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心·开心 第6章 “心”哲理与“识”的分析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4

第6章 “心”哲理与“识”的分析

·三界唯心
·心的特质与异名

·心识清净、一切无碍
·第九识与第十识
·心识的作用
·心识的作用
·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之识
  一、三界唯心
  接前一章“百法次第”之后,今将五位百法的第一位“心法”的内容组织作说明。
  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生万法,宇宙万象由心而生,所以“心法”列为首位。
  有位公司主管到工地,看到第一个工人就问:“你在做什么?”工人很不耐烦的答:“你没有看到我在做苦工,挑石子吗?”又走到第二位工人面前仍问:“你在做什么?”第二位工人答:“我为了养家活口,只好来此做工。”虽没有第一位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神情,但却是一副无奈何的神态。走到第三位工人面前再问:“你在做什么?”这位工人拭了一下汗水,放下挑石头,微笑地说:“我正在参与一件大工程,这栋建筑物盖好之后,一想到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心血在内时,觉得很高兴……。”一副与有荣焉,意兴风发的神情。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时空,同样的薪津,却因心念的不同而产生三种不同的心境。
  百法明门论主世亲菩萨,为使众生明白“三界唯心所造”,将整个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归纳为一百个法,欲使众生清净智慧去观照、思惟、体证我法二空之理,而得大自在、大解脱之乐。前几章已“略述”五位百法,今将进入“详解”部分。将百法名数,按其次第(心法、心所地、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之顺序列出、详加说明。
  二、心的特质与异名
  《大乘百法明门论》云: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
  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八五五页)
  名相释义如下:
  (一)何谓“心法”
  心法又名“心王”,是有情众生最主要的心理活动,具有成就万法的能力,是百法中最重要之法,含有八种心理作用(亦即八识)。心法有六义,见前文“何谓一切法?”
  (二)何谓“略有八种”
   蕅益智旭大师的《百法直解》云:
  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
  ①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
  ②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
  ③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
  ④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
  ⑤依于身根,了别痛、痒、寒、热等触,名为身识。
  ⑥依于意根,遍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
  ⑦意根从无始以来,内缘第八识之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⑧阿赖耶识则喻如水,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若无此识,则根身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喜恶,漏封锁漏种是谁摄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既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若是实我实法则应常无变易。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一,岂是实我实法哉。
  由上述引文可得知,“心法”无量无边,心性无大小,不可以言语取,也非境物所可形之,因为心的本体是“言语道断,动念即乖”,所以当我们形容最高之真理为“一真法界”或“一乘教法”时,以“一”来形之尚属方便法,所以直解云:“尚不可名为一,云何有八?”但要从无量无边的心的作用理出个头绪,所以将众生心的作用中最为显著的举出八种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八识”。
  关于“八识”的详细解说请参照拙著《谈心说识》。
  (三)何谓“心与识”
  智旭(一五九九至一六五五)在《止观法门述要》中云:“大乘者,心性之异名也”,“心之体即是大乘”;《大乘起信论》也是以众生心为大乘的本体。可见“心”确是大乘的思想,可是追究大乘唯心思想的根源,则无疑是萌芽于小乘教中,如果排除小乘教,便无法认知大乘唯心的根源。
  佛教所说的“心识”和普通所说的心或心理学不一样,所以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七十二卷中云:“问:诸契经中,说心意识,如是三种,差别云何?”长行解释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为识。”
           (《大正藏》第二十七卷·三七一页)
  一般人总把“心意识”混为一谈,其实心、意、识各自有其职司功能,所以《毗婆沙论》云:“心意识三、亦有差别,谓心是种族义,意是生门义,识是积聚义。”
  这是在说明“心”有集起之义,集诸法之种子,起诸法之现行,亦即第八阿赖耶识。
  “意”是指末那,第七识,恒审思量,此识是我执的根本识。“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识而言,有“了别”之意,亦即主观的心对客观的境有明了分别之功能。
  关于心、意、识彼此间的关系,有首偈语可说明:
  兄弟八人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出主意
  这是在说明心的八个作用(亦即八识)的譬喻。“五个门前做买卖”指的是打前锋的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又称五表识,是我们的五种感官作用。
  人之所以会有烦恼,也就是因为心识有此八种作用,五种感觉器官,要吃好的、听好的、睡好的,内心又不欲别人比自己强,自私、执著、无明,皆由此心起。但去除烦恼、证悟菩提妙果也是这个“心”。所以《六祖坛经》云: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世人因为对心识的力量、对心识的历程不解,所以总是向外寻求,祈求神明或上帝保护,或设法拥有大量财、权利,以便巩固自己,他们逃避面对自己的心灵情境,所以事事求诸于外力。若能体会《增一阿含经》所言:“一切法者只是一法,心是一法,生一切法。”把自己从物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恬淡不贪婪,不虚伪、诚实、真挚;在尽力发拙自己的潜能、性向及稟赋下,实现自己,始能创造精进、朝气蓬勃的生活。
  从吾人对于自我心识的了解与否,将会形成两种价值导向。或在文化上形成人文和感性两种文化差异;或在生活上造成觉者和迷者的异趣;或是在品格上形成君子和小人的殊途,或在心境上演变成菩提和烦恼的不同。
  因此不解佛法而自寻烦恼者,其境况犹如坠水之人,不识水性,必急忙求援,全力猛扑,而沉溺愈甚;懂佛法而不受六尘所束缚者,如坠水者,熟识水性,不急不忙,悠然浮起,终免于难,从容而登彼岸,这也就是菩提心般若智慧的实践。
  所以迷与觉不离自心,经世济国之业人人能行,不分行业,不分大小。只要自净本心,不起染者,功在社会、利益人群而不执著,无拥有之念,则佛法与世法可相互融摄。如《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四)何谓“心的特质”
  前文提到佛教所说的“心识”和普通一般人所谓的“心”不同,现就“心”的几个特质略述如下:
  ①心是超越形相的一种作用。它开始进行作用时,即形成“时间”,而开始扩展时,则形成“空间”。有了时间、空间之后即形成现象世界。因“心”超越时空,故能大小相融、一多相即而无碍。这是心的超越性。“心”又有一种“内在性”而相即于一切事物,因“心体”虽无形无相,但能显现一切相,有形无形,相即相融,形成一心法界的世界观。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的平等觉性,其根本立场在此。
  ②心的作用是无常的。无形无相的心,时刻都在变化。不管是白天或睡觉的心都是在起作用,永不停止。因此大自然界(客观的世界)及吾人意识的世界,都在变化,所以说诸行无常。
  ③心的本质是无我。外在的世界与内在的心虽迁流变化,但所谓“一心”、“生命”,并非有一个常住的实体,换言之,心虽有活动性,但无固定的本体可提。因为心和世界,皆是五蕴的因缘和合相,皆是因缘法,因缘所结合的现象是假有、暂时,而且各有不同,例如:“一水四见”。故从固缘法,欲觉一常住不变的实体,究竟是不可得。所以“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却是空”,故言:诸法无我,后来大乘佛教的中观思想即由此而演变开展。
  ④心有一种自己统一的特性。无我或空观是由于否定所有是固定的观念,进入主客未分的无差别界(此境是因缘法的核心),而以成立最高积极的统一为目的,这个最高的积极统一,叫“一心”。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的存在,一朵花、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积极统一,这是万物一切有情无情的根本倾向。一切现象,都以“自己”为立场,来统一自己以外的一切现象。从小的“自己”到无限大的“大我”,都是这种自己统一或自己中心的倾向。
  因此,由各不相同的自己所看的世界,当然亦各不相同,同时,有此自己统一的倾向,世界也才能够变成有统一的具体现象,否则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有系统地具体存在。《杂阿含经》云:“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也就是表示其自己统一的世界观。
  ⑤心有自己开展的特性。心的当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故云“法界一相”。这个一心的境界,不可提取,但可体会,如欲体会此境须舍“固执”以无我无常的心情来吟味,即可获得。不过如由理论方面来看,这种积极的统一(一心)是要开显“空”的内容,所以说:“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空”。从外表看“心”好像是寂静的样子,但在内涵上却是“活动性”或“跃动性”的,因此“一心”仍不能停止在“无差别”的状态,倒要从无差别的状态开展差别的世界出来。所谓:“一心生万法”,但此差别只是显心的本具功能,换言之“空”有无量性德,心的开展,当有其开展顺序。即先为“主观”而起,然后才“客观”,这个分裂(主客的对立),即是“了别”,到了别时,一心则变成“识”。心的跃动,似在无差别的“如如”上,即现有灵犀一点闪光,而此闪光好成为主观的发动,而被此光明所映出者,即是客观的世界。由此“一心”现出“主观”,由主观射出“客观”,于是现出万象,此万象与心的相依相资,即成互为“能统一”,互为“所统一”的圆融相即的世界,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世界体系是“一心”开展的情形。
  ⑥心本身是动静一如。本来动静是相对的,但在动中有自在性,而在静中有动性。这叫动静一如。例如吾人眼前的一本书或一张纸,你说它动,它是绝对的动,因为一本书、一张纸,都有它无穷无尽的作、效果、性能,在发挥它的特质;同时你说这本书一张纸是绝对的静,它也是绝对的静,因为它本身是静静地放在桌上,所以说这本书是动静一如的状态。因为动静是相待,有分别对立,必有综合统一,这是必然的道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无形无象的心,可说是一种永远的现在,而永远的现在是动静一如的状态。这就是无常与无我的根据。正如星云大师在“佛教对心识的看法”文中提到:“心的一刻与心的永恒,心的方寸与心的虚空,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等”与此相同。西田哲学的“绝对相反的自己同一”亦是此意。
  ⑦心是“认识主观”的“主体”。我们的心理活动,由“理智”与“情意”两种要素而成立,但佛教将心理活动,分为“心citta、意manas、识vijnana三种。“识”是分别或统一客观的认识内容的作用,“意”是统一继前(理智的分别或统一作用)而起之情意作用,而由此理智与情意二意之心理活动,吾人乃能开展我们的一切生活,积集一切的经验,而形成主观的主观(生活活动)者,叫做“心”。但此主观的主体的“心”,因本身是无常、无我的主客观两观的主体,而此主体是极微极大的无主体的“心”,因本身是无常、无我的主客两观的主体,而此主体是极微大的无限的无形存在。所以“心”能成为所有对象的主体,如禅宗所谓:“现成公案”、“随处作主”即是此意。因其是无形无象且又是所有对象的主体,所以《华严经》云:“工画师亦不能画知心的状态。”
  (五)何谓“心的异名”
  要了解佛教所说的“心”,除了该研究“心的本质”以外,尚应知在各经论中心的异名。《大乘止观法门》(南岳慧思禅师所作)中提到:“众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如是等名无量无边,故言众名,(中略)其作实际、实相等,无量名字,不可具释。”(《大正藏》卷四六·六四二上、四页下)
  心有多种名称,表示“心”有千变万化之思虑、妄想。又名“自性清净心”,表示心的本性却是与一切妄想不相应,以独立超然之意而名自性清净。另外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也列举种种异名,如“妙有、真善、妙色、如如、中道、虚空、涅槃”等(《大正藏》卷三三·七八二页中),又《大乘法苑义林章》第一卷中也从各经论中搜集心的许多异名,例如:
  1、唯心——华严经2、般若经——3、不生不灭——楞伽经4、非安立——瑜伽论5、法身——胜身鬘经6、一乘——法华经7、一实谛——胜鬘经8、圆成实——摄大乘论9、佛性——涅槃经10、法界——中边论11、不思议——楞伽经12、不二法门——维摩经13、一依14、空性15、如来藏16、自性清净心——胜鬘经17、真如——对法论18、法性——唯识论19、不虚妄性——唯识论20、不变异性——对法论21、法定——般若经22、法位——法华经23、平等性24、离生性——理趣分疏25、法住——法华玄赞26、真际——中边论27、无我——中边论28、虚空界——对法论——29、胜义——中边论30、不思议界——大般若经。共计三十种。(《大正藏》第四十五卷·二六零页)
  另外,《大般若经》第二百九六卷中,又立“心”为“离生性、法性、虚空界、不变异性、实际、法定等十一种”。
  又《宗镜录》第二十九卷,对于心的名称和显、密二教的解说如下:
  教有二种说:一、显了说,二、秘密说。显了说者,如《楞伽》、《密严经》等,起信、唯识等论。秘密说者,各据经宗立其异号,如《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住”为宗,华严经者以“法界”为宗,涅槃经以“佛性”为宗,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别义。何者?
  以真心妙体,不在有无,智不能知,言不可及,非情识思量之境界,故号“不思议”。体虚相即,绝待灵通,现法界而无生,超三世而绝迹,故号“无住”。竖彻三际,横互十方、无有界量,边表不可得,故称“法界”。为万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减,处圣非增,灵觉昭然,常如其体,故曰“佛性”,乃至或名“灵台”、“妙性”、“宝藏”、“神珠”悉是一心,随缘别称。(《大正藏》第四十八卷·四二七页)
  且约一心,古释有四: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身中五藏心。
  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色是眼识境、根身种子器世界,是阿赖耶识之境,各级一分故云自分。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积集种子生起现行。四、乾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真实心,此是真心也。(《大正藏》第四十八卷·四三四页)
  可参照《楞伽经》第一卷、《俱舍论光记》第四卷、《翻译名义集》第六卷、《宗镜录》第四卷等。
  三、心识清净、一切无碍
  《楞严经》云:
  “若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又云:“根尘脱粘,识无所寄;根尘无体,识性原空。”
  惠能大师云:“悟得八识清净,当体便是大圆镜智。”
  《大般若经》云:“唯心所现,性相俱空。”
  《六十颂如理论》云:
  法无生无我,智悟入实性,常无常等相,皆由心起见。
  若成立一性,所欲如水月,非实非无实,比由心起见。
  提到“心识”,一般的心理学家只说到第六识,亦即潜在意识,第七识以上是佛教所特有,第八识或第九识等各有其领域作用。
  四、第九识与第十识
  总说为“一心”分开来为第八识。摄论师将第八识判为染识,而另立第九识为真识或清净识。玄奘大师一派则认为以第八阿赖耶识染净两面中的“净分”列为真识(无垢识),“染分”列为现识(染污识)。
  《楞伽经》中云:
  “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
          (《大正藏》第十六卷·四八三页上)
  依《宗镜录》第五卷和第五十七卷的解释,此中所谓的“真识”指的是本觉、真如、如来藏,“现识”是第八阿赖耶识,“分别事识”是其他七识。“转相”是说诸识有生灭相,“业”是动义,是说诸识有相对于静具动的现象;“真相”,是说动而同时静的真相依然不变,八识都有这三种相。
  关于第八、九识,《楞伽经》有以下说法:
  “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八九种种识,如海众波浪”
  “依诸邪念法,是故有识生,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大正藏》第十六卷·六二五页上、五六五页中)
  又《密严经》中说:
  “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大正藏十六册·七三四页上)
  《金刚三昧经》、《决定藏论》等,把如来藏——真识,分离于阿赖耶识之外,而名“菴摩罗识”是为第九识。阿赖耶识是对凡人的妄想心而说,菴摩罗识是就升入佛位的人而说,两者的区别,可参考“证真”的《玄义私记》第五卷。
  《释摩诃衍论》纲罗了各种异说,在第二卷中,将“心识”大别为十识(大正藏卷二二·六一一页)。从十种识的本意来看,一切显教所说的只有九识,以菴摩罗识为究竟;而密教却立“一切一心识”为究竟,和空海所说的十佳心相配,等于第十住的“秘密庄严心”。所以密教也重心识论的发展。
  天台、华严是“唯心”发展而成立的圆教,禅宗也是“心”思想的发展,面发挥其“以心印心”的宗乘。净土宗也是唯心论所转变的“他力救济”思想。
  唐朝宪宗时,有一少年名斐度,生活贫困,抑郁不得志。有一相师看他脸上有条纵理纹入口,就预卜他会遭到饿死的厄运。有一天,他至香山寺礼佛,在井边的凉亭内,无意中发现有一包裹,内有三条宝带。斐度心想:“这一定是人家遗失的东西,不可占为己有,自己虽贫困,不义之财不可取。”于是就坐在凉亭中等候失主。
  过了好久,见一妇人哭哭啼啼,走过来东张西望,像在找什么?一脸焦急之状。见到斐度在凉亭,就问:可有捡到三条宝带?并哽咽地说到,其父被人冤枉,关在牢里,那三条宝带是准备拿到官府为父亲赎罪,保他出来之物。如今不小心遗失了,老父之命不保,全家人也跟著受难,说完啼哭不止。斐度判断是失主无误,乃将宝带取出。妇人失而复知,破涕为笑,拜谢而去。有一天斐度又碰见相士,相士大惊说:“你脸上的骨法全变了,先前的饿莩之相已失,莫非做了什么好事,积了阴德?”
  斐度想不想来,搜索枯肠,才记起了香山寺捡宝带之事,一五一十告诉相士,相士一听,高兴的说:“这就对了,你将宝带奉还失主,无形中救了他们一家性命,这是一件大阴德,难怪相貌全改了,将来一定大富大贵!”果然,斐度后来官至宰相,荣华富贵,又高帮善终。
  故劝善诗云:面相不如心相好,为人须是积阴功,假饶方寸难移相,饿莩焉能享万钟。(本文取材自《古今奇观》卷四斐晋公义还原配)
  印光大师云:“凡‘居心’行事,必须向厚道一边做,厚则载福,薄则无福可得,若再加以刻险奸巧,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泽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
  五、心识的作用
  众生的心理现象、作用,千万别,各有不同,难以全部道尽,今就其作用明显而有轨迹可寻者,略述为八种,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在人之一身,如古天子及诸侯能统治一国也。第八阿赖耶识藏一切法之种子,凡一切法之起现行,皆从彼藏中出,如天子之居中御极能发号施也。
  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不涉外缘,如是皇后之正位乎内,隐助天子以行令也。
  意识传令于外,复引缘入内,司内外之机关,如宰相承君行令,达之百官者也。
  前五识各缘一根而起现行,如五方诸侯各依对疆而行其政令也。(注一)
  总而言之,“心法与八识”,在说明心具有万有本体,所有外在的认识皆源于内在自我的想像而产生观念的建立。所以拥有“佛心”的人,在待人处事上,表现人我一体、怨亲平等的态度,不攀缘、不自生的幻觉;能以正确思想产生般若智慧。所以《六祖坛经》云:“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心存私欲,必然招惹不安和烦恼。若能排除狭隘的利己观念,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便能有助于自心的成长。一个能以金钱、时间、思想或智慧来帮助别人的人,自然会生活在丰足与如意的吉祥世界里。诚如星云大师所言:
  人在世间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放得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盘占住我们的心房,那能快乐自主?如果对心爱的东西能够割舍,对违逆能够接受,进而做到无爱无憎,正如《心经》所云:“心无罣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境地。(《星云大师讲演集》)
  人世间的事事物物,从淡泊中滋生法喜,从无求中体验真如,从无我中实践慈悲,以给予代替占有;以服务代替享受。能如此,就能过著如无门和尚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一切自如如,自度度人的完美、积极、乐观的生活。
  六、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之识
  一般研究八识,其次第若依《八识规矩颂》而言,前五识——第六识——和七识——第八识。如依《唯识三十颂》则是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的次第。但太虚大师则别出心裁先讲第六识再讲前五识——第八识——第七识的顺序。
  太虚在师说:何以依此顺序?因为人类平常能觉察到的心识,多半是第六识,如各种思想,各种感情等心理作用,这都是第六识之功用,这不只是佛法能说明,世间学术也都能说到,但说不完全。
  但光讲是第六识并不行,因为只有第六识并不能分别一切境界,如一瞎子,眼根已坏,不能发出眼识,则虽有第六识,亦不能分别青黄亦白;又如一聋子,耳根已坏,不能发出耳识,则虽有第六识,亦不能分别声音之可意不可意。所以其次要说明前五识,必须前五识与第六识,则时生起现行,才能了别五尘境,如眼识与第六识同时现行,才能了别色尘;耳识与第六识同时现象,才能了别声尘,乃至身识与第六识同时现行,才能了别触尘。
  但前五识与第六识所同时了别之五法境,并非凭空而有。唯识学讲“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万法皆在心识之内!然此等境,究交依何识而有?故今进一层,要推到第八识。即前六识所缘之器世间相,既不是前六识单独变起,也不是心外之法,因此唯识家即说是第八识所变,所谓“内变根身,外变器界。”
  从第八识之变现上言,本是交互相徧,同类相似的。如现在我们大家同样拥有人的第八识,于是我们大家同见一种色,同闻一种声。不过,虽同见色,同闻声,但甲所领受之境,未必恰是乙所领受的。换言之:第八识既交互相徧,同类相似,所以没有显然自他、物我之隔别。但在有情众生之心境上,却非如此,即显然有自他、物我之隔别!有了自他,于是就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求自我的保存,自我的发展,自我的殊胜,自我要骂乎他之上!人人都如此,于是人我斗争不已!同归于尽,磨人为乐,损人利己,世界动荡不安!为此就要谈到第七识!第七识,又名执我识,它是我执之根本,有此第七识,才有人我自他隔别,有情众生自我的发展,人格的表现,皆可从第七识得到详细的说明。(注二)
  表义五识五:一、俱依色根——五识俱依色法五根。
        二、俱缘色境——五识所缘五境,俱为色法。
        三、俱缘现在——五识皆不能缘过去未来之法,唯缘现在。
        四、俱为现理——五识皆无比量之作用,唯只现量了知所缘。
        五、俱有间断——五识皆待众缘而起,故起时少而有间断。
  注一:唐大圆《百法明门论简义》。
  注二:智果《百法明门论研究》。
  注三:表格录自忏云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心·开心 第7章 警觉与触觉
下一篇:观心·开心 第5章 何谓百法的“次第”
 谈心说识 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观心·开心 第1章 大乘百法明门论入门
 观心·开心 第12章 精进心、勤改恶习
 谈心说识 第十章 万法融和——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谈心说识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
 观心·开心 自序
 谈心说识
 知心·明心
 谈心说识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观心·开心 第15章 轻安与不放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十疑论讲记[栏目:张秉全居士]
 念经是有感应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普贤行愿颂讲记 四[栏目:隆莲法师]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伏虎 专注[栏目:阿康仁波切]
 信教自由与国教[栏目:太虚法师]
 太虚大师与湖南佛教的深厚法缘[栏目:徐孙铭教授]
 世尊四十九年说法,念佛法门是当今最适合的法门吗?请问如何念佛?[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浴佛源流、当代实践及意义[栏目:法忍法师]
 05-059迈向解脱的路[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相应1-12经 禅等经十二则[栏目:相应部 53.禅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