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7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在六根面对六境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我们凡夫,不要说是能保持在「明触」的状况,让「触」就停留在「触」,不要继续发展出杂染,即使离「受」就止于「受」的程度,也还差得很远,多数的情况是「爱」会禁不住的从触、受中发展出来,然后一路到达忧悲恼苦。如果常常在忧悲恼苦这一头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久了也会磨损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不利于佛法的修学。那么,如何才可能有所转变,而朝「受就止于受」、「触就止于触」的「六触律仪」目标迈进呢?前面说,远离欲贪的修学过程是「调伏、断除、超越」,调伏是进入远离欲贪修学的起步,这对常常处在忧悲恼苦这一头的人们,特别有帮助,值得初学者重视。什么是调伏?调伏有调教、降伏的意思,也就是不断地调整偏差的行为,将之拉回到目标区来。调整偏差的行为,需要的是对治,不同的偏差行为,常常需要不同的对治,而且,对某人有效果的对治方法,对其它人不一定有用,所以,对治通常是很多样化、个别化的,常常因人因事而异,这也是特别需要个人用心开拓的修学。以下尝试提出一些可能有用的对治原则,以为各自开发调伏对治方法的参考:
一、观念的改变-- 直其见
  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正见的建立,是最初的基础,也是最后的目标(慧的成就)。如果目标错误,观念不正确,那么,不管有怎样的努力,方法多么犀利,其结果也还是枉然。目标模糊,一开始对焦偏差,那么,差之毫厘,终究要失之千里。
  首先,必须要认识到「贪、瞋、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解脱圣者的模样[1]。如果确认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标(佛陀也是解脱者),那么,理当心悦诚服地接受「贪、瞋、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这样的行为模式,并且,也当成是自己努力的目标。如此一来,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还会认为自己是气得有道理,是不得不气,都是别人惹的才会生气吗?如果还认为「有时候生气是有用的」,坚持「生气的必要性」,观念不作调整,那将永远到不了「瞋恚永尽无余」的目标。瞋恚如此,贪爱也是如此。
  再者,让我们从「无明、爱与有情」,三者有什么关系来探讨。佛陀明白地指出:无明与爱,是有情轮回生死,烦恼苦迫的原因[2]。为什么爱也是引起烦恼苦迫的原因呢?在一般的观念里,不都是歌颂爱情,赞叹有爱最幸福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佛陀为何要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而不随一般人说「若爱生时,生喜心乐」[3]?原来,爱还是根源于无明,以无明为动力而向外展现于情感上的。无明是什么?最主要的无明,是实在「自我感」的执着,称为「我执」。自我感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感觉,但这仅是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想法与错觉,一种众生深沉、坚固的错误认知,而我们却常常不知不觉地,为了满足这种感觉而执着。最强烈自我感的展现,就是主宰欲,例如,要就是要,也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如说,「我不管,我就是要这样」,就是主宰欲的典型表现。而最细微深沉的我执,是「我也不比他差」之类的慢心,称为「我慢」。我们所有的爱,包括了对自身的「我」,以及与自己相关的「我所」,而且,纵贯了过去与未来。我们所有的烦恼苦迫,没有不是从这「实在的自我感」出发的,所以说是爱的根源所在。有时,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爱子女,爱家庭,爱众生,爱社会,爱国家,爱地球……,很像都不是为自己,有可能因此而自觉神圣与充实,而看不到是自己将子女、家庭、众生、社会、国家、地球当成是「我所有」的微妙情愫,还都不离自我的延伸,虽然微细,但还是与无明相连。所以,当我们试图解决烦恼时,如果不能追查、反省到「自我」这个层次,那么,是不能有直捣黄龙的效果的。
  佛法最独特的思惟,就是主张具有普遍性的缘起法则,并且特别注重用于人生烦恼苦迫的解决,这是佛陀时代其他宗教、哲学所没有的。今天,如果有人在解决人生问题上,也以缘起法为普遍性的主张,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佛法的,因为,佛陀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4]而且,经典中也还有尊者须菩提「见缘起(空)则见佛」[5]的典故。可以说,离开了缘起法,就离开了佛法,缘起法是足以代表佛法的。缘起法的定义,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也就是说,一切的存在,都是「此故彼」因缘条件下的存在,而没有那种独一、永恒、真实不变的东西,也没有绝对的如何如何可说,一切都只是相对的存在与展现。以缘起法作思惟,充分地尊重自、他的高度相互依存关系,这是佛法正见。以这样的观念,多作这样的思惟,会有助于降低自己贪与瞋的力道。
二、延迟满足-- 三思而后行
  延迟满足,这是近代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心理训练方法,原先的实验设计,是提供一个未来较优厚的福利为诱因,以克制眼前的欲求,未来的利益是手段,重要的是克制眼前的欲望。虽然这个方法不是出于佛教圣典,但方法中有克制自己欲望的特色,可以是佛法修学调伏欲贪的参考,值得一提。这是说,当我们想要采取某些行动,来满足我们眼前的欲望时,先刻意的缓一缓,我们会在这缓一缓的克制中,感受到欲望的强度 -- 佛法称为「味」。如果克制得很辛苦,表示欲求很强,也表示粘着很强,必须更加警觉,这也是修学成果自我评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古代佛教的论师们,分析我们的行为发动过程为「审虑思、决定心、动发思」,称为「三思」[6]。这是说,我们的语言行动,是从念头的反复思量,经形成决定,到蓄积发动,才表现出来的,即使是「无心」的行为,也有这样的历程,只是我们不自觉罢了。这个过程,与我们前面说到的认识发展过程,也大略相近。克制冲动,延迟满足,就是希望能在审虑、决定的阶段中,争取较充裕的时间,可以让佛法正见,佛法的思惟发挥调伏、修正的功效。
  再从现代对脑部功能的理解来看,延迟满足也确实有他的道理。前面说到,生理上负责解读来自感官器官讯息的有「杏仁核」与「大脑皮质区」,其中,主导理性思惟的大脑皮质,它的解读速度比较耗时,而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杏仁核,又常常是情绪性的粗糙反应。所以,快速、直接、反射式的欲求反应,通常少有来自大脑皮质的理性思惟,只有克制冲动的延迟满足,才可能提供一个缓冲时间,让大脑皮质有机会发挥其应有的理性功能,也就是说,让我们有「如理思惟」 -- 以佛法的理则思惟的机会。
  例如,有一次佛陀提出了五种方法,来教导比丘们消除恶念。其中,第二种方法说:「观此念恶有灾患」[7],也就是说,借着推想如果依这样的念头去做,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灾患)发生,来打消坏的念头。能够推想会有什么恶果发生,当然得要有缓冲时间,否则,欲求一起就急着反应,那能想到后果会如何呢?所以,我们应当善用延迟满足的缓冲,以佛法的价值观评估一下,行为的后果会怎样,以避免逞一时之快的冲动,造成自、他的伤害。
三、同理心的运用
  同理心,是近代西方心理学里的名词,大略的意思是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融入对方的情境来考量,而不要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己想当然尔的态度去待人处事。所以,同理心的实践,对我见、我执,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宰欲,应当有一定削弱功效。二千多年前佛陀教导的「自通之法」,也与同理心的原理相近,佛陀举了一个譬喻说,如果有人要杀我,我会觉得恐惧、愤怒,我当然不想被杀。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欢、不愿意的事,别人也一定是这样的,那么,我为什么要杀他呢?能够这样想,就能不乐于杀生。除了杀生以外,还可以依此类推,而得到不乐于盗、不邪淫、不欺骗、不搬弄是非、不恶口粗言、不绮语的结论[8]。我不喜欢的,别人也一样,这和《论语》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同,都可以是约束自己遵守戒律,调伏自己免于伤害别人的想法。
  与自通之法相似的,是「亲人想」。「亲人想」是将对方当成是自己所敬、所爱的亲人来对待。例如,经中说,看见年纪比自己大的,就当成自己的妈妈,年龄与自己差不多的,就当成自己的姊妹,年纪比自己小的,就当成自己的女儿,以这样的观想,来对治淫欲[9]。当然,这样的方法是不限于对治淫欲的,也可以尝试广用于其他贪欲与瞋恚的止息上。
四、身远离-- 从身远离到心远离
  「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是经中常提到的修行次第,可以配合五根[10]、七觉支[11]、八圣道[12]、四如意足[13],以及含摄在七觉支中念觉支的不净观、随死念、四无量心、安那般那念、无常想……等[14],许多修行方法来运用。所谓修行次第,就是修学上的相关先后次序,亦即前面这个项目(法)修习熟练了,才能进入后面一个项目(次法)的修学,也就是经中所说的「法、次法向」[15]。当然,在次第与次第之间,有可能是部分交叠衔接的,但整体来说,还是可以发觉其前后之别,所以可以称为次第。在「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中,远离虽然是排在前面的,但务实地说,一般人能做到这一项,那也不容易了,所以后面三项,就先略而不谈。远离,当然以心能远离于欲贪执着为彻底,然而,当评估在某些不如法的环境下,自己还没有能力做到心远离,不为环境所转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身远离,就成为心远离修学的先修方便了。经中说「有漏(烦恼)从离断」[16],就有这样的意思。除了不去接近诱惑的环境外,如果已经处在不如法的环境而引起烦恼时,当然是要尽快地换个环境。譬如:当发觉自己贪着、瞋心已起时,换个环境,转移六根触对的目标,也是一种可能的止息对治法,如经中举「闭目」或「身避去」不看为例,来说明「不念此念」[17],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些,都是从身远离中,争取到六根的一些缓冲,作为心远离的前方便修学。
  除了避开自己无法承受的不良环境外,积极主动的选择良好环境 -- 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对一位学习者来说,也同样的重要。我们不能以一切随缘,而任自己随波逐流。儒家不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话吗?不过,有时候受限于现实因缘的福报不足,不容许自己有选择时,努力于环境的改善,也可以算是身远离的一环。譬如,对自己的家庭、工作,乃至于社会、国家,有时候能留给自己的选择并不多,这时候,将佛法的道理,或佛法的精神,传播给自己周遭的人,在朋友、亲人间,能以佛法相互规劝,共同成就一个比较好的修学环境,这也是另一层的从身远离到心远离。
五、厌离想
  厌离想,是「生厌,离欲,灭尽」[18]修学次第中的「生厌」,这是《阿含经》中所常见的主流修学方法。怎样才会激发出厌离感?是苦,深澈地感受到苦。苦是一种压迫,也是一种不圆满、不能满足。为什么不圆满、不能满足?是因为无常,更是因为贪爱!无常是缘起存在下的必然结果,不论是我们喜欢的、不喜欢的;善的、恶的都不会常存不变,所以,无常本来是相当中性的,但是,当我们有贪爱欲求时,就不一样了,对喜欢的,希望永远保持不变,对不合意的,希望它快快改变,只想以自己的意思来掌控,然而,现实上的无常变化,常常是因缘复杂而且是深澈难见的,很难完全掌握,不如预期而不如意,不如意的结果,苦就形成了。所以,当贪着生起时,如果能想到所有的存在,终将变化消失,不能永久拥有,因而能警觉到得而复失的祸患与苦楚,厌离心生起,执着的心就淡了。
  在「无明、爱与有情」的关系中,我们曾谈到无明与爱,可以说是我执与贪爱,两者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贪爱的根源是我执,贪爱的彻底止息,必定要进入我执的破除才行。所以经中说,勤于无常观照的修学,能断除所有型态的贪爱、躁动、傲慢、无明,因为无常想能建立无我想,而稳定地安住在无我想的人,必定能因此而离我慢(最深澈细微的我执),而进入涅槃[19]。进入涅槃,也就是解脱,解脱也称为「灭尽」[20],这是灭尽了一切烦恼,灭尽了任何可以导致生死轮回因缘的意思,而不是指死亡(因为佛陀以及许多阿罗汉圣者,他们在解脱后都还是一样地活着)。所以,浅的来说,从无常而以厌离想对治欲贪,深澈的来说,还可以从对治欲贪中,破除我执,离深沉的我慢,顺得涅槃。
六、慈心想-- 他有他不得不的苦
  慈心想,就是四无量心之一的慈心观,也就是后来在大乘佛教中,有更进一步阐扬的慈悲心。大略来说,早期佛教经典中的慈心想,多用来对治瞋心[21],是一个有效的对治修学法门。慈心想是一种假想观,这是尽量对别人的行为,给予善意与合理的想象,而不必在乎实际的情况如何,更不需要去查证。所以,当面对别人的侵犯而起瞋心时,如果能转而往「他必有他不得不的苦」;「他也是身不由己,没有能力自制」这个方向想时,化一分不满为体谅与怜悯,对瞋心的止息,会有一定的助益。
  另一方面,经中说,真正用心学习、体会缘起智慧的人,应当可以从布施、持戒、禅定下手,使自己柔软和善,淡化烦恼的逼迫,然后才能成就真正的空[22]。空是什么?或许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说,但将空等同于「假名」、「中道」而视为缘起的异名,是一个很贴切的诠释[23]。在人际关系中体会缘起(空),就是多为别人着想,多体谅别人在贪、瞋、痴下的身不由己,就可以说是慈心想了。
  瞋怒与欲贪,表面上看,很像是两种不同性质东西,其实,他们的根源都是「我执」:贪是在「顺我」的情形下;瞋是在「逆我」的情形下。所以,和上面厌离想一样,慈心想浅的来说,可以对治瞋恨心,深澈的来说,可以从慈心想对治瞋恨中,体认到缘起的相依相待,而破除我执,离深沉的我慢,顺得涅槃。这是两种不同偏重的修学风格,都可以提供我们作为选择运用参考。
七、即时觉察-- 找寻自己的「停止指标」(Stop Sign),建立自己个别的戒条
  经中说,一个走路走得很急的人,如果能自问:「干什么我要走得这么急?是不是宁可慢一些?」于是,就减下速度,慢慢地走了[24]。从走得很快,到慢下脚步来,中间经历几个重要过程:首先,是察觉自己走得很快(发现问题;苦谛),接着,质疑自己为什么要走这么快(原因;集谛),然后认为自己不必要走这么快(观念的改变,驱动力、原因的灭除;趣向灭谛),于是放松自己,放慢脚步(抉择的执行,道谛),最后终于慢下来了,乃至于停下来了(问题的解决;灭谛),这是运用四圣谛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对治与调伏也一样,觉察出自己的问题,是基本的第一步。
  察觉,就时间上来说,当然是越早越好,因为烦恼与情绪的生起,通常是由微而显,由弱而强,当强到一定程度,或者已经形成习惯后,对治与调伏的困难度就会明显地升高。这就如同我们在公路上开车,当车速高到某一程度以后,没有办法作大角度的转弯,也没办法说停车就停车一样。君不见高速公路上的匝道出口标示,至少都在两公里前就出现的吗!而且临出匝道口前三百公尺,每隔一百公尺都还有警示,这种提早告示、多重告示的作法,应当不只是台湾的高速高路特有的,其他国家也必然相似,为的是让驾驶人有足够的时间,安全地变换车道,减速驶离。如果没有提前设立标示,对环境不熟悉的驾驶人来说,就形同虚设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作正确的反应,看到标示了又能如何,只能眼睁睁地错过,让错误发生。贪、瞋、痴烦恼的处理也一样,当烦恼生起时,如果觉察得太慢,看到(觉察)了又能如何?当贪、瞋、痴烦恼的爆发蓄积力量已经坐大,就像箭在满弦,不得不发时才察觉,那就为时已晚了。
  如何觉察?什么时候察觉才有效?每个人大概都各有不同,应当从个人的实际经验中去尝试观察,但总不外在自己的生理或心理变化上去发掘。从生理的变化中去觉察,这就是四念处中的身念处了,而心理变化的觉察,就是受念处、心念处与法念处。不过,心念处与法念处较为细微,需要有比较好的觉察能力为基础,而心理的变化,稍慢也都会影响到生理上来,所以,从生理上的变化去察觉,是比较普遍的。譬如,当肚子饿了,并发手脚微微发软,头微晕,微冒冷汗时,您或可从过去经验中,知道此时血糖是否已经降到某个不足的程度,是否到了自己的「停止指标」 -- 应停止眼前的事去补充糖分。如果觉察太慢,或者虽然觉察到了,但不清楚自己的「停止指标」,不知道是不是到了该采取行动的时候,结果有可能因为不能即时补充糖分,导致生理无法正常运作而晕厥。贪欲与瞋恚的情形也一样,在未能根本止息前,有赖于对治与调伏来处理与善后,但如果不能在贪与瞋升起到自己的「停止指标」之前就察觉,那么,即使有心要作对治与调伏,也还是困难的。
  如果已经知道自己的停止指标在哪里,就必须依照这指标,去订立一些自己当遵循的规则,来防止自己「越线」。譬如,当察觉到胃痛时,知道已经到了自己瞋怒的「停止指标」了,再下去很有可能自己会失控而有不理性的行动,于是,如果自己立的戒条--当遵循的规则是「逃」--身远离,那么就毫不考虑地离开,换个环境。除了离开外,当然您的戒条也可以是别的,如转移注意力、换个话题、摄心持佛号(以上也都是身远离的一环)、运用延迟满足并提起佛法正见、同理心、慈心想、厌离想、……等等,可以从自己过去类似情况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里,去选择订立最适合自己的。
八、还有其他选择--正思惟(如理作意)
  常常,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自己最习惯的行为模式来反应。如果我们能常反问自己,我还有其他选择吗?习惯反应是最适合的吗?那么,就多了一个思考与反省的空间,尤其在粘着很强,将陷入孤注一掷时。通常,偏激的行为,是在没有能力反问自己,是否还有其它更恰当的选择时发生的。什么是「更恰当」的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更恰当」。就佛法来说,所谓的更恰当,就是「如理思惟」--以佛法的价值观思惟:我这样做符合缘起法吗?符合三法印吗?向于解脱、成佛之道吗?八正道、五戒十善呢?乃至于「身苦患、心不苦患」、离欲、六触律仪、慈悲喜舍、……等等佛陀的教说呢?
  有时候,我们可能受困于某个烦恼,觉得老是挥之不去,就像我们在解一道数学题,虽然反复的检查:计算过程,没错!解题的方法,没错!解题的逻辑,也没错!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对(就像烦恼的挥之不去一样),此时,问题可能就出在解题之初或运算中的一些假设,是不合理或不全然是对的,也就是说,我们一直认为是对的、一直固守的某些观念,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胸襟,从佛法缘起、无我的正见,再作检视与思惟,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选择,这样,原本以为打得紧紧的死结,可能在重新思惟中,一分一分地慢慢松开了。
九、正语的实践-- 五法得举他罪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最频繁的接触,也是最容易引发是非的媒介,尤其在指责别人时。佛法讲求慈悲、温和,但也不会鼓励人们成为一个是非不明,滑溜溜的乡愿,因为如果大家都这样,那么团体就很难维持健全清净了。有一次,尊者舍利弗就问佛陀,僧团中的比丘,应当如何举发别人的错误,才能维持团体的清净和乐呢?佛陀就举了下面的五个原则:「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粗涩,慈心不瞋恚」[25]。其实,这五个原则不只限于举发别人的错误,若作为朋友、团体间的一般交谈守则,也很适宜:1.实:说话精准如实情,避免情感性添油加醋的夸张。当引用别人的话,或仅是自己的推论时,也应当如实表明,以避免误解。2.时:适当的时机,讲适当的话,否则,虽然是同样的一句好话,时机不对,恐怕也会带来极不良的结果。3.义饶益:说话要有助于自、他善法的增长,以及烦恼之消除,没有助益的话,能不说最好就不说。时常不甘寂寞,言不及义,可能会养成攀缘的习惯,并不利于佛法的修学。4.柔软不粗涩:说话时,遣词用语要柔和不带刺,要考量对方的感受,不要讥讽辱骂,针锋相对。5.慈心,不起瞋恚情绪。时常以这五个原则自我调伏,也是八正道中正语的实践。
十、假如来了一个坏消息-- 无常想、随死念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教导比丘们说,喜欢远离人群独居的阿练若比丘,在荒郊野外,如果要检证自己是否已经离五欲,那么,就在心中刻意地生起「男女的亲爱,声色的娱心」影像,来测试自己的反应。如果发现自己会因此而起爱欲,那么,就表示自己还没有能离开五欲,不可以记说自己已经离了五欲[26]。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模仿尊者舍利弗的教导,给自己一些假设,设想如若来了一个坏消息,像是失去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人或事;失去一个重要的投资或财产;身体得了一个大病变……等等,看看自己会有什么反应。我们的重点,当然不在于检证自己的成就如何,而是希望在这样的假设中,发现自己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并且练习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冷静从容(因为是假设状况)中,充分地以佛法的如理作意,思惟应当怎么做才是如法。这样的方法,与「无常想」、「随死念」的观想法,也很类似。无常想与随死念是可以作多方面观想运用的,不限于厌离心的培养而已。如果浅一点,我们将随死念当成:假如我现在就面临死亡,我有什么罣碍吗?我能安心、平静地走吗?如果不能,我担心的是什么?我罣碍的是什么?就世俗上的考量,应当怎么做?佛法的观点又怎么说?我应当怎么做?……问题可能会一个一个地浮现。或许,刚开始这只是「头脑作用」,但是,如果能时常做这样的观想,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的建设与准备,就如同军队中的沙盘推演一样,当事情真的发生时,必定会比毫无准备的惊慌失措要强。如果能够因此而时时做正思惟,假以时日,也能从熏习中,获得正见增上。
十一、承担的勇气
  最后,就是强化自己承担的勇气,来面对不如意的事。苦,是缘起、无常与贪爱下的必然产品,除了解脱的圣者外,没有人能彻底地离苦,即使是解脱的圣者,也还有身苦。一味地恐惧,算计逃避,只会徒增我执、我爱的烦扰而已,并不利于佛法的修学,反而是勇敢地面对承担,从受苦的困境中体会佛法,肯认佛法,坚定佛法的信念。
 
注解 
[1]「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是名阿罗汉者。」《杂阿含第四九0经》 
[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杂阿含第二六七经》 
[3]「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梵志语曰瞿昙: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瞿昙当知!若爱生时,生喜心乐。」《中阿含第二一六经》 
[4]《中阿含第三0经》 
[5]「尔时,世尊与彼比丘尼而说偈言: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增一阿含第三六品第五经》 
[6]「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心。三、动发思。若思能动身即说为身业……」《大乘成业论》(大正三一‧七八五下) 
[7]「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当以数数念于五相。数念五相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云何为五?比丘者,念相善相应……。复次,比丘!念相善相应若生不善念者,彼观此念恶有灾患。……」《中阿含第一0一经》 
[8]「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如上说)。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杂阿含第一0四四经》 
[9]「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杂阿含第一一六五经》 
[10]「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杂阿含第六五六经》 
[1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七觉分。何等为修七觉分?谓念觉分乃至舍觉分。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杂阿含第七二九经》 
[12]「是比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圣道。」《杂阿含第七六四经》 
[13]「如是,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杂阿含第五六一经》 
[14]《杂阿含第七四一经》~《杂阿含第七四七经》。 
[15]「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于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杂阿含第二七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杂阿含第八四三经》 
[16]「云何有漏从离断耶?比丘!见恶象,则当远离;恶马、恶牛、……恶知识、恶朋友、恶异道、恶闾里、恶居止……尽当远离。若不离者,则生烦恼忧戚,离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离断也。」《中阿含第一0经》 
[17]「念相善相应时,生不善念;观念恶患时,复生不善念者,彼比丘不应念此念令生恶不善念故。彼不念此念,已生不善念即便得灭。恶念灭已,心便常住,在内止息,一意得定。犹有目人,色在光明而不用见,彼或闭目或身避去。」《中阿含第一0一经》 
[18]「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杂阿含第二七经》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杂阿含第三六四经》 
[19]「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阿含第二七0经》 
[20]「佛告比丘: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杂阿含第二八经》 
[21]「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杂阿含第五六七经》 
[22]「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大智度论》(大正二五‧一九四上) 
[2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大正三0‧三三中) 
[24]「犹人行道,进路急速,彼作是念:我何为速?我今宁可徐徐行耶?彼即徐行。」《中阿含第一0一经》 
[25]「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粗涩,慈心不瞋恚。」《杂阿含第四九七经》 
[26]「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于彼净相随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杂阿含第四九三经》
 「或取净相(即故意想男女的亲爱,声色的娱心等)……。」《佛法概论》第二五八页,印顺法师着。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节 六根律仪
 《中阿含》《说处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阿含字典(5)
 阿含字典(4)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念僧?[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