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目录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69

《佛教戒律学》

劳政武 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名号论
第二节 范畴论
第三节 目的论
第四节 方法论
附注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制戒的根由
第二节 律藏的结集
第三节 部派与大乘的戒律
第四节 从《摩奴法典》看原始佛教戒律的渊源
附注
第三章 佛教戒律传入中国与其发展
第一节 戒律之初传中土
第二节 律宗的创立、发展与衰微
第三节 中国化的禅宗规范
附注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一节 中国固有法制之特色
第二节 东汉——南北朝
第三节 隋、唐、五代
第四节 辽、宋、金
第五节 元
第六节 明
第七节 清、近代
附注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一节 法源概说
第二节 律藏结构
第三节 广律
第四节 戒经
第五节 僧团内规——犍度
第六节 大乘戒律与禅门清规
附注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一节 戒律的罪与罚之特色
第二节 犯戒论
第三节 处罚论
第四节 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忏悔
附注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信佛的门户——三归
第三节 五戒
第四节 八戒
附注
第八章 受戒的类别——出家戒、菩萨戒
第一节 沙弥(尼)、式叉尼戒
第二节 综述比丘、比丘尼戒
第三节 比丘戒条
第四节 比丘尼戒条
第五节 大乘菩萨戒
附注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一节 历代法律规范宗教之原则
第二节 出家人在法律上的地位
第三节 出家人身分之取得
第四节 对个人的管理
第五节 对寺院僧团之管理
附注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戒律之精神与目标
第二节 律宗的“判教”
第三节 “制教”有关理论
第四节 律宗“四科”
附注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一节 戒体的要义与实用
第二节 戒体的种类
第三节 戒体的性质
第四节 其他戒体问题
附注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一节 从禅宗“无相戒”看戒律的会通
第二节 从现代法学看戒律
第三节 儒家道德与佛教规范的会通
第四节 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一节 个人戒行问题
第二节 戒律的适应性问题
第三节 对戒律的误解与曲解问题
第四节 俗人可阅戒律吗
第五节 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
附注
主要参考书目
评议
后记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佛教戒律学 后记
 佛教戒律学 第三章 佛教戒律传入中国与其发展 第二节 律宗的创立、发展..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三节 处罚论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一节 戒体的要义与实用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戒律之精神与目标..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四节 俗人可阅戒律吗?(略)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一节 个人戒行问题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一节 戒律的罪与罚之特色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一节 法源概说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6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五百罗汉 191、罗旬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