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1 请友善地违背习性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9
“Learn to be your best friend in a most friendly way.”  - Godwin Samararatne
“以最友善的方式学习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 葛荣居士 
﹙十一﹚请友善地违背习性     路
  在未认识禅修之前,曾多次从书本中看到或从电影中听到一句说话,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这句说话似乎颇有道理,但从没有仔细思考或探讨这句说话的真伪。
 
视自己为敌人便是增强习性的行为
 
  葛荣居士建议各位同修无需视自己为敌人。若我们视自己为敌人,我们便会厌恶自己,对自己失去耐性,与自己对抗。相反,若我们视自己为最好的朋友,我们便不会讨厌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亦会有耐性,会友善。
 
  更有趣的是当我们知道如何体谅自己,明白与了解自己,帮助自己遂步不受自己的贪瞋痴所束缚,与自己交最好的朋友时,自然我们亦会知道如何体谅别人,明白与了解别人,帮助别人遂步不受他自己的贪瞋痴所束缚,与别人友善地交朋友。
 
视自己为最好朋友便是违背习性的行为
 
  回望还未禅修之前,常对自己发出很多指令。指令自己不要贪不要瞋不要忧虑或掉举,误以为贪瞋痴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误以为要征服自己这个敌人便先要征服自己的贪瞋痴心。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已经与自己的习性宣战,与自己的习性狠狠的搏斗,后果便是比以往更烦躁,给自己更多减号,常常背着沉重的负面情绪。
 
  后来尝试葛荣居士的建议,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倒发觉贪瞋痴的习性自然地减薄。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有很多方式。例如,当觉知到瞋怒心时,与其和它搏斗或指令自己不许瞋怒,不如友善地原谅这情绪,耐性地观察为什么这情绪会生起,观察究竟心内为人和事制造了什么预期或模型,反思怎样可以对这些预期或模型无批判,无加号减号地从新认识面前的处境。友善地提醒自己这位好朋友,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过往的经验来回应与处理面前的实况,而不是用情绪来反应它。在整个过程中,友善地耐性地陪伴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观察,陪伴他反思,最后,无论瞋怒离去也好,继续也好,无论回应也好,反应也好,无论处理事情得当也好,不得当也好,都同样友善地提醒这位最好的朋友,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努力,不在其成败。
 
  当其它情绪如忧虑,掉举,不安,甚至贪欲生起时,亦可以同样友善地耐性地提醒与陪伴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经历这一切。
 
  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便从实际的层面了解到苦恼是源于与苦恼的搏斗,而不是源于任何情绪。后来更了解到每当自己想指令自己不可有贪瞋痴的情绪时,这指令本身就是贪瞋痴的行为,因为这指令本身就是一个意欲,对自己的一个预期与模型,跟着不顾一切,只强要自己的心达到这意欲,预期与模型。
 
  每当学习友善地耐性地提醒与陪伴自己这位最好朋友的时候,就是违背贪瞋痴习性的时候,因为这时心对自己没有发出主观的意欲,也没有为自己制造主观的预期与模型。
 
  大自然的法则很有趣,越是要征服贪瞋痴,它们越是强而有力。相反,只友善地耐性地学习体谅,陪伴与提醒,它们的力量便会自然失去。
 
  因此,当我视自己为敌人时,这个敌人便存在。相反,当学习与自己交好朋友时,自己这敌人便不存在。其实,无论心内的敌人是自己或是别人,都是心所虚构的。
 
  祝愿各位尝试学习与自己交最好的朋友,改变以往与自己为敌的习性。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2 请学习如何善待自己
下一篇:10 请如实观察自己的身和心
 53 请认识心的无惧
 45 请以自己为歇息的地方
 19 请认识与修习中道
 3 请欣赏努力尝试的个中乐趣
 14 请以修行为培育慈悲的根本
 37 请勿活在概念中﹙一﹚
 26 请学习如何回应习性
 57 请逐渐改变行为的模式
 18 请培育清明的舍心
 32 请修习不存概念的知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三因佛性(张秉全)[栏目:佛性思想研究]
 随喜功德不可思议[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栏目:仁焕法师]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轮回观[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大小粪桶[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七 机缘品 经文.注释[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般若摄颂释 第十五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以不迎不拒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事物[栏目:净慧禅语]
 “三本三要”是都市佛教的发展方向(刘元春)[栏目:佛教与都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