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返回 弟子规另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5

第十四课

前面也说过,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

有些知识分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于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

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学习知识那么快,而我这么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

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么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

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32]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么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后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

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后,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

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后还是要继续努力。

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么?”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后,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

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后,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么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别人得奖,我为什么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么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

现在有些学校,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虽没上过大学,但在读书时,学习气氛也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社会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个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贵,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这些完全是愚者之举。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如今,攀比行为在偏僻地区的牧民、农民中也蔚然成风,比如在节日里,他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装饰品如何华贵……听说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令人咋舌。

其实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么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论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现在人一样,天天换来换去。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应在智慧上、德行上进行比赛。在我们智悲学校,我就要求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德行上更要争先恐后,谁的德行好,就给谁发奖,以此鼓励他们对人格的重视。

在古代,人们讲究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其中虽没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没有深奥的空性意义,但做人的基本架构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内,人人都应学习古代的优良传统。要知道,这些知识是现在学不到的。我看过很多小学、中学的课本,里面有些内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极为有害。也许是编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欢什么,就认为孩子将来也需要这些,却不明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对他以后真正有帮助。

古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过节俭的生活,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时候生活贫困艰难,饱受了种种痛苦,现在长大后有钱了,怎么享受也经得起;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人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始终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但后来自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变得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以后的生计而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

当然,人生的无常变迁,很多人可能还没感悟到。但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遇到这些,对此也没有那么执著。就我而言,刚出家时算是一种苦行,生活虽然艰苦,可在上师座下闻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尽管各方面条件好多了,但我还是向往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不留恋现在的地位、财富,更不会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对“俭”与“奢”所带来的苦乐,与世间人还是有点不同。

其实,一个人若受过良好的人格教育,对他一生都特别重要。当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后,还应让他接受佛教的教育。虽说现在世间有各种宗教,大多都提倡博爱、平等、真诚等理念,可是单靠这些,解决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要认为只学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后,还认为它和佛教一样,这完全是没有深入闻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个深、哪个浅,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总之,修行人也好,世间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对房屋、衣服、饮食等,也不要特别耽执,唯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德行和学识。以前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当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从小以身作则,在利益众生心念的推动下,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完全超越了世间很多名人。

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个发了菩提心者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发心与行为,要在人格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否则,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还敢说大话“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恐怕是有点悬。

因此,在座的道友们,从现在开始,应在做人的基础上,依靠善知识的教言及传承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默默发愿:“哪怕能对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我也要尽心尽力去做。”有了这样的发心,做任何事必定会顺利。因为一切失败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这种心态,以利他心做什么都会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绝不会有任何过错。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倘若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就生气,听到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不会虚心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只会让损友日益亲近你,良师益友渐渐远离你。

“闻过怒,闻誉乐”:佛经论典中常说,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当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般人都会“闻过怒、闻誉乐”,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当我们受到赞扬时,应当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种功德?”而被指出过失时,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如《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故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损友来,益友却”:世间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损友两种。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所以,择友要从这些方面观察。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如果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不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则,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会逐渐远离你。这里有一则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现在,天天做军事演习,武器时刻瞄准某个国家,害怕敌人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众人进谏也不接纳。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发展他一生的抱负。

可见,纵然是大到一个国家,若有善友提出好的意见,君主也应虚心采纳;假如不但不采纳,反而还控制他、镇压他,这个国家肯定不会有发展前途。包括现在一些企业、团体,上者务必要接受下者的建议,倘若不接受任何监督批评,除非你是圣者,有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智,否则,这个整体将很难进步。

因此,当听到别人揭露自己过失时,没有必要暴跳如雷,而应像阿底峡尊者那样,把这人当作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如果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过错。其实他在说你某些行为不对时,心里肯定也很疼,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远离你。

当然,乍听别人说自己缺点,谁的心里都不舒服,但既然是为自己好,每个人就应该渐渐适应,并细心观察:“我到底有没有这种过失?是别人冤枉我,还是我真的错了?如果是我错了,那就该勇于改正。像阿底峡尊者那样的大圣者,尚且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是我这样地地道道的凡夫人了?”

其实凡夫人的毛病特别多,只不过自己认识不到罢了。今天我就跟那个大学生说:“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但实际上,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多得不得了,你连一个小蚂蚁都不如,有什么可得意的!”其实,他也没做什么错事,可能是我的眼睛有问题还是什么,他一进来,我心里就不舒服,所以给他说了很多很多。我自问倒没有恶心,但愿那些话对他能起作用,可现在很多人素质比较差,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接受的能力。噶当派的高僧大德,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时,会非常欢喜、非常感激。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此还是很难以接受。这一点,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于进步。若能做到这样,正直的朋友会渐渐亲近你。

别人赞叹你的时候,你尽量不要陶醉其中、特别快乐:“是是是,我就是这样了不起!”有些高僧大德特别谦逊,有人一赞叹他,他马上想办法转移话题。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不等别人赞叹,自己就到处宣扬“我有神通神变,知道你们想什么”、“我在这个世间上如何成功”……麦彭仁波切曾言:“自己于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所以,如果拼命赞叹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有问题。

当然,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些高僧大德为了摄受他众,或者,有些菩萨为了显示自身威力,在大众中显露一些不共的功德,这也是有必要的,是摄受众生的善巧方便。除此之外,作为一般人,没有必要自我宣扬,一旦听到别人的赞美,也要注意把持自己。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著称。一天,有人推荐给他一篇文章,并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文章真是不错,他边读边赞叹。可是读着读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人为了巴结他,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他很生气。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启用。”(现在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对领导特别会巴结、吹捧,这样的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人格。)

所以,学了这样的人规法后,当别人赞叹你时,你应觉得诚惶诚恐;当别人说你过失时,你要以欢喜心来接受。若能如此,智者渐渐会认可你,善友也会渐渐亲近你。

其实,一个人文凭不重要,人格却很重要。人格好的人,不管到哪个团体,用不了一个月,大家都会接受你;而人格不好的人,纵然你学历再高,一段时间以后,也不会有人愿意理你。究其原因,诚如古人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者会与智者聚在一起,愚者也会和愚者聚在一起。《易经》亦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所以,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而然会合在一起,这是一种规律。出家团体中也是如此:爱闻思、爱守戒、爱修行、爱利益众生的人,往往有共同语言,经常集聚在一起;而喜欢说是非、不好好闻思修行、天天懈怠的,也能看到他们成天呆在一起。

综上所述,大家平时要学会观察自己,对一切赞毁泰然处之。萨迦班智达说过:“不因赞称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要因他人的赞扬而高兴,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骂而忧伤,要善于把持自己的功德,这就是正士的法相。寂天菩萨也说:“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假如有人诋毁我,那再多的赞美有什么可高兴的?假如有人赞叹我,那个别人的诋毁有什么可忧愁的?因此,我们听到赞叹或诋毁,心不必变来变去。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

有些人不是存心为之,只因自己智慧不够、为人处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做“错”,而不叫“恶”。前两天有个道友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我智慧不够,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她确实心也很好,只不过正如她所说——智慧不够,所以只是个错误,当然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恶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坏,明明知道不对,却还非要去做,这按照佛经的观点,过失相当大。古人也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谓无量;而存有恶心去做坏事,过失同样不可小觑。

从这个道理来看,有些人讲经说法时,若非存心讲错,只是有时理解有误,过失应该不大;但若明明不懂,还望文生义地随便解释,那就不一样了。听说北京有居士问一位法师:“《普贤行愿品》里‘二乘有学及无学’是什么意思?”法师不懂装懂地说:“‘有学’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无学’是没学问的文盲。我们要随喜读书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这样回答差太远了!“有学”、“无学”,其实分别指有学道、无学道。所以,在传讲佛法时,没有依据千万不要乱讲,现在有些法师、居士总是“我觉得如何如何”,这样传法还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禅师有一天给大众传法。传法圆满后,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禅师问:“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错一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摆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请问!”

老者合掌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历历不爽、丝毫不虚。)

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第二天,百丈禅师带僧众到后山岩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咐依亡僧之礼火葬。

可见,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因果是绝对不虚的,故为他人讲法者,万万不可胡乱指点!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过能改,归于无”:任何错误,只要知错能改,错误会越来越少,逐渐就没有了。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后,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于无有。佛经中说: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过失就需要忏悔。古人亦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饰,增一辜”:相反,如果有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欺骗隐瞒。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没过多久,他又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他歪着头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盖,即小人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加以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一点,与佛教中的忏悔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学院工程队有个包工头,他已经写过四次检讨了,每次犯错都发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这个工程队里!”我们看他可怜,就让他写一个检讨,以示惩罚。可他后来又屡屡再犯,累计到现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会犯错,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对,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于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其实,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会长寿延年。不过,我们佛教徒倒不需要这些试验,只要安住于禅定或无我空性的境界中,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历来很多法师为什么那么长寿?原因除了长年茹素以外,实际上还有禅定食的滋养。

因此,依靠大乘无我修法,断除对世间的一切耽著,让心处在快乐之中,这对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你如果从修行中没有获得满足,却妄图从追求物质中寻找快乐,那么即使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家产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却仍然会欲壑难平,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痛苦万分。所以,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有一种满足感,尤其是修行人,应当追求的是修行之乐。


第十四课思考题

59、修行、开悟、做人,这三者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这有什么必要?你是如何做的?

60、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别人时,应该怎么办?古人是怎么做的?

61、什么是损友?什么是益友?怎样才能让损友日益远离、益友渐渐亲近?你对此有何体会?

62、过错和罪恶怎么区别?在讲经说法时,如果讲错了,过失是否比较大?为什么?

63、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32] 大学:“大”字,古读“tài”音。大学,即是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返回 弟子规另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前言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千万不要毁谤密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法句经 3 多闻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栏目:唐思鹏居士]
 百日念佛自知录[栏目:律航法师]
 299.参政李邴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趣品《圆觉经》之十三[栏目:超然法师]
 比供佛还大的功德(达真堪布)[栏目:供佛]
 你到底跟自己相应不相应?[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人在断气后,抢救还管用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四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