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阴身的认识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8

  中阴身的认识

  白云禅师著述

  中阴身,顾名思义,是已舍报,未往生之前,于此中间,有一“业识”待因缘而趣向“轮回之道”的“无形体”者,即是中阴身;或者说,就是此身“业报”暂时告一段落,待转而受余报,却尚未趣向其道者,即谓之中阴身。

  综观中阴身的理念,可以想见,举凡六道五趣之众生,于此身报尽,无论是“福报、业报”既已暂告段落,必须转往他道受报,在未趣向彼道之前,其间所载负“福、业”因果的无形之身,即称之为中阴身。

  因此,可以肯定中阴身,不仅是“人”的暂时舍报,当尚未趣向彼道之前是中阴身;其他“天、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各道众生,亦复如是。

  进一步,更可以发现,沙界六道众生,于各道中受报者是定位众生,中阴身则是不定位众生;因彼待缘力之牵引,而趣向“福”或“业”的感报故。同时,更可以明了,佛陀所说,修学行者,何以必须超三界,出六道,方称诸业尽,感报亦尽的道理了!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想行之间
下一篇: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不要开庙店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忏悔之道
 来去自如
 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学佛方程式
 参学之道
 有、无、非、空
 学佛之道
 圆觉境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七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伞盖供养[栏目:布施]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融合的佛教 总序 前言[栏目:董群教授]
 覆佛教普济日灾会[栏目:太虚法师]
 弥陀宏愿深如海 果感净土妙难思[栏目:贝诺法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