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业根
「诸比丘,如果外道沙门如此问你们:『诸位贤友,有这三种素质:贪(ràga, lobha)、瞋与痴。诸位贤友,这三种素质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何意义及差别?』诸比丘,如果他们如此问你们,你们要如何向那些外道沙门解释?」
「世尊,对于我们来说,教法源自世尊。我们以世尊为导师与依处。世尊,如果世尊能亲自阐明其含义,那会很好。听完世尊的阐明后,诸比丘将谨记于心。」
「诸比丘,谛听。我要说法了。」
「是的,世尊。」诸比丘回答。世尊便说:
「如果那些外道沙门如此问你们(关于贪、瞋、痴这三种素质的区别、意义及差别)时,你们可以如此向他们解释:
『贪欲比较少受指责 ,可是难以去除 。瞋恨比较多受指责 ,可是比较容易去除 。痴最常受指责又难以去除 。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贪欲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贪欲增长?
答案是「美好相」(subha-nimitta净相)。对于不如理作意那美好相的人,未生起的贪欲生起,已生起的贪欲则增长。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瞋恨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瞋恨增长?
答案是「可厌相」(pañigha-nimitta)。对于不如理作意可厌相的人,未生起的瞋恨生起,已生起的瞋恨则增长。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痴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痴增长?
答案是「不如理作意」。对于不如理作意的人,未生起的痴生起,已生起的痴则增长。
可是,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贪欲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贪欲得以去除?
答案是(身)「不净相」(asubha-nimitta)。对于如理作意(身)不净相的人,未生起的贪欲无法生起,已生起的贪欲则得以去除。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瞋恨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瞋恨得以去除?
答案是「慈心解脱」(mettà cetovimutti)。对于如理作意慈心解脱的人,未生起的瞋恨无法生起,已生起的瞋恨则得以去除。
诸位贤友,是什么原因及理由导致未生起的痴无法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痴得以去除?
答案是「如理作意」。对于如理作意的人,未生起的痴无法生起,已生起的痴则得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