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
 
{返回 中观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108

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

1)关于三性说之差别
  唯识说一切法皆具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主张遍计所执性本空,而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
  中观不依三性之说,主张一切法皆空。

2)于三时判教说之差别
  唯识依《解深密经》等经、《瑜珈师地论》等论立三时教。1、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轮,说四《阿含》,说诸有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虽以缘生无我,破外道我执,但未说法空。2、佛依遍计所执性而说诸法无自性空,说《般若》诸经,但于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未说实有。3、佛就大乘正理,说遍计所执性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说《解深密》等经。
  唯识认为此三时法教,第一时堕于有边,第二时堕于空边,皆非了义。而第三时说遍计所执性空,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实有,方为了义。
  中观依《般若》等经、《中论》等论立三时教。1、佛初于鹿苑明人我空,说心境俱有,以破外道执着。2、佛说法相大乘,以境空心有破小乘执着。而由于众生执着,不解空意,故以假名接引众生。3、佛说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之法。

3)于种性说之差别
  唯识顺五种性说,依《楞伽》、《瑜珈》等说众生有五种种性:1、声闻种性。2、辟支佛种性。3、如来乘性。4、不定乘性。5、无性。唯识主张"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
  中观不顺五种性说,依《涅槃经》等,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

4)于一乘三乘说之差别
  唯识主张一乘是权教,三乘是实教。主张"一乘为方便","《深密》三时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有性者成,无性不成,则成三乘教。
  中观主张三乘是权教,一乘是实教。依《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依《涅槃经》说"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依《入楞伽》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无上菩提。"

5)阿赖耶识是否实有之差别
  唯识说阿赖耶识为实有,并说唯有阿赖耶识可以持种,保持业种到后世感果。
  中观说阿赖耶识并不实有,因阿赖耶识含藏染净种子,世世常变,不符实有的条件。至于持种问题,业种是因作业方有,所以业种并不实有,既业种本不实有,则持种的阿赖耶识也不必非实有不可。

6)是否有离识外境之差别
  唯识主张没有离识的外境,一切外境,皆是心识所变化的。
  中观主张有离识的外境,承认外境客观存在,只是外境都是依缘而起、与其他事物相互依存、并在不断变化着。


{返回 中观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学的基本观点(刘嘉诚)
下一篇:《中观庄严论》评介(罗劲松)
 浅谈诸法无自性
 试析般若中观与《维摩诘经》中的双重否定(释青平)
 般若中观的心理效应和佛教的自我否定再生法(冯学成)
 龙树《中论》的“涅槃”思想探析
 “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
 《阿含经》的中观见(林崇安)
 中观今论(印顺法师)
 依中观思想谈谈对业力的看法(佛慈)
 中观般若的特色(黄国达)
 中观应成派鼻祖——吉祥月称论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五节 对寺院僧团之管理[栏目:佛教戒律学]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五、死相•临终•死光明——说“临终中有”之二[栏目:谈锡永居士]
 “洒净”有什么作用?家中需不需要洒净保平安?[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二、三类法门[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从心地上下功夫[栏目:仁焕法师]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栏目:傅味琴居士]
 夏侯均造药师形像免罪[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早期禅宗的楞伽禅要点[栏目:宋立道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