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2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作者]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Is Vipassana the same as Theravada?
by John Bullitt

        不等同。
        巴利词vipassana ——常常译成内观(又译: 内明,内觉,维巴沙那,毗婆奢那),具有几种含义。首先,它指的是标志著佛教禅修顶峰的瞬间直觉领悟。在巴利经文中,毗婆奢那还指心智清晰地目睹事件在即刻当下展开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行者利用种类多样的禅修工具与技巧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随著修持,这个能力可以把行者带到解脱洞见的临界状态。第三个意义近年来特别在西方十分流行,“毗婆奢那”(通常为大写的Vipassana) 指的是以《念处经》(南传中部十)的诠解为基础的一个禅修系统——Vipassana Bhavana(内观禅修),在那部经中佛陀对念住培养作了简明指导。
        毗婆奢那运动曾风行一时,它的参加者常把《念处经》说成 是佛陀教导的精髓,有的甚至说,该经的教导是获得洞见唯一必要的。不过上座部佛教承认的巴利经文有几千部,每一部显示著佛陀教导的一个不同侧面。在上座部佛教里,每一部经支持、依赖、反映、提示著其它经文;即使是《念处经》这样重要的经文,也仅是复合交织的佛陀教导之中的一条线索。
        尽管许多学生的确在毗婆奢那禅法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另一些人则隐隐感到,其中缺乏某种根本的东西。这个反应并不令人惊奇,因为《念处经》是对一群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弟子讲授的,他们已在佛法修持中富有经验并且修有所成。
        令人高兴的是,那些缺失的片断,均可以在巴利经藏中找到。在那里我们看见了佛陀对布施与持戒的教导,此乃一切灵性修持的两大支柱。我们看见了忆念佛、法、僧的教导,其作用是长养信念,为我们提供强大动力,从那个密集禅修班回到家后,久而久之还能够继续佛法修持。在经文中我们看见了有关感官欲取的过患、出离的价值、以及培养八圣道各道支的教导,包括那些毗婆奢那禅修班中很少讨论的侧面: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即禅那)。还有更多、更多。
        上座部佛教中,通往解脱洞见的道路并不归结为一种禅定技巧、或者连续不断的念住。觉醒之路充满著意外的曲曲折折。佛陀留下了一系列工具和学习技巧,助我们安全走完全程。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果没有我......
下一篇: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
 【法】第二篇 戒德 3.十戒
 【法】第二篇 戒德 4.布萨日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戒德) 八圣道 3.正语..
 【法】第二篇 戒德 1.五戒
 【法】第三篇 天界
 【法】第二篇 戒德
 【法】第二篇 戒德 2.八戒
 【法】第三篇 天界-三十一个生存空间
 布施与募款有什么关系?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释义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栏目:法界法师]
 少欲知足,不向未来透支(济群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贤愚经白话 盖事因缘品第三十八[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中国佛教与医药[栏目:郭元兴教授]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五 (传喜法师开示)[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