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心性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4

  菩萨心性

  白云禅师著述

  仁、说文中谓“亲”。如中庸里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论语学而篇:“泛爱众,而亲仁。”

  佛教中说“慈悲”,其实是以“仁”为基因;慈悲之义,在拔苦与乐,以“无缘、同体”而践履,怨亲平等而大行。

  因此,菩萨行道,以“慈悲”为怀。

  虽然,学佛行者,初发心,不一定能行慈悲;但是,从“仁”下手,日久常习,仍旧是可以入达“慈悲”的。

  因此,老衲认为:

  一念之仁,若能持之以恒,得成功德。进一步,若能提升,则可以见道。如果,增上而不稍懈,则必能圆具大慈大悲!

  基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的展现,决定于必须突破自我意识之时;人、之所以太过“自我”,只缘不曾修养四种属于菩萨心量的功德;若能刻意效行菩萨,培育菩萨胸怀,则行道中,凡所有起心动念,必具菩萨的功德;自然,于身、口的造作,悉皆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菩萨心性!

  行者大德们!摩诃衍教下的佛子,皆以“菩提萨埵”而行道;您我同皈佛陀座下,当以菩萨的精神,生生世世,为救众生苦难,以四无量心而行于菩提道上!

  如是行,不仅但止于菩提的成就,更能发挥般若于极至,可以圆成无上正等觉!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谈修行与办道
下一篇:僧尼的三方向
 误会
 觉悟之道
 劳力之辨
 谈心
 计量理论
 牵业
 佛法补白
 想行之间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谈修行与办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你淫欲心来时..瞋恨心上来时...散乱心上来时...业障现前时...愚痴时...[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准提化身说略录(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坦然对生死[栏目:佛眼观生死]
 与众相处为何这么难?甚至学佛人之间也不能免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节 华严宗[栏目:佛学基础]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相应50经 阿巴那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修行要按这个标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