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互发互尽(理净)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8
“中观”互发互尽
  (作者 理净)
  这是讲“中观”互相成就,互相于缘,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四种关系:即中观互发、中观互尽、缘观互发、缘观互尽。所言中观互发者,即是“中发观,观发中”,“中”谓中正之理,“观”是观心之智慧,“发”是发生或发现之义。中观互发即是说: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引发正确的知见(观点),有正确的观点和见解才能体会或发现正确的理论。先说中发观者,是观一切法不生不灭,而见中道实相,见中道即生般若正观。比如《涅槃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比如胡瓜,能发热病也。”因为诸法实相本来不生灭,凡夫颠倒分别,没有正观见解,故只见到诸法生灭断常之相,但圣人以正观智慧观诸法,本来如此,不生不灭。凡夫若能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便能发生观智,如胡瓜能生热病。观发中者,是说众生本来认为因缘是生灭是生死断常,而不知是诸法实相。若能以正观智慧去观察,分析认识,检查生灭法实体不可得。也就无生灭法可生可灭,本来毕竟空寂,即是悟入诸法不生不灭的实相。这种由正观而发的中道即是“观发中”。
  所言缘观互尽者,即是“缘尽于观,观尽于缘”。“缘”即是智所对之境,是指邪见。“观”是观智,指正观。前面是正理对正观,故言互发,今谓邪缘对正观,故名互尽。“尽”是灭尽义,即是说以正确的观智,去观察错误的见解。就是悟道而将邪见以正观灭除,邪见既然已尽消灭除尽,那正观也没有再保留的意义。因此正观亦尽,名为“内外并冥,缘观俱寂”。“缘尽于观”者是说外道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之人的偏邪之缘,本不真实,菩萨若以正智观照,则皆不成立,一切邪见要消灭于正观之内,名缘尽于观。观尽于缘者,本对于邪缘,而说正观,邪缘既尽,正观自息,名观尽于缘。因此说缘尽于观,则成非缘,观尽于缘,则成非观,今非缘非观,不知用什么说最好,所以就暂时勉强叫“正观”。
  所言中观互尽者,前面讲中观互发,而今言中观互尽。中观也叫境智,“中”是中道实相作为观的境,“观”指能观之心,是能观之智,所以中观也是境智。今言中观互尽也就是境智互尽,即境不能自己称为境,因对智而言才名境;观的智也不能自己称为智,因智能照境才说为智。此境智都是相待而言,既然境不自境,因智为境,则非境;智不自智,因境名智,则非智。这样非境非智,即是缘起之性空。所以境智俱尽,即是“中尽于观,观尽于中”。
  所言缘观互发者,前面讲缘观互尽,而今言缘观互发,是表示教理圆融,两相对照,互相显发。因为由彼邪缘,才显得中道是正观,此即是缘发于观。由中道正观,才能说明彼之见解是邪缘,即是观发于缘。前面的“中发观”是发现、发生之义,今“缘发于观”是显发之义,二者略有不同之处。

{返回 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探——从印度中观学到中国三论宗的二谛观(释照行)
下一篇:中观之学(王路平)
 三论宗之中道观(理净)
 略探般若三论学中“北方四论学派”的师承与发展(源正法师)
 试析吉藏大师对“八不”思想重视的原因(妙一)
 对学习“三论宗特点”一讲的认识
 《三论玄义》造论因缘研究(悟实法师)
 《百论》的空观立场及其对外道诸派的破斥(戒斌、知远)
 吉藏《三论玄义》中之破显所具有的融和倾向
 三论宗初章义(理净)
 隆相法师在三论宗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解读济颠(文正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十四小时放念佛机,可不可以?躺着坐着都可以念佛吗?怎样做保持佛号不断?[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生活的智慧[栏目:证严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北京智化寺《不知名元官藏》简述[栏目:觉真法师]
 如如不动[栏目:月溪法师]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里列出一些论师的不同观点,那么这些论师都是经过亲证才写的论吗?还是推理?如何对待..[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生命中该认真的事?[栏目:海涛法师]
 生死的幻觉 第27章 修炼三门的要法[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三、培养对上师的信心[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心经 [藏译][栏目:经论著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