舍。我们一般凡夫知道一样事情,整天念念不忘。比如谈论某个东西,大家谈论不休;一想到一个东西,就黏在那边,没完没了地拼命谈论下去。

七、欲无减:"欲"是心中的志向。佛要度众生的心,从来没有减少,称为欲无减。根据经典说,释迦牟尼佛每天早上都观察哪些众生得度的因缘到了,就去度化他们。直到佛很老了,也还是这样做。

八、精进无减:"精进"就是努力。佛在世间要利益众生,对自己内心保持定力,保持解脱,时时刻刻都在精进之中,称为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念"是指念力。佛时时刻刻都在正念、正知中,

称为念无减。阿罗汉有时候会失念一阵子,佛绝对没有失念。

十、慧无减:佛做任何事情,都不曾离开慧的观察,称为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佛时时刻刻都处在解脱自在的心境,称为解脱无减。阿罗汉虽然解脱了烦恼,但是并非解脱无减,有时候还会生起苦的感觉,认为世间苦,要快点出离。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知道一切修行解脱的方法和道理,称为解脱知见无减。有些阿罗汉修某些法而解脱,其他未修的法,他就不知道了,所以阿罗汉的解脱知见是有限度的;佛的解脱知见是无量的,知道众生应该怎样修行,才能达到解脱。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调伏众生,以智慧演说一切诸法,教化众生使其解脱证果,称为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称为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的意业,随智慧说种种法,灭除众生的无明迷惑,称为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佛无时无刻都用智慧度化众生;阿罗汉进入灭尽定后,就没有用智慧度化众生了。佛在还没做身、口、意业之前,就知道了,如此,就有办法以智慧来看要怎样去做,这是阿罗汉绝对做不到的。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无碍,称为智慧知过去世无碍。阿罗汉知道过去世是有限的。佛在涅槃前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有一个外道要来出家修行,五百位阿罗汉以神通力观察后,都认为这个人没有机缘,就对他说:"你别来干扰佛,佛在病中,要涅槃了。"但是那个外道一定要出家,佛有神通知道此人得度机缘成熟,就度化他。这个外道当晚就证悟阿罗汉果。这说明阿罗汉知道那个人过去的业的能力有限,超过他的能力,就不知道了;佛就能够知道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无碍,称为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无碍,称为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根据佛经的记载,三千大千世界中过去、现在、未来任何的一滴雨水怎样来的,佛要知道,都能够知道,这就是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现在无碍。这三种智慧称为正遍知,即一切无所不知;阿罗汉未必无所不知,而佛是无所不知,称为一切智智。

有些阿罗汉有小神通,有些阿罗汉有大神通,他们的神通有些差别。比如舍利弗尊者有神通,有一次外道来考他,他砍下一枝树枝问尊者:"树枝上有多少叶子?"尊者以神通观察,就说出叶子的数目,然后外道就摘掉一小枝再问:"现在剩下多少叶子?"尊者又再说出一个数目字,那个外道就算出他摘下那小枝上的叶子,证实尊者是正确的。这说明舍利弗尊者不用去算那些树叶,心想要知道有多少叶子,就能够知道。但是他没有能力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某一滴雨水从哪里来,这就是没办法达到智慧遍知一切无碍。

以上是佛的不共法,佛的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是佛与阿罗汉有这么多的差别。

众生在解脱上有二种障碍,一种叫做烦恼障,一种叫做所知障。阿罗汉已经解脱了烦恼方面的障碍,但是对于世间境界所知有限,所以阿罗汉都有所知障;佛对世间万物都了如指掌,要知道任何东西都能够知道,一点也没有障碍,所知障没有了,就是破了所知障。

修行人绝对不是修行一下子,就能够成佛,期间要修很多生,修很多法门,如此的修行过程,佛法把它称为修菩萨道。修成佛的菩萨道与修证悟阿罗汉果的解脱道,是两条不同方向的解脱道路。如果一个人在修行的开始,发心要成佛,那么,他就要走漫长的修行道路。为什么呢?因为成佛要完成烦恼障的解脱,还要加上所知障的解脱,所需的时间是漫长的;如果要证悟阿罗汉果,从他开始修行,快者只要修三生,就能够证果,慢者要修六十劫,才能够证果;修行人要证悟辟支佛果,快者要四生,慢者要修一百劫。

根据一般的说法,修菩萨道的行者要修无量百千万劫,最后才能够成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刚发心修菩萨道的时候,是凡夫的菩萨;凡夫菩萨要经过漫长艰辛的修行道路,才能够进入果位的菩萨。当释迦牟尼佛是凡夫菩萨的时候,他做过畜生、人、天人等等,菩萨就在六道中修行。当他修到进入果位菩萨--初地的时候,就不在六道中,而是在有很大的福报、有很大的神通变化中修行了。果位菩萨可分为十个等级,即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十地菩萨。到了第十地菩萨,最后会投生到兜率天,比如现在的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机缘成熟,就降生人间示现成佛。菩萨从初地修到十地,也要修很久的时间,甚至于成佛有佛的果报--福德,这些福德有所谓三十二相。根据一些经论说,单单这三十二相就要修一百劫,所以成佛的道路是漫长艰辛的。因此,佛在这个世间出世是非常殊胜,非常难得的。

我介绍了阿罗汉、缘觉(辟支佛)、菩萨以及佛,这些圣者都在证灭。所谓证灭,并非去什么地方,而是觉悟到没有生死可得。当他觉悟到没有生死可得之后,因为前世带来的因果--身体的活动还继续,在身体活动的当下,他就没有生死可得,但是我们凡夫看到他还在生死中。这些证灭的圣人身体毁坏了之后,不能再用了,他就不会再继续出现在这个世间,那么,我们说他入灭了。所以"灭"也可以解释为进入涅槃入灭了。但是在入灭时,并非有一个"我"进入灭,而是没有一个我了;没有我,那他就没有再生。因为没有再生,所以他的死是最后一次的死,也是最后的一生。当他最后一生了结了,我们不可以说他有、没有在,甚至于他在这个世间的时候,他本来就没有"我"了,没有所谓我不我,在不在。但是我们凡夫用有我、无我的眼光来看,就问起:"他在,还是不在?"对他们来讲,证悟了灭,没有所谓我,也没有所谓我在,一切法本来涅槃,他这样觉悟了,我们就说他证悟了灭。


{返回 广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圣谛讲记 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
下一篇:四圣谛讲记 第五卷 集~业海无边
 佛学基础知识 十二因缘
 普贤行愿品讲记 四、总结
 定慧之路 问答
 四圣谛讲记 第八卷 净心观法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八章 辩音菩萨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五节 心不相应行法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六节 无为法
 佛学基础知识 烦恼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庆春泽——感恩妙老(禅如是)[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大日经疏讲解 第11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