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5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为什么要活这一遭
  大部分的人,懵懵懂懂地来到了这个世间,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学习成长,然后才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紧接着而来的家庭与经济上的需求,又让大多数人陷入另一段紧迫的忙碌期,或为生活而奔波,或为名利成就,自我价值肯定而追逐。当能够放慢生活的脚步,稍歇一口气时,很可能三、四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此时,但见发已参白,力有不逮,处处浮现岁月不饶人的痕迹,憟然惊见,老之将至矣。也不管您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往昔落在自己肩上的担子,终究要逐渐地被岁月给卸下,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来不及填补,或无法填补的空虚无措。岁月的无常,真是无坚不摧,连过去所肯定的人生意义,或许都还会再度地感到迷惑而动摇。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近,越来越浓的死亡阴影。此时,向前望去,看不到死亡之后,究竟会是如何,好似笼罩在一片「生命的迷雾」之中,不知道要通往何处,甚至绝望地怀疑已无去路,一死百了。不禁要问:就将要结束了吗?就这样地过一生了吗?为什么要来这人间一遭?向后望去,顶多也只能追溯至儿时的一些片段回忆,却看不到生命到底从何而来。这真是「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禁再度又问:为什么要来这人间一遭!
三世轮回
  人们对生命的迷茫,莫过于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了。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一直在不确定中,那么,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始终会有虚无缥缈之感。自古以来,人们不论在科学、哲学、宗教等各种领域,没有不曾用心尝试探索这个主题,试图提出解答的。有的只愿意忠于眼前有限的观测能力,以为人类只不过是精卵的结合,当人一旦死亡,就是全部的结束。这类的观点,不免有对人类能力过分高估的傲慢,以为观测不到,无法定性定量的,就是没有[1]。这当然是一种失之局限的狭隘,看似客观,却是流于自我中心的主观,仍然不离偏执。表面上来看,持这类观点的人好象很笃定,但实际上,也还不免将对生命的迷茫,投射在这个世界到底如何形成;人类到底又从哪里来的探究上[2]。另有一类,透过禅定精神力量的锻炼,能感受到人类深隐细微的精神状态,提出生命不只是精卵结合的物质躯体而已,肉体崩坏后,还有一股心灵力量的延续,强力主导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形成。这种现象,就是一般所说的「轮回」。谈到轮回,就必定会涉及所谓的过去生、现在生以及来生等「三世」,所以,有时候也说成「三世轮回」。能够形成轮回的关键,在于心灵的精神力量,所以,轮回的范围,当存在于所有具备心灵活动能力的生命之间,并不是只限于人类而已[3]。
轮回思想是印度固有文化
  轮回的观念,早在释迦牟尼佛出生前四、五百年,也就是印度婆罗门文化的《梵书》[4]中,就已经萌芽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奥义书》中,成熟地表现出来[5]。到了佛陀时代,轮回思想已经是印度思想文化中的一个主流了。伴随着轮回思想一路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所谓的「业力」说。谈轮回离不开业力,谈业力也离不开轮回,可以说,业力是轮回中的一个重要机制。什么是业力?业力的本质是什么?业力的产生与作用的机制,又是如何?这在当时印度各个学派或教派中,或有不同的主张,但大多数都同意,业力是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形成的,并且能够藏存于具有心理活动能力的生命体之中,形成一种潜在的势力,于往后适当的时间,会再度地被引发、作用出来[6]。除了业力之外,还有一些与轮回思想密切相关的,是解脱的观念与修行的开发。解脱的思想,是轮回思想成熟以后,进一步圆熟的发展,修行的开发,则是为了落实解脱理想的实现,而后才有的,这与业力思想比轮回思想更早萌芽,然后与轮回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有十分圆熟的发展,略有差别。死亡,算得上是生命里最大的变化与冲击了,可能会引起人们巨大的恐怖与痛苦。轮回思想的开发,拓广了人们生命的视野,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然而,如果进入更深一层的思惟,必然会发觉,原来轮回是生命中最大的束缚。进一步地寻求束缚的解除,就有了修行。当轮回的束缚解除了,就是解脱[7]。解脱的境界,也称为涅槃[8]。
佛陀主张「三世轮回」了吗?
  业力、轮回、解脱、修行,既是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印度主流文明的一部分,那么,佛陀对这些思想的态度,尤其对于「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关系密切的轮回思想,又是持怎样的态度呢?佛陀也主张「三世轮回」了吗?如果从早期《阿含经》所记录的内容来看,佛陀的教说重心,的确是放在当下烦恼的解决,而不是以轮回为主轴的。不过在《阿含经》中,确实也不难发现一些经文,明确地显示了佛陀是肯定三世轮回说的。例如,佛陀曾说:「我自忆宿命」[9]如何如何,以叙述佛陀自己过去生修行的种种,作为对佛弟子教诫教说的题材。又如,尊者目揵连看到许多天界众生,围绕在佛陀身边听闻佛法,就问佛陀说,他们之中,有过去生曾经跟随过佛陀,听闻佛法的吗?佛陀对大目揵连说,的确如此,他们之中,「有从宿命闻法」,「身坏命终,来生于此」[10]的,因为他们过去生中就听闻佛法,勤于修学,成就对佛法的不退转,所以,这一辈子虽然转生于天界,仍然勤闻佛法,勤于修学。再如,佛陀也曾记说许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佛子优婆塞、优婆夷死后往生何处,得到怎样的成就,或者有怎样的际遇[11]。这就是佛陀「十力」中的第八力:「宿命种种事忆念」,以及第九力:「天眼见众生死时、生时」[12]。佛陀可以知道自己过去无数生中,每一生的所在地、姓名、寿命……等等,种种的生平事迹,也可以看得清每一个众生死后生往何处,这正是佛陀肯定有过去生、现在生,以及来生三世轮回的例证。
众生的无始生死
  除此而外,《阿含经》中,也有不少的经文,是佛陀对于众生生死轮回,有感而发的教说。例如,佛陀说:「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13]其中,佛陀以「长夜」来形容生死轮回,一方面表示了众生在生死中,诸多苦迫的负面性,另一方面,也表示了众生在生死中,对轮回浑然无知的迷茫。而以「无始」来形容众生的生死轮回,虽然让凡夫的我们很难理解,但是,这正是「此故彼」、「无始无终」缘起思惟下,最适当、最相应的陈述。原来,在缘起观的观照下,一切的存在,都是辗转相依,环环相扣,永无止境的,哪里能有一个真正独立的开端呢?有的只是人为的规定,在划定范围里的假设开端罢了。除此而外,「无始」也表示了众生的过去,有数也数不尽的生死。所以,若从修行以趣向解脱的角度来看,光是好奇地去探究、讨论无穷尽过去生的种种,对当前烦恼的止息,终究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因此,佛陀会说:「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14]对缘起法能如实知见的圣者来说,不但不会花心思去追究自己过去生的种种,也不会想要去预测未来生的境遇[15]。当然,这是圣者,或者是解脱者的境界,对凡夫来说,是做不到的。一般平常人对于死亡,对于来生,还是会充满着无知的恐惧,以及不确定的不安。例如佛陀时代的一位著名居士,佛陀的堂弟摩诃男优婆塞,就十分担心自己「命终之时,当生何处」,而来请问佛陀。佛陀告诉摩诃男说,不用去担心临死前那一刻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来生会如何,因为你平常已经勤于修学佛法,受到佛法长时间的熏陶,来生必然能向上、向善,生于善处,这种情形就像一棵一直向着某一个方向长的树,当树根被斩断时,必定也会顺着那个方向倒下一样[16]。
死生之间
  《阿含经》中,虽然展现佛陀重于烦恼止息的教说,但是,对于如何从这一生的死,相续到下一个新生命的流转轨迹,也有着少量的讯息。为什么只有少量的讯息?可能一方面表示这不是佛陀教说的重心,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这不是一般常人能力可以经验的,多说也无益的缘故。前面说过,一般人死后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还会有一股对生命强烈执取的力量,继续延续下去,接续主导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形成。这种对生命强烈执取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一些《阿含经》经文的启发,称它为「有」,或者为「后有」[17]。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生命形成的这一端,来探索。例如,《中阿含经》中有一则纪录,记载着佛陀纠正了嗏帝比丘的一个错误观念后,继续为比丘大众说生命缘起时,提到有「三事和会,入于母胎」,才能形成新的生命。具备哪三件事呢?就是「父精」、「母卵」,以及「香阴」[18]。香阴是什么,经中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后来部派佛教时代的论师们,依据此段经文而有了一些分歧的看法[19]。但是,根据巴利文版本的中译经文,并不作「香阴」,而是作「识」[20]。再看另外一个例子:佛陀在为阿难解说缘起十二支中,「识」与「名色」的关系时说,如果「识」不入母胎,胎儿的「名色」(身心)能够顺利成长吗[21]?也可以间接得知,死时对生命强烈执取,延续主导另一个生命形成的,是「识」。又因为此时的「识」,对生命攀缘、执取的功能最为突出,所以后来的论师,也就将它称为「有取识」[22],以别于「识」在其他时候的作用。姑且不论名称如何,我们可以明确地获得这样的一个讯息,那就是一般众生在死、生之间,虽然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然而其间仍然存在着某种前后的相续,所谓「此有故彼有」,不是中断的。
轮回的动力
  那么,死、生之间的相续,形成轮回的推动力量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人们死时,深沉的意识里,仍然对生命存有强烈的执取力量,这种强烈的执取力量,主要是来自于「无明」与「贪爱」,也就是经中所说的「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无明与贪爱,虽分为二,其实是一,那就是自我中心的「我执」。这是因为,众生任何形式的贪爱,都是为了自我,贪爱与自我感,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离开自我感,贪爱就没有落脚处;离开贪爱,自我感也失落了展现的舞台,只不过贪爱常常是显露在外,而自我感则是潜藏在内。另就发动与主导性来说,自我感的我执,确实是居于比较关键地位的,所以,只有确实根除了自我感的我执,做到「诸法无我」,轮回的动力才会消失,所谓「此无故彼无」,生死轮回才会停止。经中说:「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就表示了这样的意思,一旦止息了轮回的动力,就可以说是「无生」[23]了。佛陀肯认众生生命的轮回,同时又将教说的重心放在无我,这与《奥义书》里所主张的轮回--具有「真我」的轮回,是大异其趣的,这应当是学佛者应有的基本认识,我们留待〈无我下的轮回〉一节来讨论。此外,在三世轮回中,另一个重要内容为善恶罪福等等业力的形成和报应,在佛陀的教说中,又是持怎样的态度,这也应当是学佛者应有的基本认识,我们留待〈业力的形成与展现〉一节来讨论。
 
注解 
[1]「……收缚此人着大釜中,韦盖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人围繞以火煮之,我时欲观知其精神所出之处,将诸侍从繞釜而观,都不见其神去来处。又发釜看,亦不见神有往来之处,以此缘故知无他世。……」《长阿含第七经》 
[2]人类的祖先从哪里来,各色人种是否为共同祖先,是长时间以来一直被持续关注的问题。近代从考古学、生物学,乃至于人类基因学的各种角度探求,屡有推陈出新的假说被提出,而难有定论。佛教经典,如《中阿含第一五四经》、《长阿含第五经》、《长阿含第三0经》、《增一阿含第四0品第一经》,记录了当时的传说,说此世间初成时,人是从「光音天」来,初时还保有光音天界众生的特性:以念维生,体态轻盈,能飞翔于空中。后来因食地上的食物而逐渐体态粗重,终成为现在人的模样。而这个世间,未来还会因「火灾」,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全毁,众生只能生于光音天,如此周而复始。 
[3]对于轮回的范围,《布利哈德奥义书》中说有天道、祖道与第三道,后来《爱陀列耶奥义书》又有胎生、卵生、湿生与芽生四生之说。(以上参考《印度哲学宗教史》第二八九至二九八页,高楠顺次郎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卢译)
 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或已开始有「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种轮回范围之说,如《杂阿含第四三二经》说:「尔时,佛告诸比丘:譬如五节相续轮,大力士夫令速旋转。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
 到西元一世纪以后的大乘佛教时代,则普遍接受六道轮回的说法,如《大智度论》中说:「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地狱、畜生、饿鬼道。」其中的阿修罗道,早期是归类于天道一类的。 
[4]依现代对印度历史文明研究的主流看法,将印度文明的演化,分为「四吠陀」时期:约在西元前一二00年至西元前一000年。「梵书」时期:约在西元前一000年至西元前七00年。「奥义书」时期:约在西元前七00年至西元前五00年。「经书」时期:约在西元前五00年至西元二00年。「往世书」时期:约在西元二00年至西元一000年。一般认定「梵书」时期为婆罗门教确立时期,「往世书」时期之初,正值梵文学复兴与印度教形成的时期。而《经书》时代初期,佛教、耆那教等不同于婆罗门教义的新兴教派大兴,所以也称为「学派时代」。 
[5]依据高楠顺次郎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卢译,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印度哲学宗教史》〈第二篇第四章第五节 轮回说之起原〉的解说,四吠陀中最早的《梨俱吠陀》,已有死后尚有灵魂的思想,但是没转生他处之说,所以说:「则轮回思想,当吠陀时代,尚未之有也。」「大体上言之,认《梨俱吠陀》时代未有此思想,实为至当。即令有之,亦不过其种子耳。然至《奥义书》时代,轮回思想,已甚圆熟,亦不能认为其时代新起之教理。故由此点而下概括的考察,认为起原于《梵书》时代,最为适当。」「要言之,轮回思想,当《梵书》时代,大体基础已固,至《奥义书》而骨干已立,终至学派时代而完成云。」(第二二一至二二三页) 
[6]「关于业之本质,后世各学派原有议论,但认为有依附于生理心理的组织(即生命)之潜势,则无异论也。……吾人认为其起原的思想,实出于《阿闼婆吠陀》。《阿闼婆吠陀》谓有意或无意而犯之罪,必有相当的责罚,遂有除去的咒文,……此中已具备业说二条件,如下:(一)犯罪之余势成为某种之形而存留;(二)其罪缚人,必兴以相当之责罚。」《印度哲学宗教史》第二二五至二二六页,高楠顺次郎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卢译。 「我以为,潜在的业力,是因内心的发动,通过身语而表现出来;又因这身语的动作,影响内心,而生起的动能。它是心色为缘而起的东西,它是心色浑融的能力。最适当的名称,是业。」《唯识学探源》第一五七页,印顺法师着。 
[7]「解脱,又作毗木叉、毗木底、木叉或木底等。脱离系缚之意。原义指脱离束缚而得自在,其后随着轮回思想的发展,遂指脱离轮回世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四八二四页。 
[8]「佛告比丘:……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杂阿含第二八经》 
[9]见《杂阿含第二六四经》、《杂阿含第二八五经》、《杂阿含第二八六经》、《杂阿含第二八七经》。 
[10]「佛告尊者大目揵连:如是,如是!此中种种诸天来云集者,有从宿命闻法,得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身坏命终,来生于此。」《杂阿含第五0六经》 
[11]「世尊!我今晨朝入舍卫城乞食,闻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命终。世尊!彼四人命终,应生何处?佛告诸比丘:彼难屠比丘、难陀比丘尼,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善生优婆塞、善生优婆夷,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于天上而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杂阿含第八五二经》
 「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佛告诸比丘:……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得斯陀含。」《杂阿含第八五二经》
 「云何世尊!手比丘命终,当生何处?云何受生?后世云何?佛告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三不善法,彼命终,当生恶趣泥犁中。」《杂阿含第一0六五经》
 另,《长阿含第二经》、《长阿含第一五经》、《长阿含第二0经》、《增一阿含二一品第五经》、《增一阿含二三品第四经》、《增一阿含二八品第四经》、《增一阿含三五品第七经》、《增一阿含三七品第五经》、《增一阿含四0品第五经》亦有许多佛陀记说比丘来生的记载。 
[12]「复次,如来于过去宿命种种事忆念,从一生至百千生,从一劫至百千劫,我尔时于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乐觉,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我于彼处死此处生,此处死彼处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实知,是名第八如来力。……复次,如来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妙色、恶色,下色、上色,向于恶趣、向于善趣,随业法受,悉如实知。此众生身恶业成就,口、意恶业成就,谤毁贤圣,受邪见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恶趣,生地狱中。此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受,彼因、彼缘,身坏命终,生善趣天上,悉如实知,是名第九如来力。」《杂阿含六八四经》 
[13]见《杂阿含第二六六经》、《杂阿含第二六七经》。
 另外,《杂阿含第一三三经》、《杂阿含第一三六经》、《杂阿含第九九四经》也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我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杂阿含第九四五经》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若见众生,爱念欢喜者,当作是念:如是众生,过去世时,必为我等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师友知识。如是,长夜生死轮转,无明所盖,爱系其颈,故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 
[14]「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杂阿含第四一四经》 
[15]「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智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杂阿含第二九六经》 
[16]「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罗卫国,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我每出入时,众多羽从,狂象、狂人、狂乘,常与是俱。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堕何处?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杂阿含第九三0经》。 
[17]我们可以从《阿含经》中,描述解脱的圣者的经文中反推得而知。经中对解脱阿罗汉的定型描述是: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第一经》等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中阿含第二经》等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长阿含第二经》等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增一阿含一0品第一经》等
 因为只有解脱的圣者,有能力止息这种执取力量,称为「不受有」或「不受后有」,所以个人认为对尚未有能力解脱的众生,不能止息这种执取力量,称这种力量为「有」或「后有」,应属适当。 
[18]「复次,三事合会入于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正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于母胎,母胎或持九月、十月更生,生已以血为长养。」《中阿含第二0一经》
 另,《中阿含第一五一经》也有相同的描述;「阿私罗复问诸仙人曰:汝等颇自知受胎耶?彼诸仙人答曰:知也!以三事等合会受胎:父母合会、无满堪耐、香阴已至。阿私罗!此事等会入于母胎。」 
[19]《鞞婆沙论》〈中阴处第四十一〉中说:「或有欲令有中阴,或有欲令无中阴。鞞婆阇婆提欲令无中阴,育多婆提欲令有中阴。」持有中阴意见者,认为「如世尊契经所说,三事合会已,入于母胎。……香阴已至,香阴者,中阴也。香阴于彼时有二意:爱心及害心。若女者,彼于父有爱心,于母有害心。作是念:无此女者,我共此男合会。彼不见母,自见共父合会,谓父母不净,彼作是念,是我有。见已便闷,闷已此阴转厚。阴转厚已,便舍中阴得生阴。」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若以无间生地狱者,是故无中阴。」「若中无顿止处者,是故无有中阴。复更说世俗喻事:如光、如影,无有中间。如是,若终、若生,无有中间。以此契经证故,鞞婆阇婆提说无有中阴。」 
[20]《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 
[21]「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中阿含第九七经》、《长阿含一三经》 
[22]「无根于地界,无叶亦无枝。彼雄猛脱缚,谁复应讥毁。根者,喻有取识。地界者,喻四识住。如世尊说五种子者,显有取识;地界者,显四识住。叶者,喻我慢,如世尊说。」《发智论》按:五种子、地界、四识住之说,系引自《杂阿含第三九经》:「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
 「如有取识为命终心,于此心前,虽有种种感后有业,而于此时,唯有极重,或唯串习,或近作业,感果功力显著非余。」《顺正理论》 
[23]关于涅槃境界的描述,《杂阿含经》中常见佛陀以斩断「多罗树」的树根来譬喻其「不生」,如《杂阿含第二0九经》说:「于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心得解脱。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法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又,「生」与「死」乃为相对的,当其中之一不起,另一个也就失去意义,所以《杂阿含第九六二经》说:「如是等解脱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杂阿含第六五七经》说:「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三节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中阿含》《说处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八章 归依与受戒
 阿含字典(5)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阿含字典(2)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三节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支部1集19经[栏目:增支部1集]
 给亡人读《地藏经》或是《无量寿经》?[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凡夫都要经受的八种大苦[栏目:卢志丹居士]
 《十二门论》破邪方法研究(悟实)[栏目:中观宗文集]
 道,就在你心中[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二五 苏尼陀女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福无厌足[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心安并理得[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相应21经 僧伽罗婆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愚者利益自己时,直接去为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