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没有自我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7

  没有自我

  白云禅师著述

  出家佛子,荷担如来家业,为天人师;应该具备的人生观,必须是完全的没有自我;无论是自度而成佛成菩萨,或者是度他而饶益群命。

  如何是完全的没有自我?

  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

  于实际,却是积极的作法。

  譬如“孝道”,以子女舍亲为僧伽身,世人往往认为不孝;父母生养之恩未曾酬报,却弃置不顾,但以个己而行为,太过自私。殊不知舍俗出家,是暂舍“小孝”而行“大孝”;正因为父母恩重,必须感恩图报,所以更不可忘失了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除此,重恩的对象,尚有国土、国主、师佛等恩德,悉皆虔诚酬报!

  为什么呢?

  国土是寄生之处,有国土才能建立家庭。

  国主是治理国土之人,国之安危关系家庭的安危。

  师佛是人类智慧的开启者,众生的无明迷惑,均赖智慧的突破。

  因此,古有名言,谓:

  出家事业,非将相之所能为。

  为什么呢?

  基于出家佛子,必须远五欲,离八风,从事三学,五明,十德的修养;为道法,为众生,牺牲奉献,完全的没有自我。

  同道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面对惯于染着而起分别的“自我”,当受想发动之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

  认识清楚,问题的缘起。

  了解透彻,变动的内涵。

  以五重唯识的观法,以三摩钵提的禅法,以天台止观的教观,以缘起性空的中观,以法界无碍的谛观,甚至观无量经中的十六观法;举凡佛陀之教,但能谛审觉照,必然于中发现许多,可以把握完全的没有自我!

  大德!唯有突破自我,才能发挥意识效用。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尊重就是信任
下一篇:身份、立场、观念
 老僧常谭
 知识与修养
 一味的固执
 学佛之道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行者的方向
 清净、庄严、淡泊
 无畏不是鲁莽
 法师的才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请开示在家居士做火供,要不要请出家法师住持火供?[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48.逐层突破的观空法──小空经的观法[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而佗作舍?[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栏目:日慧法师]
 生命是什么?[栏目:高月明居士]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A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栏目:界定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G 912经叙述众生皆依之二边,若离二边即为中道。[栏目:界定法师]
 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栏目:方立天教授]
 人生的考题[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八苦讲记(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