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味的固执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7

  一味的固执

  白云禅师著述

  佛法中说:“烦恼中有菩提。”

  如果,肯定烦恼就是业的显现;那末,菩提就是道的流露。

  业,乃与生俱来,原为造作而成。

  道,乃从业而显,皆因修养而成。

  无论是业是道,归究起来,不外自己的“行为”发起。

  然而,既然“造作”是行为,“修养”亦是行为;自己的行为,可以造业而成烦恼,也可以修道而成菩提;因何?固执的“我”却偏偏为业而惑,却不为道而觉?!

  人、是不离“欲”的高等动物,于财、色、名、食、睡等,几乎不可分开;因此,为是五欲,造作不休。

  佛法中提示着说:

  人我与欲为伍,故说人我乃业所成。

  法我行舍精进,故说法我乃道所成。

  由是之故,“我”具“人、法”,可以随业造作,亦可循道修养;同样“固执”,何以独取一味,沉溺于欲海之中?!

  学佛行者,旨在除“贪、瞋、痴”,修“戒、定、慧”;于“身、语、意”的造作,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务期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圣道之境。那末,念处法处,随业循道,当知孰正孰偏,利与害的关键性;应如何?该如何?但能时刻照顾起心动念,而且刻意的好好维护,莫使“心、念”为“欲”所惑,则“道”的踪影,随时会出现在你的左右。

  不是么?!有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即在于“心”之“行”,如何适度调整,时刻把握住:

  是否与生死有关。

  是否与道相应行。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心养性
下一篇:谦虚、礼让、共识
 参学之道
 行者与常住
 认识佛教与佛法
 要问为什么?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忏与谶
 容忍和谦逊
 僧伽
 环境的适应性
 身份、立场、观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栏目:向智尊者]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第二十七则:教杀的现世报应[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目犍连(神通第一) 谁是神通第一[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不要总跟着业力跑[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栏目:无著菩萨]
 艺术品义卖[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关于寻找根本上师问题的开示[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请问佛与道是不是不可以双修?[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第六十二 教诫罗喉罗大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