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感受?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8
为什么感受?
 
葛印卡老师
 

法根除痛苦且赋予快乐,是谁赋予这种快乐?不是佛陀,而是法;了知身体内的无常,而得到快乐。这也是你一定要禅修且持续地觉知无常的理由。
 
-- 乌巴庆老师 --

 
我还记得自己初次去见乌巴庆老师的情况。当时,我对自己的信仰有着极大的执着,对佛陀的教导则怀有疑虑不安。老师知道我是当地印度教社团的领袖。他问我:「你们印度教徒会反对戒--道德的生活,定--掌握自心,和慧--净化心的智慧吗?」我怎么可能反对!怎么可能有任何人反对!他接着说:「这,就是佛陀教的。只有这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我要教你的一切 。」老师对法的诠释是世间共通的,也是无宗派的,他对于我是印度教徒毫无困扰。
 
我在第一次内观课程学习到佛陀的教导,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他的逻辑、实际、实用、通用且无宗派的教导,有如磁铁般吸住了我。(教导中)没有任何可反对的东西。关于不净杂染的根除与心的净化,我一直有所听闻且乐于与人谈论。当我观察感受时,一开始我有片刻的怀疑:「这要怎么帮助我?」但不久我就体会到,要藉由观察感受我才能抵达不净杂染的根部。事实上我是向完全解脱的目标前进。尊者教我的,不仅是培养信仰或满足知性,虽然两者皆很重要。他教我从经验层面上去认识真理的方法。如果任何人想用知性的讨论,逻辑或辩论来说服我听从佛陀的教导,我是不会被说服的,因为我对自己的信仰非常满意。透过身体感受的实相经验不只说服了我,而且当下就有成效。这种有形的工具使我有信心,确信自己能变成每位印度教徒向往的目标 ---- sthitaprajna (thitapanno)。
 
我愈修习,就愈确信佛陀是最先进的心物科学家;他是痛苦及根除痛苦的最佳分析师。他之能成为无人能及的科学家是他发现了贪爱是回应感受而产生的。我研究过佛陀前后时代的精神导师之教诲,他们也同意贪爱是痛苦的起因,但他们认为贪爱(tanha)纯粹因为六尘(感官的对象)而生。他们遗漏了最重要的环节: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讨论过感受和感受与贪爱间的关联。他们始终认为六尘是贪爱的起因。贪爱是贪求,渴爱。贪求持续或获得愉悦,也贪求能排除或抗拒不愉悦。因此贪爱实际代表贪求与嫌恶。
 
佛陀的发现是--贪爱的真正起因在于感受,这是佛陀对人类无可比拟的礼物。他的这个发现给予我们一把解脱自身之门钥。其他人则宣告六入缘爱 salayatana paccaya tanha;佛陀发现且说明了受缘爱 vedana paccaya tanha,它意谓着不净杂染产生在感受层面且对感受起反应。若要说由于反应感受而产生贪(tanha)是合理的,那么想探寻贪的根源及根除贪,必定要先了解感受,经验感受,认识它如何引发贪与瞋,且要有运用所知以达根除贪的智慧。
 
Sam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n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n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ti.注 1
 
佛陀的追随者(信徒),以专注、觉知和对无常的透彻持久的了知,能有智慧去了解感受,它的生起、它的灭去以及走向终点的道路。
 
抵达感受终点的修行人(他体会到感受由生至灭的完整范畴,且超越了感受时),就能摆脱贪求,得到完全的解脱。
 
所以佛陀修练并教导觉知心物(nama and rupa)的禅修。物(rupa)(旧译"色法")包括了身体(kaya);感受则是由身体去感觉的。心(nama)(旧译"名法")则包括了意识(citta)与所生起的法(dhammas)(伴随着心而来的)。感受也是一种cetasika(伴随着心而来的)(旧译"心所")。当佛陀说,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sabbe dhamma vedana samosarana),意谓着所有伴随着心而来的经验,也包括了必不可少的感受。根据我对佛陀教导的了解,不仅身念住(kayanupassana)与受念住(vedananupassana)牵涉到感受的觉知,感受也是构成法念住(dhammanupassan)与心念住(cittanupassana)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个修行者,不论他是修练身念住或受念住或法念住或心念住,都要不断地觉知感受。他体认到现象的生起(samudayadhammanupassi)与现象的灭去(vayadhammanupassi)是藉由了知无常的本质来持续觉知感受。如此,他不允许贪因回应感受而产生。他既不回应对愉悦感受的贪求,也不回应对不愉悦感受的瞋恨(嫌恶)。修行者基于对无常(anicca)的了知保持着平等心 (upekkha) 。
 
我的向内探索之旅显示出--行为模式是在无明的黑暗中形成的,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断对身体上的感受产生贪与瞋的反应。因此,人变成自己行为模式的奴隶,且不断在最深的层面对感受起反应。随眠烦恼(anusaya kilesa)是沈睡的火山,是对感受起盲目反应的潜伏之行为模式。在我所知道或听说过的许多禅修方法中,不论是在印度或世界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一种深入到贪瞋的不净根源去根除它们。也没有一种方法能这么清晰地说明如何根除贪瞋痴的潜在倾向。
 
" Sukhaya, bhikkhave, vedanaya raganusayo pahatabbo, dukkhaya vedanaya patighanusayo pahatabbo, adukkhamasukhaya vedanaya avijjanusayo pahatabbo."注 2
 
运用愉悦的感受(以平等心观察愉悦的感受,且了知它们的变化无常之本质),来根除潜在的贪倾向,运用不愉悦的感受来根除潜在的瞋倾向,运用中性的感受来根除潜在的无明倾向。我认为这是佛陀对人类的独特贡献。
 
现在的问题是--何谓感受?佛陀的话语中很明确的提到,感受是心的四蕴之一(另三蕴是sanna想,sankhara行,vinnana识),它在解脱苦上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佛陀很重视人在身体上感觉到的感受。人在身体上感觉到的感受是由心的受蕴去体验的,它是心的受蕴。色(物)本身不能体验生起的感受。为了修练脱离苦海,身体上的感受是很重要的。这并不表示心的感觉(喜somanassa与忧domanassa)可以置之不理;身心两者是同时并行的。
 
我饮用了慈悲法的甘露,它使人从一切痛苦中解脱,这种流派称之为雷迪大师的流派,但它其实是佛陀的流派。这个流派重视人在身体上感觉到的感受。当我在乌巴庆老师脚前上第一次课程时,这种禅修的独特点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首次内观课程中,我了解到,在知识上认知心与物的无常本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净化知识份子。它无法改变我们内心深处,我们仍是自己行为模式的奴隶,且持续地做出全然无明的反应。
 
这个禅修技法使我获益匪浅,于是我开始依我老师的建议阅读佛陀的语录。我也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崇高的教导会在印度失传。我自小即听人说:佛陀在他的教导中结合了我们传统的优点,然后再加上一些谬见,他并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我的经验却正好与这种说辞大相径庭。我发现佛陀的教导非常有益。这些论点也就延伸出更进一步的探讨。阅读佛陀的语录(Tipitaka 三藏经典)是极大的享受!我原先的资讯是多么的谬误!佛陀强调的是实相的真实经验。如此坚守实相的教导,怎么可能会有谬见?在这条道路上,我斟测不出任何虚假的痕迹。bhavito bahulikato--以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获取知识且增长知识--这些话再三地在三藏中出现。佛陀一再地说," jana, passa "以你自身的体验去了解。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实相的真实经验,没有幻想、谬见,没有想象,亦没有盲目信仰。佛陀的话语也确认了我的体验--要解脱痛苦,身体的感受是不可或缺的。
 
在描述 dukkha 苦时,说道 " Katamanca, bhikkhave, dukkham? Yam kho, bhikkhave, kayikam dukkham kayikam asatam kayasamphassajam dukkham asatam vedayitam, idam vuccati, bhikkhave, dukkham."注 3
 
「比丘们,什么是苦?比丘们,如果有任何身体的痛苦,任何身体的不愉悦,任何的痛苦或不愉悦的感觉,都是一种身体接触的结果--这就叫做痛苦,比丘们。」
 
在描述 domanassa忧时,说道:" Katamanca, bhikkhave, domanassam? Yam kho, bhikkhave, cetasikam dukkham cetasikam asatam manosamphassajam dukkham asatam vedayitam, idam vuccati, bhikkhave, domanassam."注 4
 
「比丘们,什么是忧?比丘们,如果有任何心理上的痛苦,任何心理上的不愉悦,任何的痛苦或不愉悦感觉,都是一种心理接触的结果--这就叫做忧伤,比丘们。」这里再度澄清了,当佛陀在描述苦受时,他说的是身体的感受。佛陀在念住经中说" Atapi sampajano satima."。
 
Atapi 和satima 简单明了,但我要探寻sampajano的意思。我发现它被定义得很清楚:Sampajanna 就是持续地透彻理解了知在身与心(特别是感受)上的无常本质。感受是身体的感觉,但它也是心的一部分,对它的观察即表示对心物现象的观察。Kathan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a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no vidita vedana uppajjanti, vidita upatthahanti, vidita abbhattham gacchanti. Vidita vitakka uppajjanti, vidita upatthahanti, vidita abbhattham gacchanti. Vidita sanna uppajjanti, vidita upatthahanti, vidita abbhattham gacchanti. Evam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ano hoti.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ano. Ayam vo amhakam anusasani'ti.注 5
 
比丘们,比丘们要如何透彻了知呢?比丘们,在此处,比丘能知道感受自他而生出,知道它们的存留持续,也知道它们的灭去;他知道心对尘的起始作用自他生出,知道它的存留持续,也知道它的灭去;他知道认知自他生起,知道它们的存留,也知道它们的灭去。修行人们,这就是一个修行人所彻底了解的。比丘应该用心沉着地遵守。这是对你们的指示。
 
佛陀的话语也解释了感受是表示身体的感觉:
 
Yathapi vata akase, vayanti vividha puthu;
puratthima pacchima capi, uttara atha dakkhina.
Saraja araja capi, sita unha ca ekada;
adhimatta paritta ca, puthu vayanti maluta.
Tathevimasmim kayasmim, samuppajjanti vedana;
sukhadukkhasamuppatti, adukkhamasukha ca ya.
Yato ca bhikkhu atapi, sampajannam na rincati;
tato so vedana sabba, parijanati pandito.
So vedana parinnaya, ditthe dhamme anasavo;
kayassa bheda dhammattho, sankhyam nopeti vedagu't.注 6
 
天空中吹着许多不同的风,吹自东方和西方,吹自北方和南方,挟带尘沙和无尘的,有冷风也有热风,狂风与和风--吹着许多种的风。同样的,在身体上,感受会生起,有愉悦的、不愉悦的和中性的。当比丘勤奋修练时,并不会漠视自己彻底了解的能力,有如此智慧的人,才能完全的理解所有的感受。完全理解之后,他就能在这一生根除所有的不净杂染。这种人到他生命尽头时,因为已经安住在法中,且已确切彻底了解感受,他就到达难以描述的境界。
 
佛陀在强调感受呈现在身体上时,他说过--
 
Seyyathapi, bhikkhave, agantukagaram, tattha puratthimayapi disaya... pacchimayapi disaya... uttarayapi disaya... dakkhinayapi disaya agantva vasam kappenti. Khattiyapi... brahmanapi... vessapi... suddapi agantva vasam kappenti. Evameva kho, bhikkhave, imasmim kayasmim vividha vedana uppajjanti. Sukhapi... dukkhapi... adukkhamasukhapi vedana uppajjati. Samisapi sukha... samisapi dukkha... samisapi adukkhamasukha vedana uppajjati. Niramisapi sukha... niramisapi dukkha... niramisapi adukkhamasukha vedana uppajjati'ti.注 7
 
比丘们,假设有一家客栈。人们来自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住在客栈中。住客中有Kshatriyas剎帝利、Brahmins婆罗门、Vaishya吠舍和Shudras首陀罗。比丘们,同样的道理,我们这身体也有各种不同的感受,愉悦的感受,不愉悦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生起。执着的愉悦感受,执着的不愉悦感受和执着的中性感受会自身体生起。同样的,也会生起不执着的愉悦、不愉悦及中性感受。
 
我已不需再证明佛陀说到感受时,他指的是身体生理上的感觉!佛陀的这些劝诫,不仅澄清了我所有的疑惑,也使我感到仿佛是佛陀在亲自指导我一样,要重视身体的感受。
 
我的恩师生前经常定期唱诵 Tikapatthana(三法发趣),我发现这很有启发性。研读 Tikapatthana能得到佛陀清楚明确的指点,身体的感受(kayikam sukham and kayikam dukkham)和证果(到达涅槃 nibbana)有最近且不可或缺的从属关系。
 
Pakatupanissayo-kayikam sukham kayikassa sukhassa, kayikassa dukkhassa, 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Kayikam dukkham kayikassa sukhassa, kayikassa dukkhassa, 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注 8
 
愉悦的、不愉悦的身体感受之生起和证果与缘起之关联的起因都是身体的愉悦感受。愉悦的、不愉悦的身体感受之生起和证果与缘起之关联的起因都是身体的不愉悦感受。
 
而且,
 
Pakatupanissayo-kayikam sukham upanissaya... vipassanam uppadeti, maggam uppadeti, abhinnam uppadeti, samapattim uppadeti.注 9
 
靠着身体的愉悦感受…….内观生起……..道生起…….知识生起…….证果(涅槃)生起。
 
我的一些朋友坚持说,感受(vedana)是心(nama)的一部份,所以它与身体的感受无关。各种见解都可能存在。但是对我而言,三藏经典(Tipitaka)就是证据,证明了身体的感受与内心的感受同样是受(vedana)的一部份;而且,在佛陀的教导中身体的感受更为重要。Patthana(发趣大论)更提供了一个不容置辩的证据,说明身体的感受在解脱道上的关键重要性。自从我向恩师学习之后,我个人深蒙其利,我持续指导内观,将重点放在身体的感受上。
 
Somanassa 和 domanassa喜和忧指的是愉悦与不愉悦的内心感觉。Sukha and dukkha 是指广义的乐与苦,但也用来表明身体上特定明确的愉悦和不愉悦感觉。
 
Tisso ima, bhikkhave, vedana. Katama tisso? Sukha vedana, dukkha vedana, adukkhamasukha vedana. Ima kho, bhikkhave, tisso vedana.注 10
 
身体的感受可分三种。那三种?愉悦的感受、不愉悦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即非愉悦亦非不愉悦)。
 
佛陀在列举感受时,总是提以上的三种。只有在他列举五种感受时,才会把喜受(somanassindriyam)和忧受(domanassindriyam)涵盖在内。这正表示出佛陀的教导中,身体的感受比内心的感觉重要。
 
Katama ca, bhikkhave, tisso vedana? Sukha vedana, dukkha vedana, adukkhamasukha vedana-ima vuccanti, bhikkhave, tisso vedana. Katama ca, bhikkhave, panca vedana? Sukhindriyam, dukkhindriyam, somanassindriyam, domanassindriyam, upekkhindriyam-ima vuccanti, bhikkhave, panca vedana.注 11
 
佛陀在提到四念住(觉知的建立)时,会用乐受和苦受来描述感受,但在提到 sampajanna 时时澈知无常或satipatthanas四念住时,从来不曾用喜或忧来描述。三藏经典中谈感受时,只有十来处提到喜,但有数百处提到乐或苦受,尤其论及修习四念住时。因此,当佛陀谈到以禅修根除痛苦时,他要我们注意感受,显然感受是心的一部份,它深深地根植在身上。这也是 arupabrahmaloka(无色界)的梵天不能练内观的原因,也解释了佛陀不能传法(Dhamma)给他处于无色界(第七、第八次地定jhana)老师的原因。在第五到第八次地定jhana时,心已脱离了身,因此没有感受的经验。所以,这些梵天缺少了色身,不能体验身体感受。要他们去练习觉知感受是不可能的,他们也无法踏上解脱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习禅定samadhi时,喜somanassa和忧domanassa在第三次地定消失,但是乐受与苦受要到第四次地定才消失。Adukkhamasukha vedana(不苦不乐受)则还留在第四次地定内。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身体的感受使我们能持续有力地掌握实相,也同时掌握了贪的根源。每个人均能了解感受,感受是达到解脱的有形工具。
 
这是我的亲身经验,是我的老师教我的方法。有了这种经历,佛陀的话语非常具有说服力且令人振奋。这条道路给了我许多喜悦。依我老师的训令,我开始在印度及世界各地与人分享这禅修方法。当我与学生分享这个解脱的方法时,教他们从感受下手且了解感受的真正本质,我发现他们也同样受益。佛陀这个清楚、实用又有成效的教导使我深具信心。这方法没有任何想象或盲信的空间。
 
偶尔,会有人来和我辩论为什么我这么重视身体的感受。我总是谦恭地请他或她试一试内观禅修方法,去体验审视此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导。不必怀疑这方法。我邀请你们: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条佛陀指示的路,他是最伟大的心物科学家,是这世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心的医生。别让我们的哲学信仰变成我们的障碍。让我们充分利用佛陀的发现--感受是一个能使我们解脱痛苦的工具。
 
愿众生快乐,安详,解脱。
 
 

参考经典:【巴利语原典为国际内观研究中心(VRI)出版之 CSCD 编号;另附相当之《大正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之经文连结以资参考。】
1. Samyutta Nikaya 2.4.249 → S. 36. Samadhi 三昧 & 11 Rahogataka 独坐 →《大正藏》第二册第99卷第121页
2. Samyutta Nikaya→ S. 36. 3. Pahanena 舍弃 →《大正藏》第二册第99卷第119页
3. & 4. Digha Nikaya 2.393, 394 → D. 22.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大念处经 →《大正藏》第一册第26卷第582页或第二册第125卷第567页
5. Samyutta Nikaya 3.5.401 → S.47.2. Sata 正念 →《大正藏》第二册第99卷第171页
6. Samyutta Nikaya 2.4.260 → S.36.12-13. Akasa 虚空 →《大正藏》第二册第99卷第120页
7. Samyutta Nikaya 2.4.262 → S.36.14. Agara 客舍 →《大正藏》第二册第99卷第120页
8. Patthana 1.1.423.
9. Patthana 1.1.423.
10. Samyutta Nikaya 2.4.250.
11. Samyutta Nikaya 2.4.270. Notes: (All references from VRI edition)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幕演说
下一篇:葛印卡老师在黄金之地缅甸
 从皈依到修行
 不幸的贾亚塞纳王子
 为正法服务的价值
 正定
 自我观察的重要
 专访禅修大师:葛印卡先生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八天开示
 口耳相传
 魔王的陷阱
 教导非宗派之道的老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栏目:蕅益大师]
 彭矩“偷”伞[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离婚是不得已的选择[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全家人都反对我信佛,我应该怎么办?[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圆觉经略说 第五章 弥勒菩萨[栏目:南怀瑾居士]
 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栏目:逸尘居士]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三)[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大乘妙法莲华经悬论[栏目:太虚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牛头智岩[栏目:禅门骊珠集]
 陈四该死[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