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安般念到涅槃 五执取蕴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49

五执取蕴

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以前它是称为五阴。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这在[阿含经]里是依二十种情况产生:即执取‘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受想行识也如是。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应作如是观照;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受、想、行、识也如是观照,不应爱乐。五蕴是我们所常执着的,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并且会认为,每一个造作是我,是我在做。并会想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我,并且会继续到未来去。具这种想法的是‘常见’。当我们在动作时,这是‘色蕴’;当眼在看时,眼晴是‘色蕴’,视觉的看是‘想蕴’,‘行蕴’,辨别物体是‘识蕴’,看时所生的‘喜欢’‘不喜欢’的感受是‘受蕴’。

同样的当我们在听时、嗅时、尝时、身动时、思惟时都有这五蕴的运作。观照是要能够观见五蕴,并能观见这‘我’只是五蕴,或色法(色蕴)与名法(受想行识蕴)而已。

「我们已聆听了此法,故知生是苦;衰老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与失望是苦,怨憎相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执取蕴是苦,它们如下:
色执取蕴(Rūpūpādānakkhandha)
受执取蕴(Vedanūpādākkandha)
想执取蕴(Sannūpādānakkhandha)
行执取蕴(Sańkhārupādānakkhandha)
识执取蕴(Viññanūpādānakkhandha)

为使追随者肯定通晓这五蕴,世尊住世时,常如是教诲追随者,于追随者间,世尊常对他们如是教诲,提醒与强调:
色是无常,
受是无常,
想是无常
行是无常,
识是无常,
色是无我,
受是无我,
想是无我,
行是无我,
识是无我,

一切因缘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我们全体,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失望之所支配困扰着,为苦所困,为苦所障,怎么做才能知悉此苦聚之完全止息?」([南传佛法朝暮课诵])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安般念到涅槃 四食
下一篇:从安般念到涅槃 安般念
 十二甘露门
 四圣谛 3.苦灭圣谛
 如何持好戒?
 佛法治病的真理 2 济历曼南达尊者由重病痊愈
 四十行相
 常见学法问答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从安般念到涅槃 正念观照
 五戒的故事
 十二缘起法的南传上座部的解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摩诃止观卷第五下[栏目:智者大师]
 如何念佛(如缘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Vipassana观禅[栏目:圣法长老]
 唐代佛教教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栏目:佛教与教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0讲[栏目:宗性法师]
 第二章 纴婆树品 三一一 纴婆树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九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8-119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论“人间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殊胜因缘(释印顺)[栏目:人间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