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2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作者]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Is Vipassana the same as Theravada?
by John Bullitt

        不等同。
        巴利词vipassana ——常常译成内观(又译: 内明,内觉,维巴沙那,毗婆奢那),具有几种含义。首先,它指的是标志著佛教禅修顶峰的瞬间直觉领悟。在巴利经文中,毗婆奢那还指心智清晰地目睹事件在即刻当下展开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行者利用种类多样的禅修工具与技巧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随著修持,这个能力可以把行者带到解脱洞见的临界状态。第三个意义近年来特别在西方十分流行,“毗婆奢那”(通常为大写的Vipassana) 指的是以《念处经》(南传中部十)的诠解为基础的一个禅修系统——Vipassana Bhavana(内观禅修),在那部经中佛陀对念住培养作了简明指导。
        毗婆奢那运动曾风行一时,它的参加者常把《念处经》说成 是佛陀教导的精髓,有的甚至说,该经的教导是获得洞见唯一必要的。不过上座部佛教承认的巴利经文有几千部,每一部显示著佛陀教导的一个不同侧面。在上座部佛教里,每一部经支持、依赖、反映、提示著其它经文;即使是《念处经》这样重要的经文,也仅是复合交织的佛陀教导之中的一条线索。
        尽管许多学生的确在毗婆奢那禅法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另一些人则隐隐感到,其中缺乏某种根本的东西。这个反应并不令人惊奇,因为《念处经》是对一群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弟子讲授的,他们已在佛法修持中富有经验并且修有所成。
        令人高兴的是,那些缺失的片断,均可以在巴利经藏中找到。在那里我们看见了佛陀对布施与持戒的教导,此乃一切灵性修持的两大支柱。我们看见了忆念佛、法、僧的教导,其作用是长养信念,为我们提供强大动力,从那个密集禅修班回到家后,久而久之还能够继续佛法修持。在经文中我们看见了有关感官欲取的过患、出离的价值、以及培养八圣道各道支的教导,包括那些毗婆奢那禅修班中很少讨论的侧面: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即禅那)。还有更多、更多。
        上座部佛教中,通往解脱洞见的道路并不归结为一种禅定技巧、或者连续不断的念住。觉醒之路充满著意外的曲曲折折。佛陀留下了一系列工具和学习技巧,助我们安全走完全程。

 


{返回 约翰·布列特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果没有我......
下一篇: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6.正精..
 贩卖佛法书籍有错吗?免费赠送佛书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性?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1.正见..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戒德) 八圣道 5.正命..
 【法】第五篇 出离
 【法】第二篇 戒德 4.布萨日
 【法】第二篇 戒德 2.八戒
 【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明辨) 八圣道 2.正志..
 【法】第三篇 天界-三十一个生存空间
 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七讲之:忍的好处不忍的坏处[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方等》五经之研究法[栏目:周叔迦居士]
 阿伽陀药 早服早得大安乐(仁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深生信心去疑求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四圣谛[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日记(罗玉生)[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大乘佛法简易解[栏目:月溪法师]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七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五百罗汉 414、最上尊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7、势利世间[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