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十章 马哈摩嘎喇那之死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2

第十章 马哈摩嘎喇那之死

佛陀是在一个完美控制的禅定中,①在许多弟子的围绕下平静地入灭。沙利子是在父母家里入灭,也有众多比库随侍在侧,同样很安详。阿难达在一百二十岁入灭,由于不希望增加别人筹办葬礼的负担,因此他以三摩地(samadhi,定)火②将自己身体烧光。

惨死的圣者

考量世尊与这两位弟子安详地入灭,人们可能会想马哈摩嘎喇那应该也是在平静的环境下入灭,可是马哈摩嘎喇那的入灭却很不相同——他是惨死的,但这并未动摇他坚定与安详的心。

马哈摩嘎喇那在他的朋友沙利子之后两个星期去世,于迦底迦月(十至十一月)秋天的新月日。佛陀的「大寂灭」,发生在吠舍佉月(Vesakha,五月)的满月夜,在他两位上首弟子去世半年后入灭,当时佛陀八十岁时,而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去世时是八十四岁。

提到马哈摩嘎喇那死亡的情况有两个出处,《法句经注》(vv.137-40)与《本生经注》(Jat.523)。虽然这两个来源的要义相同,但它们的细节仍有所差异,这无疑是因为口传过程缀饰的缘故。本书是以《法句经注》为主,至于与《本生经注》的差异,则以注记方式说明。⑴

外盗因忿恨而谋杀

由于佛陀是位善巧的老师,能引导无数人入解脱门,因此马嘎塔(Magadha)国的人民大都从其他沙门教派幡然改宗,转向佛陀与僧团(sangha)。有一群裸行外道,对于他们的特权遭到剥夺忿恨不平,遂将矛头指向马哈摩嘎喇那尊者。

他们认为马哈摩嘎喇那以神足通的议论,说他看到佛陀的正直信众们,转生天界而享受快乐;其他教派的信徒,则因不持戒而在恶道受苦,以此将他们的信徒导向佛法。这些外道因为失去信徒,而想除掉马哈摩嘎喇那。他们不检讨自己的责任,却一味地怪罪这位伟大的弟子,并嫉妒、憎恨他。

这些沙门不敢自己去杀马哈摩嘎喇那,而想假借他人之手,去干他们那恶毒的勾当。他们从信徒那里募集了一千个金币,然后去找一帮匪徒,以金钱来交换大弟子的生命。

那时,马哈摩嘎喇那独自住在位于王舍城外,仙人山(Isigili)黑石窟的森林孤邸(kuti)。在与魔罗相遇后,他便知道自己的末日已近。在享受过解脱的喜悦后,他如今觉得身体只是个障碍与负担,因此不想用神通延长寿命到一劫结束。

当他看见匪徒接近时,便知道他们的目的,于是运用神通从钥匙孔溜走。匪徒到达时,那里只剩下一间空屋,他们四处寻找,却不见马哈摩嘎喇那的踪影。翌日,他们又回来,但这次长老升到空中从屋顶逃脱。这帮匪徒隔月又来,始终都未抓到长老。(在《本生经》的版本中,匪徒接连六天都回来,直到第七天才抓到他。)

马哈摩嘎喇那并非因为怕死而逃脱,他使用神通躲避盗匪,并非为了保护他的身体,而是为了免除凶手们可怕的谋杀业报,那可能会让他们堕入地狱。他给匪徒时间去避开可能犯下的罪业,以此开脱他们的命运。

过去的恶业成熟

但他们对金钱的贪欲如此强烈,隔月(或如《本生经》所说在第七天)又坚持回来。这次他们的坚持是「有回报的」,因为在那一刻,马哈摩嘎喇那突然失去主宰身体的神通。

这次突然的改变,是源自于他在遥远的过去世所造的可怕恶业。许多劫以前,在某个前世中,马哈摩嘎喇那曾杀害父母(然而,在《本生经》的版本中,他在最后一刻悬崖勒马,放了他们)。

那次的重罪,使他堕入地狱无数年,但业报仍尚未了结。如今在他性命攸关的时刻,残余的业力突然成熟,让他必须自尝恶果。

马哈摩嘎喇那了解他已无选择,只能顺从命运。匪徒进来,将他打倒,并「猛击他的骨头,直到它们碎如微尘为止。」然后,在认为他已死亡之后,将他的身体抛入一堆灌木丛中后逃走,急着想去领赏金。

向佛陀告别

但马哈摩嘎喇那身体与心的力量非常强大,他尚未向死亡屈服。他恢复意识,并借由定力,凌空来到佛陀面前,宣布他即将般涅槃。佛陀请他为僧众作最后开示,他遵照指示,且展现神通奇迹。然后顶礼世尊,回到黑石窟,进入无余涅槃。(《本生经》的版本较实际地删除最后开示,且马哈摩嘎喇那就在佛陀脚下断气。)

在他生命的最后混乱中,过去的业迅速成熟,但那只能影响他的身体,而无法动摇他的心,因为他不再认同经验上的自我。对他而言,别人认知为「马哈摩嘎喇那」的那个五蕴,就如无生命的身体一样陌生。

彼等洞见妙宝相,
如观箭上之毛端,
彼视五蕴如陌路,
不视它们为自我。

彼等观察因缘法,
如同陌路且无我,
既已洞见妙宝相,
如观箭上之毛端。 (Thag.1160-61)

然而,马哈摩嘎喇那生命最后的插曲,显示神通仍不敌因果业报。只有佛陀才能控制施于他身上的业报,做到没有任何事能导致他提前死亡。

以法为皈依处

佛陀在他的上首弟子们入灭后不久,说:

过去那些圣者、正自觉者、世尊,也和我拥有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一样,拥有双贤弟子。未来那些圣者、正自觉者、世尊,也会和我拥有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一样,拥有双贤弟子。

比库们,妙极了,不可思议!想想那些弟子,他们谨遵世尊教法而行,谨遵他的建议而行,是四众的善友,受他们喜爱、尊崇与礼敬。

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是如此杰出的弟子,佛陀说,在他们去世之后,僧团对他来说像是空虚的。有这么一对贤能的弟子存在很不可思议,而同样不可思议的是,虽然他们很贤能,但两人去世之后,佛陀并非悲伤与恸哭。⑵

接着,佛陀继续受到两位上首弟子的崇高德行所激励,勉励追随佛法的人,要作自己的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并勉励他们要完全信赖四念处有力的帮助。那些真诚发愿,沿着八正道而行的人,一定能超越充斥在轮回中的所有黑暗面。世尊如此向我们保证。

原注

⑴ 见BL,2:304-8。

⑵ SN 47:14。

译注

① 佛陀在宣说最后的教戒之后,即入初禅,从初禅起,依次入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第四禅起,依次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从非想非非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然后,再从灭受想定起,依次入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从空无边处起,依次入第四禅、第三禅、第二禅、第一禅。然后,再从初禅起,依次入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最后,佛陀从第四禅起入涅槃。

② 三摩地火:三摩地(samadhi,定,古译:三昧)是正定,定有水、火种种不同。身体发出火焰的三摩地(samadhi),称为「火界三摩地」、「火定」,有火葬尸骸之意。佛陀入灭时,即以三摩地火自燃。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
下一篇: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第五部 天眼第一 阿奴卢塔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
 第五部 天眼第一 阿奴卢塔 第二章 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第十二部 解脱道上的法侣 诺酤罗长者夫妻 第一章 清净和谐的婚姻生活..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七章 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四章 佛法司库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十章 慷慨的交际花:安巴拔利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三章 转*轮者
 佛陀的圣弟子传 本书作者、英文版编者介绍 中文版编者前言 英文版编者前..
 第七部 从杀人魔到圣者之路 盎古利马喇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第十二部 解脱道上的法侣 诺酤罗长者夫妻 第二章 互为良师益友的夫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栏目:心律法师]
 相应134经 拘絺罗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山西襄垣宝峰寺超拔冤亲债主须知[栏目:常善法师]
 简而言之,果密咒乘(密乘)在哪四个方面超胜因法相乘?[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拾穗-肝肿瘤消除[栏目:持验录]
 野狗和老虎的合作[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如何生起具足的大悲心?[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永恒 Keep Going[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一个亲戚的儿子,精神不正常。请问应如何帮助他?[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