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忏悔之道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0

  忏悔之道

  白云禅师著述

  梵语忏摩,意谓:包容与宽恕的要求。

  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忏悔有三种方法:

  ①作法——向佛前披陈过犯。

  ②取相——自心中深悔过犯。

  ③无生——深悔后不再过犯。

  忏,是检讨;悔,是改过。

  忏悔,不是陈述认错,道歉了事;更不是期求包容和宽恕,所有过犯即已心安理得;必须的忏悔之时,自心虔诚,发动真实的意念,生起如下的忏悔之心:

  ①惭愧心——不要归咎业重,确知修养太差,惭愧自己恶劣行为。

  ②恐怖心——过犯伤害戒行,造罪自设道障,时刻警惕恶劣行为。

  ③厌离心——生命短促无常,染着徒耗时光,厌离毁道恶劣行为。

  ④菩提心——难得拥有人身,更有机缘闻法,怎能轻忽菩提大道。

  ⑤报恩心——四恩深如浩海,佛陀慈悲度我,想想如何回报众生。

  ⑥平等心——现前人伦莫忘,无始父母勿舍,爱憎敬厌都是亲情。

  ⑦罪性心——罪本无有真性,行为过失偏差,造罪只因染着缘境。

  如果,能够忍恕于人,一切过犯行为都不会发生;在修行觉悟的道路上,必然化坎坷为平坦;心意识里,轻安喜乐,行为运作,洒脱自在!

  同道们!忏悔得安乐,即使现前并无过犯;无始以来,须要悔改的太多了,何况欲想检讨莫明的过去,真还无从下手哩!不过,华严的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说: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问为什么?
下一篇:闭关的知见
 易知篇
 僧伽
 信仰的选择
 佛陀
 错的知解
 如何觉悟自我
 坐视等死
 镜喻
 尊重与珍惜
 金刚萨埵上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