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生能有几回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0
一生能有几回
 
人的生命之中,拥有许多的人际关系,不管与自己内心是否相应,这份缘份是怎么也漠视不掉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不为别人而活吗?现实的人生,往往会造就一个人的性格,纵使是把持很好,也难免不为身边的情感所动容,甚至于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背影。
 
我们对于世尊净化情感为慈悲的内涵,实是有望尘莫及的无奈,却也不认输地说服自己,勿为后路而放弃这逆流的清净,情愿为世间的情感所系缚而虚度这一期的生命。
 
因为现实,所以要付出相对的代价,其中也许会造成我们忽视父母的恩泽,甚至于将眼前的利益对象视为当前要务,不顾及佛法的出世情怀,立誓要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来,这是许多现实主意的心境,也是一般的生活态度。
 
我们不知道生命的长度有多少,却能不断提升生命的无限宽度;我们不晓得情感的虚妄分别,却可以做得到用智慧来净化感性,以智导情,净化人心。佛法的平实,是可以在无所求的心态下呈现无遗的。生命的无常性,不是因为世尊说无常,它才无常,反而是因为其本来就是无常,所以世尊才印证其为无常之性;意思是说,我们生命的向前流逝,不会因为我停住脚步而静止下来,更不会待你有心理准备它才会说再见。
 
学佛一段日子了,在观念不断的开发之下,才发现生命的本质在于醒觉自心。因为贪染现实会迷失自心,顾虑后路只会为无尽的轮回储蓄资粮;生死的枷锁已套牢我们,何必还要再雪上加霜呢?
 
父母哺育顾复恩重如山,为何我们可以为了生存而遗忘他们呢?生恩养恩,世尊也铭记在心,凡夫辈的我们,岂能视若无睹?
 
人间的世智辩聪,与佛法的智慧未必能相通,若他追求的生命与常乐我净相合,则纵使百千岁亦无法获得法的体证,更遑论成佛成圣。佛法的内涵极为平实而清净,只要有了一丝的执着,或许你就会被其绊倒,甚至于踏上迷途。
 
生命的宽度很重要,他可以从个人开阔到整体人类,也可以用无我粉碎自私,更能透过戒定慧的修习筑立起高尚的人格,成为觉悟的体现者。正法,必然是吻合无常无我之法则,最究竟的,当然是涅槃寂静了。寂静之法,法尔如是,不须外在的装饰,也不必表象的庄严,因为它是自然的法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事实。
 
人生能有几回接触佛法?生而为人又能信仰三宝,佛经上说如盲龟值遇浮木般的不易,千万年才有成为人的机缘。试问,我们是否真切地用心想过这人身难得的可贵呢?
 
 

{返回 开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覆水难收
下一篇:菩萨的胸襟
 一本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萍水相逢
 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
 成佛之道讲义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
 成佛之道讲义 第四章、三乘共法
 修学的纲要──四预流支
 拾人牙慧
 《宝积经讲记》讲义
 巡礼佛陀的故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栏目:太虚法师]
 36.答《阅评藏密答问随笔》[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诵经与功课[栏目:仁达法师]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如何持咒,念佛时能够减少内心杂念不妄生,进而能心静自在?[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相应28经 世间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二、五取蕴[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