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论宗衰灭之原因(理净)
 
{返回 三论宗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8
三论宗衰灭之原因
  理  净
  三论宗虽然起源于印度,但形成并发展于中国,这里主要是说三论宗在中国衰灭的原因,其实无论在印度还是在日本,三论宗的衰灭都有一定相同的原因。今从客观的角度看三论宗在中国衰灭的原因不出以下几点:
  1、无卓绝之大师:自吉藏大师以后,三论宗就没有非常卓越的伟大人物崛起,继承吉藏大师的学说,将三论宗更加发扬光大,所以使三论教义逐渐晦涩衰败。虽然吉藏门下也有弟子慧远(兰田悟真寺)、智拔、智命、智凯(嘉祥寺)、硕法师等人,但都没有能使三论宗绍隆复兴。
  2、重理轻修证:自僧诠、法朗、吉藏以后,学习三论学者大都注重于讲学,偏于义理上的研究,而忽略了将理论运用于行持上的修证。使得人们错误的认为三论学唯有理论没有修证,漫漫对三论宗和疏远和遗弃,使得三论宗逐渐走上了衰落。再加上三论宗义理又被天台宗等所吸收,所以使三论宗逐渐无人弘传。
  3、受法相之排斥:由于当时玄奘法师受唐朝皇帝厚望而盛弘唯识,时人皆从玄奘亲学,排斥三论。唯识学注重于“心识”,立识破境、有破有立,人们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三论学主张一切法内外具空,心境皆是假名无有实体可得,但破不立、不著一法,此甚深理论人们不容易接受,所以使得三论学说便无人专弘而衰败。
  4、时潮之变迁:时代的变迁也是一种学说和思想兴衰的重要原因,在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玄谈之风极盛,人们对空的认识兴趣日盛,而三论学之般若思想适合当时人们的兴味,所以三论学随时乘兴而起。但到了唐以后人们尊崇于儒学,学风也转为现实,而唯识学思想又重于现实,人们由崇玄而逐渐趋向实际,也就重于唯识而轻三论,使得三论学逐渐走向衰败。
  5、学者好异思迁:趣新好异见异思迁本为人之常情。再加上人们一般对后人的学说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也就容易受到人们的观迎。因此,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一时间成为鼎盛,而三论、天台等旧学说也就被人们厌弃而遗忘,逐渐无人问津,使得三论学说渐渐地衰败。
  6、受禅宗之影响:中国佛教到后来禅宗盛行之后,重实行者入于禅宗,唐末三论宗之诸大师,如元康为三论宗之重要人物,著有多种著作,至此亦归入禅宗。正由于禅学在理论上与三论学有共同之处,能将三论宗的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修学佛法者重于实践,所以修学三论者也就转向于禅宗,此实为三论宗衰灭之致命要害。
  今天我们修学三论学应当以前人为借鉴,补其不足而扬其长,使得自家学说和思想理论更加完善。唯有能知自家理论之不足而补救,才能得到重新发扬和光兴。任何一种学说都要随时间、社会、文化等不背景,而去适应不同的人们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其永远得到发展而不衰落。

{返回 三论宗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宗
下一篇: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理净)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蔡惠明)
 中国三论宗传承及其发展
 三论宗
 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理净)
 三论宗衰灭之原因(理净)
 三论宗大意(黄忏华)
 三论宗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
 三论宗重要著作
 三论宗略述(刘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象的故事[栏目:觉性的故事]
 道理就是路[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扎西持林见闻之——一张纸条[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异部宗轮论》初探(定源)[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西园法师谈佛门礼仪:合十[栏目:佛门礼仪常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解脱之道讲记 b16 三法印 三 涅槃寂静[栏目:体方法师]
 一六二 亲交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壹壹贰 干屎橛[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七)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