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三集
慈法法师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2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三集

录音记录:明忻 明良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净土一法在中国传播以来,行持这个法门得到往生利益的前辈是无量无边的。我们现前能得遇这个法门,于佛法得不退转是必然的。虽现前表现有异,其根本摄化必然不会使我们某一类有情或某一个有缘丢失它的根本利益。因为这个教言,过去的人讲,一入耳根永为道种,弥陀威德名号在自觉不自觉中,使我们无量劫以来种种蔽障、种种执著实有的心迅速消除、消融。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这大光明藏中逃逝惯了,都在自己的执著业习苦中去当真。我们有幸在佛陀的加被下,闻到这殊胜功德宝号,会出生一切功德与善巧。这出生是佛力出生。

我们还看113页。

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游四天下,名为自力。
    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

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
    故《大经》(卷上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后学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上一段文字中比较突出的提出难行道与易行道,这一段文字最主要来畅明自力与他力,提示自力摄与他力摄的问题。

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

按道绰禅师说法,这是一种自力的修持,这也离不开阿弥陀佛愿望的加持与十方诸佛功德的回施,当然也离不开我们自身善根的成熟,这是决定无疑的。佛力不离现前一心,这心智的感知决定非从外得,也决定不是内中生起。它畅明之刹那的缘起表现实无得失,正是无得失的空明表现了心智的无碍,无自性的、不动的、无有名相的光辉照耀着法界,各个取用。所谓取用就是以我们现缘来作为种种表达。阿弥陀佛圆满功德的报德的映现,也就是我们心地顺性的随顺罢了,你说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法益?运用的人在这地方会得到安乐。这种安乐是无始以来本无昧失的自性的畅明,这种畅明唯有随顺者可用可知,认之用之,不是说得失的问题了。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说是他力是为增上方便。

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

故《大经》(卷上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光台”要解释很费力,我们在念佛放下自我的时候,在这种因缘下,对光台会有感知性。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增上罢了,实在是机缘成熟下,一种贴切的喜悦与出离生死困惑的安慰。我们往往已经习惯于自身业习的造作。在这个地方,阿弥陀佛的愿力是平等普摄。

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后学者,

道绰禅师给我们一个提示。

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

你不要强制排斥这个东西,说自说他,实在是给我们一个方便。你要是在这个地方不敢生起决定,那就是一个究竟说。一般在方便处,人不敢下手,所以说他力是究竟说。

徒在火宅也。

我们一念回心,得见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或佛力,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的命根与业力一时消融,这是一个抉择。我们学习下面一段文字:

第二、明劫之大小者,如《智度论》(卷五、三八意)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满中芥子;有长寿诸天,三年去一,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一拂。天衣重三铢,为拂不已,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第三门中有五番:

第一明从无始劫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如《智度论》(卷一六意)云:「在于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尽阎浮提界,或重生,或异家生。或南阎浮提死,西拘耶尼生;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系地狱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道,受苦乐二报,生死无穷。胎生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是故《正法念经》(卷六○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不修道;不觉往福侵已尽,还堕三途受众苦。」

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二、南本卷二)云:「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

是故又彼《经》(北本卷二四、南本卷二二意)云:「劝修不放逸,何以故?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是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于诸山中,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善哉!明劫大小这段文字是引用龙树菩萨劫之长短(的说法)。在数之中,有智者得见,愚者不得见;有菩萨得见,圣者不得见;有诸佛得见,菩萨不了知。我们无量劫以来的轮回、生命的延续,旷劫以来我们的生命在四生九有之中不断地循环,这段文字解释无外乎如是,告诉我们生命的转化。人的一百岁,我们可数的就这么几天时间。按劫来算,到底人的生命有多少呢?他举了一个例子。

第二、明劫之大小者,如《智度论》(卷五、三八意)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满中芥子;有长寿诸天,三年去一,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一拂。天衣重三铢,为拂不已,此石乃尽,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如《智度论》(卷五、三八意)云:劫有三种:谓一小,二中,三大。

如方四十里城,高下亦然,

高也好,长也好,宽也好,都是四十里。

满中芥子;

我不知道大家见过芥子吗,芥子有油啊,很小很小的。

有长寿诸天,三年去一,

三年取一个芥子。

乃至芥子尽,名一小劫。

这个数字用我们人的思维肯定是没法算的,四十里高堆满芥子,长寿天三年取一颗,把它取尽是一小劫,这数字有多少呢?四十里我们是知道有多长的,抓一把芥子让你算都很难算,但你可能是会算出来,让你捧一捧、装一个房间呢?一里、四里、四十里,这到底多少个数字呢?用我们思维的脑袋瓜子肯定很难及了。

或八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如前取尽,名一中劫。

或百二十里城,高下亦然,芥子满中;取尽一同前说,方名大劫。

在这地方让我们来观察,一定不要草草过去了。现在我们人类观察力没有,无记力特别强。大家坐在这地方,有些人宁愿脑袋瓜子发发木,他不愿意去思维。好比我们说小劫、中劫、大劫,你如理地去思维一次,观察一次,象《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给我们提示的,你思维一次你就知道劫的长短,你心里有一个道种智的安立,这安立是后天所习,它有力量的,真是有力量的。好比别人问:一劫是多少?你说龙树菩萨有举例子的,你就能表述出来。这表述出来并不是说我们怎样,但它是一种力量。这力量能泯除你的无记业,你在世间可以做一个智者。那你说“我不要智慧,我就作一个无记人”——那你畜生道的缘份就重了,你就喜欢无记,下面的果报就是畜生道,那就很久长了,没有办法了。在僧中,现在修无记法的人是最为普遍的。很多人学佛学的什么呢?一些大善知识也在讲:“什么也不想”——实际是方便语,但现在很多人以“什么也不想”为殊胜。这很容易堕入无记——净无记也好、染无记也好,这无记按业相来说是很可怕的,它无利于世间,任无明业宰割。希望大家思维。

小劫、中劫、大劫这是比喻,这种比喻肯定不是一毫不差的说法,就是一种喻说。

或八十里石,高下亦然。有一长寿诸天,三年以天衣一拂。

这不取芥子了,用衣服划拉了一下。

天衣重三铢,

铢到底是多少重量,不是太清楚。

为拂不已,此石乃尽,

(前一个比喻)中劫是八十里城,三年取一个芥子;这个比喻是三年用天衣服拂一下,这衣的重量肯定不是太重,“铢”的重量可以查一查(编注: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约二克,那真是太轻了,三铢就是六克,算得太精细了,六克的衣服,在那儿划拉一下,把石头磨得没了,这就是一中劫。小劫、大劫,一如前说。

我们思维意识是可以(理解)的,你思维从脑子里过一遍以后,别人再问:“一大劫是多少?”你就可以举个例子了。并不是表现自己聪明,那没有意义,但你心中不会在这儿堕入无记,这无记是很糟糕的。现在学佛人要是无记,还不如去记忆点东西。很多人宁愿脑袋瓜子木一上午,木一下午地过去,他不愿意去记一点东西。观察力,菩萨方便,就在这道种智记忆的熏习中,它会引发出来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你种相智得到了,这些方便的学习还都得运用出来,因为菩萨于无量劫以来的种种的道种智的方便都会熏习。因为啥呢?从各个角度来接受世间、出世间的善巧,要不然与此类有情不得方便。

好比说有人不知,你也不是说故意要知,你有过串习。别人问你说:“小劫是多少?”你说:“哦,四十里城高宽,有芥子,长寿天三年来取一粒,把它取完就是一小劫。”你讲得很清楚,有来源,龙树菩萨这么说的,你心里很庆慰,很清凉,很安乐,也没有增进你什么,也没有减少你什么,但是你带来安乐。对方不知就是无明、无记。这个无记,畜生呗!畜生就是任业力宰割。我们要把一切事情、一切因缘(了知)。象龙树菩萨,别人有什么药,有七十二类药,他一闻就知道了。为什么?他多生多劫串习这个东西,他一摸就知道了,他一看就知道,一闻就知道。我们现在不要以无知为殊胜啊。你得到种相智决定善巧以后,你要在道种智这个细分处要不断地见习,这会得利于世间,饶益种种种类有情。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个地方不要马虎。

名为中劫。其小石大石,类前中劫可知,不劳具述。

第三门中有五番:

第一明从无始劫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如《智度论》(卷一六意)云:「在于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如是尽阎浮提界,或重生,或异家生。或南阎浮提死,西拘耶尼生;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系地狱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道,受苦乐二报,生死无穷。胎生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第三门中有五番:

第一明从无始劫来,在此轮回无穷,受身无数者。

这还是让我们观察的。很多人对生死没有畏惧,因为没有逼迫他。癌症一得,马上要死了,这时候开始思维了,来不及了。很多人思维不过来,才开始产生恐惧了,怕死。年轻人认为我还行,年龄老了,病了;逼迫你到象我这样上气不接下气的人了,这时候就要思维了。

如《智度论》(卷一六意)云:「在于人中,或张家死王家生,王家死李家生。

你说龙树菩萨是印度人,怎么有张家、王家呢?这不怪龙树菩萨,这要怪罗什大师,他翻译成我们中国的说法,罗什大师把一千卷《大智度论》,一转手变成一百卷了,象变魔术一样的。很多后世的译经师有点气愤不平,他们称为新译派,他们一看梵本,“这也太不象话了,梵本十方佛,怎么改译成六方了?!”就有点不愤了。象玄奘法师就是这样的,很多很多后来的法师们又去印度把梵本拿过来,说我们不听你的了,他(罗什大师)把它削减了。有直译派、意译派。我们现在看到《大智度论》五大部,一百卷,实际是罗什大师已经把它偷工减料了,把一千卷拿出来十分之一给我们看,他要直译译过去应该是一千卷,(结果他)译过一百卷,这罗什大师有功有过。我们看不到原来的一千卷了,你现在读《大智度论》只有一百卷,意思肯定没有增减,但是内容他就把它简化了。

如是尽阎浮提界,或重生,或异家生。

有的人还在这一家轮回,做奶奶的,一投生做他妻子去了,做他儿子了,做他姑娘去了,就这样大家转了;有的人不生这了,有的人业力就到畜生道去、天道去了,或出离生死了,不一样。

或南阎浮提死,西拘耶尼生;

有四部洲。

如阎浮提,余三天下亦如是。如四天下死,生四天王天亦如是。或四天王天死,忉利天生;忉利天死,生余上四天亦如是。

大家在色界、在欲界、在人道转来转去的。

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此死生彼,一一皆遍亦如是。

不管是色界、无色界、欲界,大家都这么生来死去,就这么一劫一劫,一小劫、一中劫、一大劫,就这么(轮转),你一点自由都没有,你要自由就出三界了。你不自由,被业力驱使到这地方,驱使到那地方。也有人说我就求人天福报,严格持五戒、行十善,那你可以生到欲界天;你说我就习诸禅定,长习诸四禅八定,你可以生到色界天;那我就修非想非非想,(可以生)无色界天;但你不是自由的,因为啥呢?过去业熟了,可能堕落到畜生道,业报成熟再生天去了。你不自由,未出三界,为三界业力所系,就是无始以来的虚幻业力所系,你不得自由的,你根本不自由。你要自由了,那你就是出离三界的人。

象菩萨们若以分段死、变易死,他是得自由死。我们读过马郎的故事,观音菩萨应化,这一带有瘟疫,就让人去背经典,背经典就嫁给他,最后背《法华经》,背完了,嫁到马郎家就死掉了。实际他就是示现身,他没有色身,就是用一下就结束了;象我们现在不是用一下就结束了,是被用结束了,业力用完了就结束了,业力用不完你就结束不掉。有人上吊都吊不死的,吃药——我见吃药吃不死的人真是有,他就死不掉。为啥呢?业力未尽,你想死也死不掉,逃都逃不掉。过去说死不掉,活不得,就是这样的。那你要是菩萨就不是这样,菩萨的生命是自由的。他为了示现,令你得度脱,他可以跳崖,让你看,但他不是自杀。为啥呢?他知道这个身是幻化的,他可以喂虎去,他干什么都可以。我们不行的——也可能有的菩萨行,我们不知道,我说我不行,就在三界里滚来滚去。

或色界死,生阿鼻地狱;阿鼻地狱中死,生余轻系地狱;轻系地狱中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饿鬼道中;饿鬼道中死,或生人天中。如是轮回六道,受苦乐二报,

现在有人求人天福报,说:我要比现在过得更好。苦乐二报这个轮回都是不自主的。主要是不自主,就这一点是最麻烦的。今天他们在下面念佛,我说做一点事,走着走着,眼冒金星,我说,哎呀,你根本不当家,你不自主,不是自主力,没有那个力量。你想怎么样,不当家啊,当家的人是自由的人,你不自由啊,六道轮回的人真不自由。你看那证得圣果的人,《四分律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尊者,有个妇女跟她丈夫闹矛盾了,就跑出来,说:“尊者我害怕,能不能随你走啊?”他说:“可以。”她丈夫后悔了,跑着撵出来,一看,他老婆跟一个和尚在跑,上去就把尊者打得九窍出血,这个尊者就在下坡路上一坐,入火光三昧,融入虚空,下来后又恢复正常了,人一看赶紧下来叩头。我们要是被人打了九窍一出血就撂倒了,没办法,你没有三昧力,没有这个力,你恢复不了正常,为什么呢?不自由。我们要是自由了,你去大街上示现让人打你一顿,结果一打就成业报相了,痛苦不堪了。不行的,生死不自由。

生死无穷。胎生既尔,余三生亦如是。」

胎生、湿生、卵生、化生亦是这样的,不自由。你看看,你观察生命,种种生命不自由,我们看自己的生命真是自由的吗?我经常做梦想着自己是自由的,结果一到现实中就不自由,总是希望自己自由。不出三界不自由,不证圣道不自由,不往生净土不自由,不得究竟法益不自由,你肯定不自由。一定在人天福报上真正产生厌离心,一定要有出离心,要不然不自由。

是故《正法念经》(卷六○意)云:「菩萨化生,告诸天众云:凡人经此百千生,著乐放逸不修道;

现在我们人还是这样的,一千生、一万生、一劫生、二劫生、大劫生、小劫生,就在这个地方放逸啊!他们在这行般舟的,他们突然愿意不放逸了,只有一天一夜,就回家下山了。我们现在天天在这儿,不知道放逸不放逸啊,放逸不放逸大家自己心里清楚。因为啥呢?我们千百万劫来,就是在放逸,没有出离过生死,在六道里轮来轮去;在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就这么轮来轮去;在三恶道中轮来轮去。我们怎么来审视自己?希望我们晚上睡觉、休息的时候,多审视审视。

时间又到了,明天接着学习。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四集
下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二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六集
 《安乐集》讲记 第六十四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七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四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二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三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九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集
 《安乐集》讲记 第十二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十)~J 十五、弥醯经;十六、即为比丘说经[栏目:界定法师]
 融合的佛教 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栏目:董群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四二)[栏目:杂阿含经]
 念佛救度中阴身[栏目:参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7[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栏目:杨佛兴居士]
 为鼠说法[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金刚经讲解 第四讲[栏目:法界法师]
 把多余的布施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亲友书略释[栏目:亲友书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