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十节 胜解观与真实观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5
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第十节 胜解观与真实观 (p.67〜p.78)
一、四禅的重要性及其特胜(p.67〜p.68)
【(一)四禅的重要性(p.67)】
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一切定法,原本只是四禅,其余是由观想而成立的。四禅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上文已引经说明。1
 
【(二)四禅的特胜(p.67〜p.68)】
从经文所说的四禅异名,也可以了解四禅的特胜,如《瑜伽师地论》卷11说: 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2。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
 
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复次,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 (大正30,331a5-22)
 
比丘们依四禅得漏尽,解脱,是经中所常见的。如经说五安稳住,也就是四禅及漏尽。3
 
二、「真实作意」(如实观)与「胜解作意」(假想观)(p.68〜p.69)
【(一)不动、无所有、无相是「如实观的三昧」;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世俗假想观的三昧」(p.68)】
上面说到,《善星经》与《不动利益经》(汉译名《净不动道经》),都以不动,无所有,无相为次第。4第四禅名不动5,在不动与无所有中间,为什么没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呢?6
 
原来,不动,无所有,无相,是如实观的三昧,而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是世俗假想观的三昧。7
 
【(二)自相作意、共相作意、真如作意是「真实作意」;胜解作意是「假想作意」(p.68〜p.69)】
如实观与假想观这二类观想的分别,如《大毗婆沙论》说:「有三种作意,谓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8
《瑜伽师地论》说:「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9
依此可以知道:
自相作意,共相作意,真如作意,是一切法真实事理的作意。
 
胜解作意是假想观,于事是有所增益的。如不净观,想青瘀或脓烂等,观自身及到处的尸身,青瘀或脓烂,这是与事实不符的。是夸张的想象所成的定境,所以说是「增益」。10
 
三、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p.69〜p.71)
【(一)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之对应关系(p.69〜p.70)】
佛法中的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11都是胜解作意。彼此的相互关系,对列如下:
 
[Fig(footNote: 净解脱身作证12)]
解脱,遍处(不净念在内),胜处,这三类定法,相通而又有所不同;都出发于色的观想,在不同的宏传中,发展成三类不同的定法。古人将这三类,总集起来,解说为浅深的次第。13
胜处的前四胜处,与解脱的前二解脱相当,是不净观。
胜处的后四胜处,与第三解脱的「净解脱身作证」相当,是净观;遍处的前八遍处,也是净观。
青、黄、赤、白,是所造色;所造色依于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所以有前四遍处。前三解脱,前八遍处,八胜处,都是依色界禅定,缘欲界色为境的,都是胜解的假想观。
【(二)空无边处及识无边处之安立:(p.70〜p.71)】
十遍处中,在地、水、火、风(及依四大而有的青、黄、赤、白)遍处以上,有(虚)空遍处,识遍处,这不是地、水、火、风、虚空、识──六界吗?
六界是说明众生自体所有的特质,构成众生自体的因素。
四大是色法,血肉等身体。
虚空是鼻孔、咽喉、毛孔等空隙,可见可触,是有局限性的。
识是自身的心理作用。众生自体,只是这六界的综和;如没有识界,那就是外在的器世界了。
古代的修行者,观色法的不净(对治贪欲),进而观色法的清净,就是前三解脱,前八遍处,八胜处。或超越色相,观虚空相,胜解为遍一切处,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生在虚空无边处。
或进一步的观识相,假想为遍一切处(后代所说的「心包太虚」,「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来),不能解脱的,生在识无边处。
无色界的前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来。
四、九次第定的成立(p.71〜p.72)
(1)四禅名为不动。《中阿含经》的《大空经》14中,内空,外空,内外空,与不动并列。内空、外空、内外空,是从根、境、识的相关中,空于五欲;不动是观五阴无常、无我,内离我慢。不动修习成就,就是空住的成就。如着空而不得解脱,就称四禅为不动。15
(2)《善星经》、《不动利益经》等说:不动,无所有,无相为次第16,是谛理的如实观。如有着而不得解脱的,生在(四禅),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更进而立灭受想定)。17
不动=第四禅
无所有=无所有处
无相=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
(3)在四禅与无所有处间,本没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由于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八遍处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修得,依六界的次第进修,而在四禅与无所有处间,结合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而成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更加灭受想定,成九次第等至(定)。总列如下: [List(footNote: 三禅18)]
※「十遍处、八胜处、八解脱」与「四禅八定」之关系
 
1、《大毗婆沙论》卷84:
此八解脱,界者:初三解脱是色界。前三无色处解脱,有漏者是无色界,无漏者是不系。后二解脱是无色界。地者:初二解脱在初二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大正27,434c10~13)
2、《大毗婆沙论》卷85:
此八胜处:界者,皆是色界。地者,前四胜处在初二静虑及未至定、静虑中间,后四胜处在第四静虑。(大正27,438c14~16)
3、《大智度论》卷21:
初二背舍、初四胜处,初禅、二禅中摄;净背舍、后四胜处、八一切处,第四禅中摄;二一切处,即名说空处,空处摄;识处,识处摄。(大正25,216c15~17)
五、空慧的异名—依观慧的加行不同,名为「空」、「无所有」、「无相」(p.73)
(1)佛法的解脱道,是依止四禅,发真实慧,离欲而得解脱的。真实慧依于如实观:「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无我无我所」──空,是一贯的不二的正观。能离一切烦恼,离一切相,契入超越的寂灭。
(2)依于观慧的加行不同,名为空,名为无所有,名为无相。如止观相应而实慧成就,依观慧立名,名为空(性)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无相心三昧。心三昧,或名心解脱。虽因加行不同而立此三名,而空于一切烦恼,是一致的。19
(3)其实,加行也有共通处,如:
《空大经》说:「不作意一切相,内空成就住」20。[无相与空相通]
《不动利益经》说:「空于我及我所,是第二无所有处道」21。[无所有与空相通]
空与无相,无所有与空,不是明显的相通吗!所以能得解脱的真实慧,虽有不同名称,到底都不过是空慧的异名。22
 
六、「假想观」与烦恼的对治(p.73~p.74)
【(一)胜解的假想观虽不得究竟解脱,但能降伏烦恼(p.73~p.74)】
胜解的假想观,是不能得究竟解脱的,但也有对治烦恼,断除(部分)烦恼,增强心力的作用。23所以释尊应用某些方便来教导弟子。
 
【(二)假想观中,主要是不净观(p.73)】
假想观中,主要是不净观,如青瘀想,脓烂想,骨想等。障碍出家弟子的猛利烦恼,是淫欲爱,为了对治贪淫,佛开示不净观法门。
 
【(三)不净观之重要性及其副作用(p.73)】
不净,与无常、苦、无我相联合,成为四念处。四念处中,观身不净是应该先修习的。
假想不净观,引起了副作用,由于厌患情绪的深切,有些比丘自杀,或自愿为人所杀,这是经、律一致记载的。24
【(四)以「入出息念」及「净观」,改善「不净观」引起的弊病(p.73〜p.74)】
改善不净观的修习,一方面,佛又开示入出息念法门。25一方面,由不净观而转出净观。26
如八解脱的第三解脱,八胜处的后四胜处,十遍处的前八遍处,都是净观。27
七、假想的胜解观对「清净身」、「清净土」及「唯心思想」等之影响(p.74〜p.77)
不净观与净观,都是缘色法的,假想的胜解所成。28
 
与不净观、净观有关的,可以提到几则经文。
 
【(一)《杂阿含经》(456经):胜解净相,引发了理想中的清净土、清净身说。(p.74)】
《杂阿含经》卷17〈456经〉说:
「世尊告诸比丘:有(1)光界,(2)净界,(3)无量空入处界,(4)无量识入处界,(5)无所有入处界,(6)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7)灭界。」29
 
「彼光界者,缘暗故可知。净界,缘不净故可知。」30
 
经中立七种界,在虚空无边处以前,有光界、净界。光界与净界,与第二禅名光天,第三禅名净天的次第相合。31禅天的名称,是与此有关的。
依修观成就来说,光是观心中的光明相现前,如胜解而能见白骨流光,就能由不净而转净观,32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光与净,都依胜解观而成就。
清净土与清净身
(1)观的内容,如地等清净,是清净的国土相。
(2)青等清净,通于器界或众生的净色相。
胜解净相,在定中现见清净身、土,渐渐引发了理想中的清净土、清净身说。
【(二)《中阿含经》(73)《天经》:「胜解观」与「唯心思想」(p.74~p.75)】
1、《中阿含经》(73)《天经》说:
「(1)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即得光明,便见形色;(2)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3)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4)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5)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6)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7)亦知彼天(属)彼彼天中;(8)亦知彼天上,我曾生(其)中,未曾生(其)中也。」33
 
此经,巴利藏编入《增支部》「八集」(成立可能迟一些),下接胜处与解脱。34得殊胜知见,是修定四大目的之一。35
 
2、本经的精勤修行,共分八个层次
(1)先胜解光明相,如光相成就,能于光明中现见色相,色相是(清净的)天色相。
 
光明相现前,现见清净天色相,与解脱、胜处的净观成就相当。
 
(2)进一步,与诸天集会,互相问答。这样的定境,使我们想起了:
 
A、《般舟三昧经》的阿弥陀佛现前,佛与修行者问答(不但见色相,还听见声音)。36
 
B、无着修弥勒法,上升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受《瑜伽师地论》。37
 
C、密宗的修习成就,本尊现前,也能有所开示。38
 
原则是一样的,只是修行者信仰对象不同而已。39
 
(3) 胜解的假想观,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扬。
 
A、依《般舟三昧经》说:所见的不是真实佛,是自己的定心所现。40
 
B、《摄大乘论本》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41
 
胜解的假想观,多釆多姿,在佛教的演进中,急剧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扬。42
 
【(三)《中阿含》《有胜天经》与《中部》《阿那律经》:「光天」与「净天」(p.75~p.77)】
《中阿含经》的《有胜天经》,《中部》作《阿那律经》。43
 
1、《中阿含》《有胜天经》之三种天
 
《有胜天经》说:「有三种天: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44
 
这三天,「因人心胜如(如是不如,胜如即优劣)故,修便有精粗;因修有精粗故,得(至天)人则有胜如」。45
 
不但有差别,每一天的天人,也有胜妙与不如的。所以有差别,是由于因中的修行,有精粗不同。
 
(1)光天
以光天来说,因中「意解作光明想成就游(成就游,异译作具足住),心作光明想极盛」。46
 
然由于胜解的光明想,有大有小,所以「光天集在一处,虽身有异而光不异」。47如各「各散去时,其身既异,光明亦异」。48
 
(2)净光天
净光天的差别,是因中「意解净光天遍满成就游」,49
 
如不再修习,生在净光天中,就「不得极寂静,亦不得尽寿讫」。50
 
如「数修数习」,生天时就能「得极寂静,亦得尽寿」。51
 
(3)遍净光天
遍净光天生在一处,也是有差别的,那是虽同样的「意解遍净光天遍满成就游」52。如「不极止睡眠,不善息调(调,是掉举的旧译)悔」,那就「彼生(天)已,光不极净」。53
 
如「极止睡眠,善息调悔」,「彼生(天)已,光极明净」。54
 
2、《中阿含》《有胜天经》与《中部》之《阿那律经》之比较
 
(1)《有胜天经》的三天(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阿那律经》作四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杂染光天,清净光天。
(2) 少光天与无量光天,与《有胜天经》光天的二类相当。
杂染光天与清净光天,与《有胜天经》中,清净光天(遍净光天)的「光不极净」,「光极明净」二类相当。
(3)三天或四天,不外乎光与净,与七界55的光界、净界56相当。其实,清净(色相)是不能离光明的。57
[Fig]
3、四禅诸天名称之安立(p.76~p.77)
 
成就四禅而不得解脱的,感得四禅天的果报。四禅诸天的名字,也是渐次成立的。
 
(1)初禅天之安立(梵天)
经中常见的「天、魔、梵」58:魔以下有种种天,如超出魔界,就名为梵天,这是适合于印度教的。
 
佛教中,欲界以魔天(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为最高,如出魔界,也就是离欲界的禅天,所以初禅天就名为梵天。59
 
A、天:六欲天之前五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
B、魔:六欲天之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C、梵:初禅天。
(2)第二禅天(光天)、第三禅天(净天)之安立(p.77)
佛弟子修胜解观,依光明相而现起,所以缘色法而修胜解的,不外乎光明相与清净色相。修此而感报的,也就是光天与净天,作为二禅天、三禅天的名字。
 
由于光明相等有优劣,所以又分每一禅天为三天(或二天)。60
 
(3) 第四禅天之安立(广果天)(p.77)
在初期圣典中,四禅天的名字,是梵天,或梵众天(初禅);光音天(第二禅);遍净天(第三禅);广果天(第四禅)。第四禅只是广果天,这一名称,可能初期以此为最高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第四禅是广大果吧!
【(四)小结:】
佛教假想观及如实观的发达,对于上二界诸天的安立,是有直接关系的。61
 
注解:
^1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3〜p.14):
佛教所说的种种定法,多数是依观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应该是四种禅,理由是:
 
(1)佛是依第四禅而成正觉的,也是从第四禅出而后入涅槃的……。
 
(2)依经文的解说,在各种道品中,正定是四禅;定觉支是四禅;定根是四禅;定力也是四禅。
 
(3)四禅是心的安定,与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关……。次第进修,达到最融和最寂静的境地。禅的修学,以「离五欲及(五盖等)恶不善法」为前提,与烦恼的解脱(空)相应,不是世俗那样,以修精炼气为目的。从修行的过程来说,初禅语言灭而轻安,二禅寻伺灭而轻安,三禅喜灭而轻安,四禅(乐灭)入出息灭而轻安,达到世间法中,身心轻安,最寂静的境地。四禅有禅支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
 
(4)在戒、定、慧的修行解脱次第中,……经一致的说:得四禅而后漏尽解脱。或说具三明,或说得六通,主要是尽漏的明慧。
 
依此四点,在解脱道中,四禅是佛说定法的根本,这应该是无可怀疑的!
 
^2
遁伦《瑜伽论记》卷4:「今依身心俱有四乐:喜乐、乐乐、安乐、舍乐,故四静虑得乐住名。欲界无后二,无色无初二,故虽乐现前,不名为乐住。又喜乐初二禅乐,安乐是第三禅乐,舍乐是第四禅乐。身心乐者,简无色界非乐住所以。」(大正42,380b16-21)
 
另参见《瑜伽师地论略纂》卷5(大正43,69a23-28)。
 
^3 《增支部》〈五集.第十.迦俱罗品〉(日译南传19,p.165;汉译南传21,p.144):「诸比丘!如是等五者,是安稳住。何等为五?诸比丘!世间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而生喜乐故,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乃至……[具足]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具足第四静虑而住;诸漏已尽故,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而自了知、作证、具足而住。…(中略)…诸比丘!如是等者,是五种之安稳住。」
^4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63):「《中部》的《善星经》,《不动利益经》──汉译名《净不动道经》。这两部经所说不动;不动以后,是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汉译无想处(即无相心处)。这与不动、无所有、无相──三触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
^5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63):「依《大空经》说:得四增上心(四禅),修内空、外空、内外空,不动,以不移动为目标。所以,不动是依第四禅而向解脱的空三昧;不得解脱而生于不动,就是一般所说的第四禅。」
^6 《空之探究》(p.30):「不动,一般的说,是四禅。……不动──四禅以上,是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四禅以上,与无所有处、无想处中间,没有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呢?」
^7 《空之探究》(p.71):「古代的修行者,观色法的不净(对治贪欲),进而观色法的清净……或超越色相,观虚空相,胜解为遍一切处,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生在虚空无边处。或进一步的观识相,假想为遍一切处(后代所说的「心包太虚」,「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来),不能解脱的,生在识无边处。无色界的前二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来。」
^8《大毗婆沙论》卷11(大正27,53a13~19):
有三种作意。谓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
 
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变碍相,受是领纳相,想是取像相,行是造作相,识是了别相,地是坚相,水是湿相,火是暖相,风是动相,如是等。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
 
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
 
[四谛十六行相──苦谛四行相:无常、苦、空、无我;集谛四行相:集、因、生、缘;灭谛四行相:灭、静、妙、离;道谛四行相:道、如、行、出。]
 
另参见《俱舍论》卷7,大正29,40a7〜11。
^9《瑜伽师地论》卷11(大正30,332c22~24)。
^10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02〜p.403):
佛法是重于止、观,或定、慧修持的,通称为瑜伽。修止的,如修四根本禅,与身体──生理有密切关系,所以有「禅支」功德,而无色定是没有的。修观慧,有胜解作意与真实作意。
 
胜解作意是假想观,如不净观[念]成就,见到处是青瘀脓烂。
 
真实作意中,有自相作意,如念出入息;共相作意,如观「诸行无常」等。真如作意,如观「一切法空」,「不生不灭」等。
 
胜解作意对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脱。胜解观成就,自心所见的不净或清净色相,与事实不符,所以是「颠倒作意」。
 
^11 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参见《大毗婆沙论》卷84(大正27,434b〜435b);卷85(大正27,438c〜439c);(大正27,440b〜441b);卷141 (大正27,724a1~25);《大智度论》卷21(大正25,215a7〜216c22)。
^12 《大智度论》卷21:「是时行者得受喜乐遍满身中,是名净背舍,缘净故名为净背舍。遍身受乐,故名为身证。得是心乐,背舍五欲,不复喜乐,是名背舍。」(大正25,215b28~c2)
^13 《大毗婆沙论》卷85:「问:解脱、胜处、遍处有何差别?答:……下品善根名解脱,中品善根名胜处,上品善根名遍处。小善根名解脱,大善根名胜处,无量善根名遍处。……得解脱未必已得胜处、遍处,若得胜处必已得解脱未必已得遍处,若得遍处必已得解脱及胜处。所以者何?从解脱入胜处,从胜处入遍处故。是谓解脱、胜处、遍处差别。」(大正27,442b9~14)
^14《中阿含经》卷49(191)〈大空经〉(大正1,738a〜740c)。
^15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节〈空与空性〉p.51~p.52。
^16《中部》(105)《善星经》(日译南传11上,p.331〜p.333;汉译南传11,p.266);《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0〜p.346;汉译南传11,p.275)。
^17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3。
^18《大毗婆沙论》卷85(大正27,441b18~27):
问:何故第三静虑无解脱、胜处、遍处耶?
答:
(1)非田器故,乃至广说。
(2)复次,对治欲界、初静虑中识身所引缘色贪故,初、二静虑立缘不净解脱、胜处。第二、第三静虑无识身所引缘色贪故,第三、第四静虑不立缘色不净解脱、胜处。前三静虑有寻伺喜乐及入出息扰乱事故无净解脱,后四胜处、前八遍处缘净妙境,能伏烦恼其事甚难,是故必依无扰乱地乃得成就。
(3)复次,第三静虑去欲界远,于静虑中又非最胜,故无解脱、胜处、遍处。
(4)复次,第三静虑如第三无色,无多功德,故无解脱等。谓空、识无边处有无边行相功德,非想非非想处有灭定功德,无所有处无无边行相又无灭定,是故此地功德减少。第三静虑如彼(第三无色),亦无解脱、胜处、遍处功德。
(5)复次,第三静虑有生死中最胜受乐,能令行者耽着迷乱,故无解脱、胜处、遍处。
^19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一节〈引言〉p.7;第一章第三节〈空与心解脱〉p.21~p.23。
^20《中部》(122)〈空大经〉(日译南传11下,p.129;汉译南传12,p.96)
^21
(1)《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3;汉译南传11,p.276〜p.277):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行至阿兰若,或行至树下,作如是思念:「此依我、或依我所属之物,为空。」彼如是行……乃至……身坏命终后,由识之导引,达于无所有处,诸比丘!此称之为第二无所有处利益行道。
(2)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31:
「圣弟子作这样的思惟:我,属于我的,是空的。这样的专心安住而得心净,也有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中阿含经》说;「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间)空:空于神、神所有(我我所有的旧译);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这是说一切有部经论,从常、91、不变易法空──无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义。修无我我所的空观,得无所有处定,古人虽有多种解说,其实是空与无所有的同一意趣。」
^22《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节〈空与心解脱〉p.23:「无量,无所有,无相,无诤,不动,从烦恼空而清净来说,都可以看作空的异名。」
^23 《大毗婆沙论》卷11(大正27,53a13~19);另参见《俱舍论》卷4(大正29,19a21~22);《瑜伽师地论》卷11:「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大正30,332c22~23);《成唯识论》卷5(大正31,28b10~1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03):「胜解作意对修持有助益的,但不能得解脱。胜解观成就,自心所见的不净或清净色相,与事实不符,所以是『颠倒作意』。」
^24
(1)《杂阿含经》卷29(809经):「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大正2,207b22~26)。
 
(2)《相应部》(54)「入出息相应」(日译南传16下,p.193~p.196)。各部广律四波罗夷的杀戒,都载有此一因缘。
 
^25《杂阿含经》卷29(809经),大正2,207c21~208a3。
^26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 (p.246~p.247):「有的修不净观,不着意于离贪欲,只是厌患自身,这就是观不净而自杀的问题所在,所以修净观来对治。从白骨流光,观器世间(青、黄、赤、白)与自身,清净庄严,就是净解脱。从不净而转起净观,名为(改)「易观」,如《禅秘要法经》说:「不净想成时,慎莫弃身[自杀],当教易观。易观法者,想诸(骨)节间白光流出,其明炽盛,犹如雪山。见此事已,前不净聚,夜叉吸去」。(大正15,244b29~c2)。「见此事时,心大惊怖,求易观法。易观法者,先观佛像」。《思惟要略法》也说:「若极厌恶其身,当进(修)白骨观,亦可入初禅」。(大正15,298c16~17)。从不净观而起净观的方便,是白骨流光,依正庄严;或观佛像。这是「佛法」禅观而渐向「大乘佛法」禅观的重要关键。」
^27印顺法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华雨集》(第三册),p.154):
(一)八解脱的前二解脱,是不净观,第三「净解脱身作证」是净观。
 
(二)八胜处的前四胜处,是不净观;后四胜处──内无色相外观色青,黄,赤,白,是净观。
 
(三)十遍处中的前八遍处──地遍处,水,火,风,青,黄,赤,白遍处,都是净观。如地遍处是观大地的平正净洁,没有山陵溪流;清净平坦,一望无际的大地,于定心中现前。水,火,风,也都是清净的。观青色如金精山,黄色如瞻婆花,赤色如赤莲花,白色如白雪,都是清净光显的。净观是观外色的清净,近于清净的器世间。
 
另参见《性空学探源》p.96。
^28
(1)《大毗婆沙论》卷40:「此不净观…(中略)…唯缘欲界色处为境。」(大正27,206c20~24)。
 
(2)印顺法师《方便之道》(《华雨集》(第二册),p.246):「不净观与净观,都是以色法为所缘境的。」
 
^29《杂阿含经》卷17〈456经〉(大正2,116c13~15)。
^30《杂阿含经》卷17〈456经〉(大正2,116c19~20);另参见《相应部》(14)「界相应」(日译南传13,p.222~p.223)。
^31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95):「光界、净界,与二禅(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少净、无量净、遍净)相当。」
^32印顺法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收于《华雨集》(第三册)(p.153~ p.154)。
^33 《中阿含经》卷18〈73经〉(大正1,540b8~17);另参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8):「《天经》中说修得光明,见形色;与天(神)共相聚会;与天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知道天的名字;知天所受的苦乐;天的寿命长短;天的业报;知道自已过去生中,也曾生在天中。这样的修习,逐渐增胜的过程。」
^34《增支部》〈八集〉(日译南传21,p.241~ p.249;汉译南传23,p.208~p.210)。
^35 《大智度论》卷47:「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大正25,400a5~8);另参见《集异门足论》卷7(大正26,395c8~28);《俱舍论》卷28(大正29,150a16~b4);《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339a11~23);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三册)(p.151~ p.159):修定的四种功德:(1)为得现法乐住,(2)为得胜知见,(3)为得分别慧,(4)为得漏永尽。
^36
(1)《般舟三昧经》:「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大正13,899a27~b25)
 
(2)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7):「成就般舟三昧的,能见阿弥陀佛。不只是见到了,而且还能与佛问答,听佛说法。这是修习三昧成就,出现于佛弟子心中的事实。这一类修验的事实,在佛教中是很普遍的。」
 
^37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7):「西元三~五世纪间,从北印度传来,佛弟子有什么疑问,就入定,上升兜率天去问弥勒。西元四世纪,「无著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大唐西域记》卷5,大正51,896b)」
 
(2) 印顺法师《辨法法性论讲记》(《华雨集》(第一册),p.174):「依唐玄奘所传,无著菩萨在阿瑜陀国时,夜晚上升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听受《瑜伽师地论》;白天,在瑜遮那讲堂,为大众说法。西藏传说,无着精进苦行十二年,才见到弥勒菩萨现身;然后上升兜率天,在六个月中,从弥勒菩萨学《瑜伽行地论》(即《瑜伽师地论》)」。另参见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640)。
 
^38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67~ p.868);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244)。
^39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8):
在「原始佛教」中,佛与大弟子们,往来天界的记载不少。但那时,佛与大弟子们,对于定中所见到的,是要开示他们,呵斥他们,警策他们,所以佛被称为「天人师」。佛涅槃以后,演化为在定中,见当来下生成佛,现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十方佛现在说兴起,「大乘」佛弟子,就在定中见他方佛。在「秘密大乘」中,佛弟子就在定中,见金刚夜叉。在定中有所见,有所问答,始终是一致的。但起初,是以正法教诲者的立场,教化天神;后来是请求佛、菩萨、夜叉们的教导。这是佛法的进步升华呢?佛教精神的迷失呢?
^40
(1)《般舟三昧经》:
「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如来)佛,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大正13,899a27~c2);另参见《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13,905c27~906a2)
(2)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64~p.865):
到了三昧成就,佛现在前,不但光明彻照,而且能答问,能说经。然当时,佛并没有来,自己也没有去;自己没有天眼通、天耳通,却见到了佛,听佛的说法,那佛到底是怎样的?于是觉察到,这是「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现的境界。类推到:三界生死,都是自心所作的。自心所现的,虚妄不实,所以心有想为愚痴(从愚痴而有生死),心无想是涅槃。不应该起心相,就是能念的心,也是空无所有的,这才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严格的说,这是念佛三昧中,从「观相」而引入「实相」的过程。然这一「唯心所作」的悟解,引出瑜伽师的「唯心(识)论』,所以立「唯心念佛」一类。
(3)另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03)。
^41《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31,137b)。
^42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67~ p.868);印顺法师《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华雨集》(第三册),p.139~p.220)。
^43《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49b~550c)。《中部》(127)《阿那律经》(日译南传11下,p.179~p.190)。
^44《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0b4-5)。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78):「三天说,又见《中阿含经》(78)《梵天请佛经》(大正1,548a)」。
^45《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0c28~29)。
^46《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0b26~27)。
^47《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0b11)。
^48《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0b14~15)。
^49《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a9~10)。
^50《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a12~13)。
^51《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a29~b1)。
^52《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b13~14)。
^53《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b14~16)。
^54《中阿含经》卷19(79经)《有胜天经》(大正1,551c1~2)。
^55 《杂阿含经》卷16(456经):「有(1)光界,(2)净界,(3)无量空入处界,(4)无量识入处界,(5)无所有入处界,(6)非想非非想入处界,(7)有灭界。」(大正2,116c13~15)
^56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95~p.96):「光界是定中生光而见色,《中阿含经》中阿那律对此特为着重。净界,成实论主解作空观,不如一切有部的观清净色为是。八解脱的前三解脱,八胜处与十遍处中的前八遍处,都只是光中见色与净色的禅定。」
^57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78):「光明想的修习,应用极广,如睡时作光明想,或解说光明为法光明。」
^58 《长阿含经》卷3(2)《游行经》,大正1,16b;另参见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p.73~p.74)。
^59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27~p.128):「他化自在天有「魔」宫;以上即到达色界的「梵」天。这大体是印度旧有的传说:欲天是不离欲、不脱生死苦的,没有超出魔的统辖。如能破魔得解脱,即还归于梵,到达不死的地方。神格的大梵天,即称为一切世界主。」
^60印顺法师《成佛之道》(p.89~p.90):
色界天,略分为四禅天,细分为十八天。
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这虽没有男女的差别,但还有君臣人民的国家形态。
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
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
四禅有九天──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
无色界也有四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
三界诸天,共有二十八。
^61 参见印顺法师〈空义之次第禅定化〉,《性空学探源》,p.86~p.97。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七节 空之类集
 空之探究 序
 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五节 无所有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五节 空之解说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十节 大众部系与法空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三节 大乘《般若》与《阿含经》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六节 空之双关意义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二节 胜义空与大空
 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经文[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成功人生——品德·成功[栏目:能弘法师]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栏目:心律法师]
 不再与一切人事物对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信以为真[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张志强)[栏目:唯识学研究]
 佛教的德相[栏目:太虚法师]
 两面人[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我常带领大众念佛,三皈依是遵照老法师的开示:“自皈依佛...如法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一)[栏目:锺茂森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