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第七节 空与空性 (p.47~p.56)
一、以空为主题而集出的《阿含经》(p.47)
《中阿含经》的《小空经》与《中部》的《空小经》相当;《中阿含经》的《大空经》与《中部》的《空大经》相当,是以空为主题而集出的经典。
这两部「空经」,都渊源于《杂阿含经》中的空住1,经不同的传宏,而分别集出来的。都是依空观的进修而达究竟解脱的。在修行的方便上,两部经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响了发展中的佛教。
《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大正1,736c〜738a)。
《中部》(121)《空小经》(日译南传11下,p.119〜p.127;汉译南传12,p.89〜p.94)。
《中阿含经》卷49(191)《大空经》(大正1,738a〜740c)。
《中部》(122)《空大经》(日译南传11下,p.127〜p.139;汉译南传12,p.95〜p.103)。
二、《小空经》内容大要 (p.47~p.50)
【(一)三世如来都行真实空(p.47)】
佛曾经为阿难说 ,「我多行空」(住)为缘起;以三世如来,都「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2作结3。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别举扬空性的修证,是可以从此而得到线索的。4
【(二)《小空经》的空义 (p.47)】
依《小空经》说: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说「鹿子母堂空」,这是说鹿子母堂中,空无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5
依于这一解说,后来瑜伽大乘说:「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6。所以,「若观诸法所有自性毕竟皆空,是名于空颠倒趣入」7,成为大乘有宗的根本义。
《小空经》所说的空(性),是依名释义的;提出不空,作空与不空的对立说明,实是一项新的解说。
【(三)《小空经》观空的方法 (p.48~p.49)】
A、依世间道修空:
1、村落想、人想空,但无事想不空:
《小空经》所说的空住,是适应于住阿兰若(arañña)者而展开的修法,所以从阿兰若──无事处说起。修行者专心忆念(即「作意」)无事想(arañña-saññā),不起村落想,人想,因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劳,是没有了8。这样,村落想空,人想空,而无事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9
2、人想、无事想空,但地想不空:
进一步,不忆念人想与无事想,专一忆念地想,观地平如掌;人想空,无事想空,(因人想、无事想而引起的疲劳没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10
3、地想、空无边处想、识无边处想、无所有处想次第进修观空:
这样的次第进修,专念空无边处想而地等想空。专念识无边处想而空无边处等想空。专念无所有处想,不念识无边处等想,识无边处等想空,而无所有处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11
4、以上依世间道修空;这样的「行真实空性」,是有漏的,有浅深层次的。
(村落想、人想、无事想、地想、空无边处想、识无边处想、无所有处想)
B、依圣道修空:
以下,依圣道修空,《小空经》(大正1,737c1〜21)这样说: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如是知:空无量识处想,空无所有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若有疲劳,因欲漏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有漏、无明漏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此我身六处命存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也,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
《小空经》中的「无想心定」,依《空小经》,知道是「无相心三昧」的异译。
经说「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与上文「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等不同,不再说不空的「想」,因为无所有处等是有想定,无相心定是无想定。12
但无想心定,还是有为法,还是「有疲劳」──恼患的,所以如乐着无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处。
如观无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为法,不乐、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脱──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得究竟解脱,也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不动心解脱。13
《小空经》中的「无想心定」有「疲劳」及「不乐住」二类,没有别立非想非非想处,与《净不动道经》14是相同的。[无所有处→无想心定(无相心三昧)]
《瑜伽论》分为「世间道修」与「圣道修」二类说:「以世间道修习空性,当知为趣乃至上极无所有处,渐次离欲。自斯已后,修圣道行,渐次除去无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处,毕竟离欲」15。「非想非非想处」毕竟离欲,与《小空经》的「无想心定」相合。
南传的《空小经》在无所有处以上,别立非想非非想处16。然后说无相心三昧,空于非想非非想处;再依无相心三昧,观有为是无常灭法,得漏尽。这对于依无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处的古义,已隐覆而不再见了。
[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相心三昧]
C、小结 (p.49~p.50):
《小空经》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于有漏定的。空的是什么?是想,是依想而引起的疲劳,所以无想心三昧为最上。
无想心三昧,空于一切烦恼,毕竟离欲,而我们的身心──六(内)处,在命终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为烦恼所动乱,心解脱自在。并知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17。
空住与无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虽有些差别,而究竟终归是一致的。所以《大毗婆沙论》说: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异名。18
三、《大空经》内容大要 (p.50〜p.54)
【(一)《大空经》与《小空经》的异同 (p.50):】
《大空经》与《小空经》,都是如来与弟子共同修证的法门。
《小空经》是由下而上的,竖的层层超越,顺着禅定的次第,最后以无相心三昧,不取着而漏尽解脱。
《大空经》却是由外而内,横举四类空作意(四种空观),修习成就而得究竟。四类空作意是:(1)外空作意,(2)内空作意,(3)俱空(《中阿含经》作内外空)作意,(4)不动作意。
【(二)《大空经》与南传《空大经》之差异(p..50)】
四类作意的修习,《大空经》与南传《空大经》,说明上略有差别。
1、依《大空经》说:修学者先要「持内心住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四增上心(四禅),然后依定起观。念(即「作意」)内空,如「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19,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内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动。20
总之,要修习多修习,达到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净,住,解于内空……不(移)动。21《瑜伽论》也这样说。22
2、南传《空大经》别别的说明四类作意,没有展转次第的意义。
【(三)四类作意之意涵(p.50〜p.52)】
1、《瑜伽师地论》以「所证空」与「所修空」分判四类作意:
四类作意的定义,经文没有确切的说明,《瑜伽论》23解说为: [Fig]
依经文的四类作意,而分别为所证空与所修空,先证而后修,不过是论师的一项解说吧!
2、从《瑜伽论》的解说,也可发见经义的线索。
如《中阿含经》《大空经》(大正1,739b)说:
[观五欲无常,证外空而离贪欲]
有五欲功德,可乐,(可)意,所(可字的讹写)念,(可)爱,色欲相应24。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若比丘心至到(?),观此五欲功德,……观无常……,如是比丘观时则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断也,是谓正知。
[观五取阴生灭无常,证内空而离我慢]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译)阴:色盛阴,觉(受的古译)、想、行、识盛阴。谓比丘如是观兴衰,……若有比丘如是观时,则知五阴中我慢已灭,是谓正知。
※ 经文释义:
(1)依经文所说,观五欲功德,是外离欲贪;观五取阴,是内离我慢。
(2)[内空:]五取阴和合,是个人自体;观五阴生灭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所以可说是证内空而离我(见、我爱、我)慢。
(3)[外空:]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于色、声、香、味、触境,起可乐、可意、可念、可爱,与欲贪相应;观五欲无常,可说是证外空而离欲贪。
3、四类作意之先后次第:
(1)这四类作意的次第,《瑜伽论》先外空而后内空25;《空大经》与《大空经》,却是先内空而后外空。
(2)不过,《大空经》标举如来所住时说:「我此异(异是殊胜的意思)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26。先举度一切色想的外空,与《瑜伽论》的先说外空相合。
(3)但《空大经》作:「如来住胜等觉,即不作意一切诸相,内空成就住」27。
4、四类作意思想之开展:
(1)《空大经》广说内空作意与不动作意,而外空与俱空作意,只简略的提到名目。28所以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类:一、(空于五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蕴空。
(2)由于五欲是内根、外境相关涉而引起的,所以观五欲,可以分别的观外境的无常、内根的无常、内外缘生欲贪的无常。在传授中,分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于五欲的分别观察,其实是内外关联着的,先观外空或先观内空,都是可以的。
(3)空于五欲的空观,分为外空、内空、内外空,于是对外空五欲而本有内空意义的,观五取阴而空于我慢的,名之为不动了。
[Fig]
【(四)《大空经》的空行,源于《杂阿含经》的「空住」(p.52〜p.53)】
《大空经》的空(住)行,本于《杂阿含经》29所说,被称叹为上座禅住的空住30。入上座禅住的,在入城乞食时,道路上,见色等如有爱念染着的,应该为断而修精勤;如了知没有爱染,就这样的喜乐善法,精勤修习。名为「清净乞食」,也略说行、住、坐、卧。
与此相当的《中部》《乞食清净经》31,所说要广得多。内容为:入城乞食往来,六根于色……法,应离欲贪等烦恼(与《杂阿含经》大同)。然后说五妙欲断,五盖断,五取蕴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观,证明、解脱。
空住,当然是禅观;但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净经》,与《空大经》是非常接近的。
【(五)《大空经》之内容架构32(p.53〜p.54)】
《大空经》近于《乞食清净经》,然以四类作意为核心,重于日常生活的应用,内容更广。33
1、策勉比丘乐独住远离处
比丘如喜乐多众聚会,是不能得「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的,也不能得阿罗汉的究竟解脱。这是策勉比丘们,「常乐独住远离处」,住于适合修行空住的地方。34
2、空住者的心境喜乐自在
佛举自身的证得:「我不见有一色令我(生)欲乐」35,所以一切色法的变异,不会引起忧苦懊恼。佛自住胜等觉,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经》作「一切诸相」36),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们来会,心住远离寂静喜乐;为大众说法,也是绝对没有烦恼的。37这是佛以自证作证明,表示空住者心境的喜乐自在。
3、四类作意之修习
正说空住,依四禅而修内空作意、外空作意、内外空作意、不动作意,修习成就38。
4、明「空住」的断恶向善
住于空住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正知而不会引起贪忧恶不善法。
如为众说法,不说非圣无义的种种世俗论,而说戒、定、慧等正论。
寻思时,正知而不起三不善寻,起三善寻,都不起贪忧恶不善法39。
外对五欲境时,观无常而不起欲染。
内观五取蕴时,观无常而断我慢。
这是一向善的,无漏出世间的,不落恶魔之手的(究竟解脱)。40
5、禅定有退转,应以修「空住成就」为要务
师、弟子、梵行的烦苦。简单说:如住在阿兰若处,得四增上心,因人众往来,引起恶不善法而退转的,就是烦苦。
这表示了禅定是可退的,修出离行,应以修空住成就为要务。41
6、尊师慈悲为弟子说法,弟子应依教奉行
「尊师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出于利他的慈悲心。弟子们应该「受持正法,不违师教」。42
四、辨「空」与「空性」 (p.54〜p.55)
进一步来论究「空」与「空性」。
【(一)新译、旧译之别 (p.54)】
旧译:在旧译中,都是一律译为「空」的。
新译:自玄奘译出瑜伽系的论典,才严格的分别「空」与「空性」;以为「空」是遮遣妄执的,「空性」是空所显性,是离妄执而显的法性,所以是如实有的。43
【(二)初期圣典中的「空」与「空性」之别异 (p.54)】
初期佛典中,「空」与「空性」有什么分别呢?
1、空:
如「空诸欲」44,「空世间」45,「贪空、瞋空、痴空」46,「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我我所空」,「无常、苦、空、无我」,在巴利文中,都是「空」(suñña)。
2、空性:
如「空心解脱」47,「空解脱」,「空三昧」,「空等至」,「空住」48,「内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种空,在《无碍道论》中,也是空)49,《空小经》,《空大经》:凡是作为观名、定名或经名的,都是「空性」(suññatā)。
3、印顺导师认为:
「空」不只是否定词,离妄执烦恼是空,也表示无累的清净、寂静。50
「空性」,是空的名词化。初期圣典中的「空性」,并无「空所显性」的意义;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51
五、别论《小空经》之「空」 (p.54〜p.55)
【(一)「空」在初期圣典中,与离烦恼有关】
《小空经》所说的「行真实空,不颠倒」,《空小经》作:「如实性,不颠倒,清净空类」。52空类,空是有浅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圣典中,是与离烦恼有关的。53
【(二)《小空经》的特色】
《小空经》所说,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兰若处;阿兰若处想成就,没有人想、村落的烦嚣,就名为「空」。进一步,不起人想、阿兰若想,而观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无涯,自有空旷无寄的境地,也就名为「空」。
这种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净念而除种种杂念一样。这样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经》的特色。
【(三)《大乘楞伽经》对《小空经》空义之评论】
《大乘入楞伽经》,称这种空为「彼彼空」,评论为:「此彼彼空,(七种)空中最麁,汝应远离」。54以不空而说空,被评为最麁的,应该远离的。55
六、归结「空」之重要性
总之,大、小「空经」的集出,在四种心解脱中,不是无量,无所有,无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注解
^1 《杂阿含经》卷9(236):「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禅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坐(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大正2,57b3〜28)
^2《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大正1,737c28〜29)。
^3 「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大毗婆沙论》卷105,引经作:「能速尽诸漏,证得无漏,无加行解脱。」(大正27,543a)
^4印顺法师《华雨集》(第四册)(p.69):
释尊在经中说:「阿难!我多行空」。《瑜伽师地论》卷90解说为:「世尊于昔修习菩萨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30,813a6〜8)……大乘经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萨行成佛的大方便!
^5 《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是为,阿难!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大正1,737a7〜12)
^6《瑜伽师地论》卷36〈本地分〉(大正30,488c28〜489a2)。
^7《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大正30,812c5〜6)。
^8 「疲劳」,《中部》(121)《空小经》作「患恼」。《瑜伽师地论》卷90,解说为:「麁重,不寂静住,及炽然等。」(大正30,812c17)
^9
(1)《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彼如是知空于村想,空于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若有疲劳,因村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大正1,737a12〜19)
(2) 《小空经》中「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之文句,《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译为:「于此处,彼非有故,正观为空。若于此处,所余有故,如实知有。」(大正30,812b20~22)《瑜伽师地论》并举例说明:「譬如客舍于一时间无诸人物,说名为空。于一时间有诸人物,说名不空。或即此舍,由无一类,说名为空,谓无材木,或无覆苫,或无门户,或无关键,或随一分无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体空。」(大正30,812b22〜c6)
^10 《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彼比丘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崄深河,莫念彼也。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阿难!犹如牛皮,以百钉张,极张托已,无皱无缩。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崄深河,莫念彼也。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彼如是知空于人想,空无事想,然有不空,唯一地想。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地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大正1,737a19〜b4)
^11《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
「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事想,莫念地想,当数念一无量空处想。彼如是知,空无事想,空于地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空处想。……
彼比丘莫念地想,莫念无量空处想,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彼如是知,空于地想,空无量空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识处想。……彼比丘莫念无量空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彼如是知,空无量空处想,空无量识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所有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大正1,737b5〜29)
^12 《空之探究》p.37~p.38:「无所有处以下,是初禅到无所有处定,是有想而不觉知;无想心定是无想而不觉知。……这可见无所有处以上,就是无想的无相心三昧。……这是说,无所有处定以下,是有想定,与《杂阿含经》所说相同。」
^13 《空之探究》p.38〜p.39:「得此无想定的,如有所受(取)──乐、着、住,那就受(非)有想无想处的果报。无相心定而有所乐着,所以是无想而又有不明了的细想现行,因而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如心无取着,那就是无相心解脱了。」
^14 《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想,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想处,是谓说净无想道。」(大正1,543a1~9);参见《空之探究》p.30。
^15《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大正30,812c28〜813a2。
^16 《中部》(121)《空小经》:「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空无边处想,不作意识无边想,唯作意无所有处想之一缘。……复次,阿难!比丘不作意识无边处想,不作意无所有处想,唯作意非想非非想处之一缘。……复次,阿难!不作无所有处想,不作意非想非非想处想,唯作意无想心定之一缘。……阿难!如是彼思惟:「此如实性、不颠倒、清净是空类。」(日译南传11下,p.123〜p.125;汉译南传12,p.92〜p.93)
^17 《中阿含经》卷49(190)《小空经》:「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大正1,737c13〜14)
^18
(1) 《大毗婆沙论》卷104:「于空三摩地说无相声者。如契经说:有一苾刍得无相心定,然根钝故,不知此定有何果报有何胜利。彼作是念:尊者阿难,佛及弟子,常所称叹,我应往问。……遂逐六年竟不闻说,彼怀疑久俯仰问言:若有获得无相心定不沉不举,摄持诸行,如水堤塘,解脱故住,住故解脱,佛说此定有何果报?有何胜利?阿难闻已便反问言:汝得此定耶?彼作是念:我昔所虑今果得之,便默然而住。阿难告言:佛说此定得解果报、得解胜利。解谓智生、修道、尽漏,汝亦不久当得此事。……解脱故住者,是自性解脱住故。解脱者,是相续解脱,此定观无我、我所相故名无相而实是空,以彼苾刍专修此定,能初证入正性离生,于最后时尽诸漏故。《法印经》说:若观色、声、香、味、触相,而舍诸相名无相定,彼观境界相而舍有情相,谓以空定观色等法,舍有情想,于中都无女男等故。由此尊者妙音说曰:诸有情想依境界相故,观境相舍有情想,女、男相无,名无相定,而实是空三摩地。」(大正27,541b9〜c15)
(2)《鞞婆沙论》卷13:「比丘!此三昧智果智功德者,取证得果漏尽故,说智果智功德。于是彼比丘闻尊者阿难善方喻说,内怀欢喜诵习受持已,礼尊者阿难足,绕尊者阿难已而去,彼比丘因尊者阿难教授,独靖寂燕坐心不放逸,精勤游已知法至得阿罗汉,此是空三昧说无想。」(大正28,514b4〜9)
(3)参见《空之探究》p.36。
^19 《中部》(122)《空大经》作:「心不勇跃,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脱。」(日译南传11下,p.130;汉译南传12,p.96〜p.97)。
^20《中阿含经》卷49(191)《大空经》:
「阿难!如是比丘持内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彼念内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彼念内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彼念不移动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也。」 (大正1,738c2〜18)
^21《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不移动,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者,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若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 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已,当以内空成就游。彼内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彼内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当以不移动成就游,彼不移动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不移动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者,是谓正知。」(大正1,738c18〜739a12)
^22《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大正30,813a〜b)。
^23《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
「复次有二种空:一者、应所证空,二者、应所修空。……
应所证空,略有二种:一者、外空,二者、内空。外空者:谓超过一切五种色想,则五妙欲之所引发。于离欲贪,正能作证。内空者:谓于内诸行,断增上慢,正能作证。
应所修空,亦有二种:一、于内外诸境界中,修无我见;二、即于彼修无常见。 ……
又于此中,若诸苾刍、为离欲贪,精勤修学观察作意、增上力故;于欲界系诸不净相,勉励思惟。彼于外空未作证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习故,于外空性心不证入,不爱乐故,便于其中,由我慢门,心不流散等随观察,以寂静相思惟内空。
彼由我慢未永断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亦于此中心不证入。遂于内外一切行中,修无我见。
于无我见未善修故,亦于其中心不证入。乃于内外一切行中,修无常见,令心不动。于诸行中,见无常故,一切种动,皆无所有;故无常见,名不动界。」(大正30,813a11〜b22)。
^24 参照《杂阿含经》卷13(311经),作:「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大正2,89b7~8)
^25 《瑜伽师地论》卷90〈摄事分〉:「彼于外空未作证故,于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习故,于外空性心不证入,不爱乐故,便于其中,由我慢门,心不流散等随观察,以寂静相思惟内空。」(大正30,813b13〜16)。
^26 《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阿难!若有比丘不欲哗说,不乐哗说,不合会哗说,不欲于众,不乐于众,不合会众,欲离于众,常乐独住远离处者,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必有是处。所以者何?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生愁戚啼哭、忧苦、懊恼,以是故我此异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大正1,738b8~15) 。
^27 《中部》(122经)《空大经》:「如来所胜等觉,即作意一切诸相,而当成就内空住。」(汉译南传12,p.96〜p.97)
^28《中部》(122经)《空大经》:
「彼作意内空。为作意内空,于内空,彼之心不踊跃、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脱。阿难!如是之时,如是彼比丘知:为作意内空,于内空,我心不踊跃、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脱。如是,其时有正知。
彼作意外空。彼作意内外空。
彼作意不动。为作意不动,于不动,彼之内心不踊跃、不欣喜、不安住、不解脱。阿难!如是之时,彼比丘如是知:为作意不动,于不动,我心不踊跃、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脱。如是,其时有正知。」(日译南传11下,p.130~p.131;汉译南传12,p.97)
^29 《杂阿含经》卷9(236):「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禅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坐(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大正2,57b3〜28)
^30 《空之探究》:「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禅慧,《杂阿含经》卷九(大正2,57b)说: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此经,巴利藏是编入《中部》的,名为《乞食清净经》。比较起来,《杂阿含经》的文句,简要得多,应该是初集出的。《乞食清净经》中,舍利弗说:「我今多住空住」。佛赞叹说:「空住是大人住」。大人住, 《杂阿含经》作「上座禅住」。上座,或译「尊者」,所以《瑜伽论》作「尊胜空住」。无论是大人住,尊胜空住,都表示了在一切禅慧中,空住是伟大的,可尊崇的。传说佛灭百年,举行七百结集时,长老一切去多入空住。分别说系的律典,也称之为「大人三昧」;《十诵律》作「上三昧行」。可见空住──空三昧,在佛教初期,受到了佛教界的推崇。」(p.4〜p.5)
^31 《中部》(151)《乞食清净经》:「舍利弗!汝之诸根净明,皮肤之色 净、清白。舍利弗!如何之住?汝今日多住耶?」[舍利弗曰:]「世尊!我今日多住空住。」[世尊曰:]「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汝实今日多住于大人住。舍利弗!……若比丘之愿:今日多住于空住。舍利弗!彼比丘应如是思惟:通行一路,我为乞食入村,于一地游行乞食,从一路由村乞食还归,其时,于我眼〔等六根〕所识之诸色,有心之欲、或贪、或瞋、或痴耶?……舍利弗!其比丘应为此等之恶、不善法,当不可不精进。……舍利弗!其比丘应以其喜悦,昼夜,不可不随学诸善法而住。复次,舍利弗!比丘应如是思惟:我已断五妙欲耶?舍利弗!若比丘善观察,如是知:我既未断五妙欲者。舍利弗!彼比丘应为断五妙欲不可不精进。舍利弗!若复比丘之善观察者如是知:我已断五妙欲者。舍利弗!彼比丘应以其喜悦,昼夜不可不随学诸善法而住。……我已断五盖者。……我徧知五取蕴者。……我已修四念住者。……我已修八支圣道者。……我已修止、观者。……我已证明与解脱者。舍利弗!彼比丘应以其喜悦,昼夜不可不随学诸善而住。舍利弗!……实如是,汝等应如是学。」(日译南传11下,p.426~p.432;汉译南传12,p.321~p.325)
^32另见印顺法师着《性空学探源》p.90。
^33参见《空之探究》p.5。
^34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38a18〜b2)。
^35 《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生愁戚啼哭、忧苦、懊恼,以是故我此异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大正1,738b12 ~15) 。
^36 《空大经》:「彼住由如来所胜等觉。即不作意一切诸相,而当成就内空住。」(日译南传11下,p.129;汉译南传12,p.96)
^37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38b12〜20)。
^38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38b20〜739a12)。
^39 《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有所念者,彼比丘若此三恶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害念,莫念此三恶不善之念;若此三善念: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当念此三善念。如是念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大正1,739a20〜24)
^40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39a12〜b28)。
^41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39b28〜740b13)。
^42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1经)《大空经》(大正1,740b13〜c1)。
^43
(1)世亲造《辩中边论》卷2:「空有三者: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大正31,469a25〜29)
(2)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254):「三无自性性,是依三相而立的。……三、胜义无自性性,通于依他起与圆成实相。……圆成实相是胜义,也可以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如说:『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遍计所执)自性性之所显故』。这就是空性,瑜伽学者解说为『空所显性』。」
(3)印顺法师《佛法是救世之光》(p.204):「唯识者解空为二:一、实无自性的妄所执性──遍计所执性,是空的,空是没有自体的意思。二、实有自体的真实理性──圆成实性,这是从修空所显的;从空所显,所以称之为空,其实是『空所显性』,空性是有的。」
^44 《空之探究》p.6:「空诸欲,《杂阿含经》约空五欲说,而实不限于五欲的。诸欲的欲,包含了贪、欲、爱、渴、热烦、渴爱,正是系缚生死的,缘起支中渴爱支的种种相,也就是四谛中爱为集谛的爱。空诸欲与空住的意义相通,都是着重于离爱而不染着的。」
^45 《空之探究》p.6~p.7:「世间,佛约眼等内六处,色等六外处,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的,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 六处等我我所空,名为空世间。」
^46 《空之探究》p.7:「不动心解脱者,染欲空,瞋恚空,愚痴空。……贪、瞋、痴,是烦恼的大类,可以总摄一切烦恼的。离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就是阿罗汉的见法涅槃。涅槃或无为,《阿含经》是以贪欲灭,瞋恚灭,愚痴灭──贪、瞋、痴的灭尽来表示的。」
^47参见《空之探究》p.7;p.20~p.23。
^48参见《空之探究》p.4~p.6。
^49详见《无碍解道》(日译南传41,p.119)。另参见《空之探究》p.113〜p.116。
^50 《空之探究》p.5:「离去爱念染着,是空;没有爱念染着的清净,也是空:空,表示了离爱染而清净的境地。」
^51 《空之探究》p.8:「出世间空性,是难见难觉,唯是自证的涅槃甚深。……涅槃是无为,是出世间,也是空──出世间空性。」
^52详见《中阿含经》卷49(190经)《小空经》(大正1,736c29〜738a1);《中部》(121经)《空小经》(日译南传11下,p.119~p.127;汉译南传12,p.89〜p.94)。
^53参见《空之探究》p.4〜p.8;p.20〜p.23。
^54 《大乘入楞伽经》卷2:
大慧!略说空性有七种,谓(1)相空、(2)自性空、(3)无行空、(4)行空、(5)一切法不可说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7)彼彼空。……云何彼彼空?谓于此无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无象、马、牛、羊等,我说彼堂空,非无比丘众。大慧!非谓堂无堂自性,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大慧!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是名七种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麁,汝应远离。(大正16,598c24〜599a15)
^55另见印顺法师着《性空学探源》p.87〜p.90;p.236〜p.238;《中观今论》p.75〜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